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13 01:14:4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2014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預算法》的決定。修改后的預算法在完善預算審查、監督、強化預算責任等方面做了進一步規定。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張鐘尹 每經編輯 陳星
每經實習記者 張鐘尹 全國兩會現場報道 每經編輯 陳星
財政預算是國家的“大賬本”,收入和支出的每一個數字都關聯著國計民生,回應著百姓期盼。這筆錢花得正當不正當、規范不規范、正確不正確、值得不值得,關系到每個人的“小日子”。為確保財政預算中的每一筆錢都花得規范、花得透明、花到實處、花出效率,就要不斷增強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2014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預算法》的決定。修改后的預算法在完善預算審查、監督、強化預算責任等方面做了進一步規定。
3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劉修文表示,近年來,全國人大確保預算審查監督落地有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確保預算審查監督落地有聲
財政預算監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責,是人民當家作主、行使管理國家事物的具體體現。
劉修文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近年來,全國人大確保預算審查監督落地有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首先是對照預算法的規定一條一條地落實,一項一項推進稅收立法項目。其次是在研究和起草預算決算審查結果的報告中提出有關財稅改革的意見和建議,督促落實人大預算決議中的有關要求。第三是積極推進預算的公開透明。最后是積極推動和支持在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對記者表示,審查計劃報告和計劃草案,并且向大會主席團提交審查結果報告,是憲法和法律規定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的重要職責。
尹中卿向記者介紹了今年審查工作的情況。今年1月23日至25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召開了全體會議,對計劃預算和計劃草案以及有關審查結果報告進行了初步審查。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根據審查意見,對計劃報告和計劃草案、預算報告和預算草案進行了修改。
尹中卿進一步表示,為了做好計劃預算報告和計劃草案的審查工作,全國人大財經委把全部組成人員分成了兩個小組,一個是計劃審查小組,一個是預算審查小組。
據了解,從去年四季度開始,這兩個審查小組就多次召開座談會、到地方進行調研、聽取國務院有關部門的匯報,分析計劃預算的執行情況,了解計劃預算編制基本思路和進展情況,聽取地方人大、全國人大代表以及有關政策相關代表的意見建議,有近百名全國人大代表參加了前期計劃預算審查的各項工作。
具體看來,全國人大預算工作委員會預決算審查室2016年按照預算法的規定完成了三項的審查具體服務工作。
一是3月份代表大會對預算的審查。二是6月份對中央決算的審查。三是去年實施營改增改革后,因為同步實施了中央和地方之間收入劃分的改革,對中央和地方在收入劃分上帶來一定的影響,在10月份的時候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調整中央預算方案的議案。因此在10月份增加了一項新的工作,就是協助全國人大財經委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查批準了中央預算調整方案。
劉修文強調,上述工作的開展和成就的取得,與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特別是財政部的大力支持分不開,應該給他們點一個大大的“贊”。他補充:“我們工作中還有不足,我們要不斷改進,加大工作力度,把政府的預算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提高預算審查監督的實效。”
盡快制定系統建設指導意見
財政預算監督是人大監督的一項重要內容。劉修文介紹,今年全國人大將在全國推進預算聯網監督試點工作,此前已在廣東省等地開展試點。目前已經具備在全國推進的基本條件。
他介紹,從預算聯網監督試點情況看,開展預算聯網監督對于建立健全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對于人大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的審查和監督,對于提高審查監督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媒體報道,2005年,廣東人大預算支出聯網監督系統正式上線。此后,系統先后與審計、監察部門聯網。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繼興說,系統有四項功能:一查、二警、三督、四議。
“查”是可以查詢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保基金預算資金的使用和支付情況。“警”是對預算執行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預警。“督”是根據預警的情況進行審查監督。“議”是人大代表可以直接在系統中提出意見建議,然后由相關部門負責回應和辦理。
劉修文表示,對廣東省等省市開展的聯網監督工作,人大常委會非常重視,多次赴實地進行考察和調研。今年將在全國推進預算聯網監督試點工作,盡快研究制定推廣預算聯網監督的系統建設的指導意見,確保試點工作扎實穩妥推進。
預算審查監督
審查計劃報告和計劃草案,并且向大會主席團提交審查結果報告,是憲法和法律規定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的重要職責。——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