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25 17:13:31
每經記者|任伯懿 香菱 每經編輯|師安鵬
圖片來源:攝圖網
大家還在咂摸,西安首塊按住宅總建筑面積15%實物配建公租房的地塊,由天地源拿下——算是其注冊地回遷后,為本地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貢獻了。
但一周時間不到,同屬高科集團的高新房地產公司,就以30億高價在高新區西邊拿了147畝地。粗略計算,每平方拿地成本超過1.3萬元。
現實,能夠擊敗你所有想象。
要知道,西安3月新房均價也還不到1.2萬,這樓盤開發出來,得賣多錢合適?
如果按“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來推算,這一波高價土地來得猝不及防,再加上此前西安又進一步放松了落戶政策,中長期要大漲嗎?
希望不會是這樣……
先來說說高新地產與一線房企大戰300回合的故事。
3月21日,西安土拍市場掛出高新區軟件新城兩塊土地,近30家全國百強房企現場 “廝殺”。
最終,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房地產開發公司(以下簡稱“高新地產”)“力戰群雄”,一舉拿下兩宗地的開發權,成交價30.24億元。
回顧拍賣現場,激烈程度,堪比各大門派爭奪武林盟主。
當日,偌大的競拍現場座無虛席,參與競拍的房企數量,為西安土拍市場之最。
首先拍賣的是宗地一,碧桂園、高新地產、中糧等房企直接下場參戰,以每12秒舉一次牌的速度,6分鐘后便刷出最高報價6.86億元。
緊接著,轉戰競拍公辦學校建設資金。
之前按兵不動的金科、龍湖、中南、藍光等房企加入“混戰”,平均8秒舉牌一次,210輪后報價幅度調整,賽場只剩下四家房企角逐。
價格喊到3.7億元時,西安曲江唐瑞置業有限公司(華遠)與高新地產進行最終的“巔峰對決”。
▲ 圖片來源:西安市國土資源網上交易系統截圖
整場大戰300多回合后,高新地產突出重圍,以6.86億元拿下該地塊,溢價率約71.91%。另外,還需支付高新區公辦學校建設資金3.8億元,同時需配建租賃型保障房面積不小于13633平方米。
躁動的現場還未平復,宗地二開拍。
最終經過1小時10分鐘、157輪 “鏖戰”,高新地產再度勝出。成交價12.88億元,溢價率約68.97%。另需支付高新區公辦學校建設資金6.7億元,配建租賃型保障房面積不小于24974平方米和建筑面積4710平方米的公辦幼兒園。
西安土拍市場好久沒這么熱鬧了,作為本土房企,高新地產力壓群雄的代價是,樓面地價超過1.3萬元/平方米。
只不過這么高的價格,最后由誰來接盤?
高新地產拿到的這兩塊地,有個特殊要求:得按照“15%公租房配建+全裝修成品交房”的規定建設。
這個政策很值得說道。
事實上,早在去年9月份,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就已發布《西安市深化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按宗地住宅總建筑面積的15%實物配建公租房,其中5%無償移交市房管部門,10%由市房管部門按成本回購。
因為執行滯后,西安首例配建公租房的土地最近才成交。
也是在高新區。
3月19日,西安高新區國際社區的兩宗土地掛牌拍賣,80畝土地最終由天地源旗下公司陜西藍天御坊置業競得,加上配建學校的費用,成交價6.23億元,樓面地價超過7000元/平方米。
這算是西安在住房供給側改革上走出的實質一步。
▲ 圖片來源:西安市國土資源網上交易系統截圖
政府的初衷是為了穩房價。
近幾年,西安房價持續上漲,新房價格如今超過一萬,并且住房結構和供需失衡,房源緊張,千人搖號屢見不鮮。
此前,政府一直用行政手段調控需求方,但房地產市場是供需兩側,也需要供應方同時發力,才能穩住市場。
此后,《方案》出臺,全市40%土地用于建設公租房和共有產權房。
而且《方案》細則明確規定,公租房戶均面積75平米左右,最大不超過90平米;共有產權房戶均面積為90平米左右,最大可達到144平米。
合理的戶型適應市場的需求,一方面解決了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另一方面穩住市場房價,中低收入和剛需家庭的住房問題解決了,房價自然不會過熱。
但現實很殘酷,從高新地產和天地源拿到的這兩塊配建公租房的土地價格來看,住商品房和住公租房的,注定是兩個撕裂的群體。
一邊是需配建公租房,一邊是地價哄哄上漲。西安今年的樓市走向,反而是越加不明朗了。
高新區軟件新城那塊地,的確是好地——阿里巴巴絲路總部、中軟國際萬人軟件基地、西安環普國際科技園、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前后腳都落地于此,匯聚的幾乎都是西安未來的中產階層。
此外,蘇寧集團即將打造的蘇寧廣場、高科要開發的國際會議中心,還有華為、海康威視即將于此布局的產業鏈……
未來土地的升值空間以及項目的潛在客源,倒是容易引人遐想。
只是突然來一個已經不讓炒作的“地王”,實在讓人有些咋舌。根據公開資料,上一次讓普通人關注土地市場,還是1.5萬樓面地價拍出的韓森寨幸福林帶地塊。
再往前,還有本土國企金泰恒業48億拿下的青龍寺附近388畝商住用地,以及融創壹號院那塊地……這些高價地,基本都集中在二環附近。
而這一次,讓眾多一線房企哄搶的軟件新城地塊,已經在三環外。
市場的確有些瘋狂!
而加上配建學校的費用,保障房配建成本,高新地產拿到這塊地,樓面地價超過1.3萬。
▲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地價決定售價,項目銷售價格由購地成本和建安成本、其他費用、稅金等組成。一般情況下,購地成本能占到售價40%左右,也就是說,后者將超過3萬元。
西安2019年開始推行全裝修房,所以3萬也只是基礎,售價只會更高。
此外,一個細節值得關注,這兩次在高新拿地的,都是高新管委會下屬國企,高價搶地,其實也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對未來市場的預期和判斷。
一般情況下,一塊高價地的出現,都會給市場帶來刺激效應,這塊地之后怎么玩,我們拭目以待。
2002年,黃宏在春晚上表演的小品,讓我們記住了一句臺詞,“自己的土,自己的地,種啥都長人民幣。”
春天到了,我們來種房子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