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22 00:43:28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陳玉靜 每經編輯 姚祥云
每經實習記者 陳玉靜 每經編輯 姚祥云
接近年底,信托公司的增資熱情依然不減。近日,廣東粵財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財信托)10億元增資獲批,粵財信托注冊資本金由28億元增至38億元。實際上,今年增資的信托公司不止粵財信托一家。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目前,已有14家信托公司增資或擬增資,其中不乏一年多次增資者。
雖然此番粵財信托增資獲批,但該公司的自有業務和信托業務卻是冰火兩重天。2016年年報顯示,粵財信托去年營收和凈利潤實現雙增,但其管理的信托項目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大幅下滑,且均在六成以上。
對此,信托專家、經濟學家孫飛表示,信托凈利潤下滑60%算比較多了,說明信托公司的經營管理有待改善,包括風控層面、經營層面、管理層面要加強。
注冊資本金增至38億
近日,銀監會官網發布《關于廣東粵財信托有限公司變更注冊資本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批復》顯示,粵財信托增資獲批,注冊資本金由28億元增至38億元。
增資后,粵財信托各股東名稱、出資額及持股情況分別為廣東粵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出資372931.59萬元人民幣,持股比例98.14%;廣東省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出資7068.41萬元人民幣,持股比例1.86%。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目前,已有渤海信托、安信信托、五礦信托、華澳信托、中航信托等14家信托公司增資或擬增資,其中多為信托公司股東增資和未分配利潤轉增,當然也不乏一年多次增資者。
以中融信托為例,今年1月份即以未分配利潤進行的股東同比例轉增,增資20億元,時隔9個月后,再次增資20億元,注冊資本升至百億元,不過相比增資至百億的中融信托,也不乏增資后注冊資本仍略顯單薄者,此前華宸信托在官網公告稱公司注冊資本由5.72億元增至8億元,不過仍然沒有跨過10億元的門檻。
2015年4月,銀監會發布關于《信托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第45條規定,信托公司申請受托境外理財業務資格,應將信托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提至10億元。隨后,信托業增資熱開始,信托公司增資前赴后繼。
信托項目凈利下滑超六成
在粵財信托增資背后,反觀其去年的利潤情況,自有業務和信托業務卻是冰火兩重天。2016年年報顯示,粵財信托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0.45億元,同比微增0.95%,實現凈利潤8.42億元,同比增加26.96%。值得注意的是,粵財信托此次增資不久前,曾以4.5億元的價格出清眾誠保險15%的股權,雖然持有眾誠保險幾年未給其帶來投資收益,但此次如若轉讓完畢,也將是一筆不菲的收益。
不過在自有業務營收、凈利潤雙增背后,粵財信托管理的信托項目的盈利情況卻難言優秀。截至2016年底,年報顯示,粵財信托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2019.69億元,其中信托項目營業收入為89.11億元,而去年同期則為224.21億元,同比下滑60.26%。值得注意的是,在其營業收入構成中,投資收益在近兩年一直占據半壁江山,去年則是大幅下跌75億元;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在去年也由盈變虧,下滑146.87%;利息收入則相對比較穩定,僅有小幅下滑。
與之相對應的是,粵財信托去年的信托凈利潤也同比下降,2016年報顯示,粵財信托的信托凈利潤為79.59億元,2015年同期為206.65億元,同比下降61.49%。
對此,孫飛表示,下滑的原因只能說信托公司選擇的項目本身質量不是很好,而且總體來說沒選好,當然個體的話肯定有賺有賠,而且信托凈利潤下滑60%算比較多了,說明信托公司的經營管理有待改善,包括風控層面、經營層面、管理層面要加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