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05 17:48:07
火山君注意到,前上海澤熙投資的研究總監、總經理助理史朝興在12月4日備案了自己的私募公司上海慈陽投資,而另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上海慈陽投資的前身為上海森漠投資,在今年2月6日才進行了股東以及公司名稱的變更事項。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吳永久
圖片來源:攝圖網
憑借澤熙的“金字招牌”,這些澤熙的人才出去受到了各大機構的追捧,有些去了公募、券商,但是澤熙投資的大部分人還是去了私募,不少去了私募當研究員、操盤手。不過也有人另起爐灶,圓自己的“私募大佬”夢。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前上海澤熙投資的研究總監、總經理助理史朝興在12月4日備案了自己的私募公司上海慈陽投資,而另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上海慈陽投資的前身為上海森漠投資,在今年2月6日才進行了股東以及公司名稱的變更事項。
憑借澤熙的“金字招牌”,這些澤熙的人才出去受到了各大機構的追捧,實際上澤熙投資的大部分人還是去了私募,甚至有多人另起爐灶,圓“私募大佬”夢。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據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上海慈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今年12月4日在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機構類型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目前公司員工7人,法定代表人為史朝興。

信息來源:基金業協會網站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澤熙投資的核心投研團隊中,史朝興就是其中之一,從其履歷來看,史朝興2007年4月至2007年10月份任職長江證券研究部策略研究員,2007年10月至2010年4月任職太平洋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員。但是在2010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間,在這長達6年多的時間內,史朝興均在上海澤熙投資旗下任職。
其中在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任職上海澤熙投資研究部高級研究員、研究總監;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任職上海澤熙資產管理中心研究部研究總監;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任職上海澤熙投資研究總監;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任職上海澤添資產管理中心研究總監、總經理助理;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任職上海澤熙投資總經理室總經理助理。
另外據上市公司的調研記錄也發現了其蹤影。比如在鼎捷軟件2014年的公司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就出現了澤熙投資史朝興的身影,在2014年4月23日光一科技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也出現了澤熙投資研究總監史朝興的名字。而據澤熙2期的產品推薦材料信息顯示,史朝興是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博士,曾于長江證券研究部、太平洋資產從事策略和行業研究,對電力、有色、鋼鐵、TMT等領域有豐富的研究經驗。
據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上海慈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2015年5月20日就成立了。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史朝興還在上海澤熙投資任職總經理助理。另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上海慈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2018年2月6日進行了重大事項變更,公司從經營范圍變更到一般經營項目變更、法定代表人變更、經營期限變更以及住所都進行了變更。
值得注意的是,在2月6日,公司名稱出現變更,由之前的上海森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海慈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同時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由徐煒變更為史朝興。另外公司股東由徐煒變更為史朝興、宋偉明,從公司股權結構來看,其中史朝興出資950萬元持有上海慈陽投資95%的股份,宋偉明出資50萬元持有5%的股份。對此有私募業內人士指出,從公司重大事項變更記錄來看,從頭到尾都出現變更了,尤其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出現重大變更,可以認為是通過買殼來的。

信息來源:天眼查
實際上澤熙投資的舊部去向一直備受市場關注,此前私募圈的黑馬——藍海一號,其基金經理蘇思通,而據媒體報道,在蘇思通背后,有澤熙投資團隊加盟,其操盤風格有澤熙投資“快、準、狠”的特點。另外還有一家私募叫上海畢咸投資,據說他們的團隊也是從澤熙出來的,杜曉光于2014年聯合創辦上海畢咸投資,任公司投資總監,而在2012年11月22日兆馳股份調研記錄中,澤熙投資的杜曉光單獨一人調研了公司,跟畢咸投資的杜曉光同名,不過兩者是否為同一人,目前尚未得到證實。
曾經經過澤熙投資苛刻考核選拔的一批人,在離開澤熙之后,在自身的領域也混得風生水起,具體來看,在市場表現較好的還是前澤熙投資總經理助理的葉展,目前管理著齊魯資管旗下的齊魯星漢1號,該產品市場表現優秀,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30日的累計凈值為1.9252元,累計收益為92.52%,在今年這么難的市況下,也僅僅虧損了8.29%。
曾經有多篇文章透露過澤熙選拔人才的標準。比如澤熙不招應屆畢業生,喜歡熟手,招進來的人要能快速進入工作狀態;而且要求求職者有極強的抗壓能力和執行力;同時澤熙的考核體制也非常嚴酷,前澤熙投資總經理助理葉展曾描寫澤熙對研究員的考核辦法,主要有推薦的股票能漲,最好馬上漲,買入后不能下跌超過10%,否則無條件止損,不允許補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