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17 00:40:57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旭
剛剛過去的“雙11”期間,中國各個網絡購物平臺的總銷售額都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創下歷史新高:淘寶天貓平臺“雙11”成交額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最終定格2135億元;京東“雙11”活動期間累計下單金額超1598億,同比增25.7%;蘇寧易購全渠道訂單量增長132%……
但與此同時,12月14日上午發布的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數據卻表現低迷,大大低于市場預期。
數據顯示,2018年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526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1%。《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一增速數據不僅比上月低了0.5個百分點,更創下了2003年5月以來的新低。
消費市場變大 增長效應遞減
結合此前幾年數據可以發現,今年“雙11”網購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拉動效果比之前明顯減弱。
例如,2014年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1.7%,比前一月增長0.2個百分點;2015年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1.2%,比前月增長0.2個百分點;2016年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0.8%,比前月增長0.8個百分點;2017年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0.2%,比前月增長0.2個百分點。
與此形成鮮明對應的是,今年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卻比上月出現下降。為何在“雙11”消費數據“高歌猛進”的同時,整體零售數據卻并未受到明顯提振?
在14日上午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給出了這樣的解答:“主要原因可能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盤子越來越大了,盤子大了以后,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效應應該會逐年有所遞減。”
也有觀點稱,11月零售走弱與網絡購物的火爆之間,并沒有明確的對應關系。
京東金融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分析稱,受“雙11”帶來的消費提前效應影響,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日用品、糧油食品類、文化辦公用品類、煙酒類商品增速較10月回升。但與此同時,通訊器材類、石油及制品類、化妝品、中西藥品類、家具類等商品增速回落明顯,使得消費數據整體表現不佳。
毛盛勇在發布會上還表示,汽車消費回落是影響11月當月零售表現一個繞不開的因素。“11月消費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一個是汽車消費回落比較明顯,對消費的下拉幅度比較大,這也是當前全球包括一些發達國家和很多發展中經濟體都面臨的問題。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汽油、柴油價格下調,石油類銷售也有所放緩。
他結合數據分析稱,這兩方面的因素結合在一起,對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下拉影響超過0.7個百分點。
工業增加值增速超預期下降
除了反映需求端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出現下降外,11月反映生產端的重要指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也比上月出現明顯下滑。
國家統計局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4%,增速比10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1~11月份累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增速較1~10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
對此毛盛勇表示,工業增加值增速超預期下降,也與汽車行業的低迷密不可分。“回落的原因從構成上來看,主要是受幾個產業影響。第一個是汽車行業增速下降下拉了工業增長速度;第二個是11月份全球石油價格出現了一輪波動,跟它相關的石化行業增速明顯放緩;第三個是電子行業放緩比較多。所以這三個行業加在一起,對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速形成了一定的壓力。”
當前,汽車行業整體表現連續多月低迷,未來這一產業是否能出現反彈,從而提振整體工業表現呢?
在此前舉辦的中國上市公司峰會現場,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表示,估計明年汽車銷售會有一個比較可觀的上升。他指出,明年的關稅降下來之后,很多居民會更有動力買車。
12月14日下午,財政部官網也發布消息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暫停加征關稅3個月,涉及211個稅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