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01 20:45:12
北京時間5月1日凌晨,蘋果最新一季財報出爐。其中,貢獻蘋果營收“大半壁江山”的iPhone收入為310.5億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375.6億美元。就在同一天,知名市場研究公司IDC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全球智能手機Q1出貨量連續下滑的背景下,華為當季手機出貨量同比暴增50.3%,繼續領先蘋果,穩坐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之位。
每經編輯|趙云
北京時間5月1日凌晨,蘋果最新一季財報出爐。
報告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蘋果本財年第二季度),蘋果凈營收為580.15億美元,同比下滑5%;凈利潤為115.61億美元,同比下降16%。
其中,貢獻蘋果營收“大半壁江山”的iPhone收入為310.5億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375.6億美元。
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特別指出,由于蘋果公司在中國實行了降價措施,iPhone在華銷售已開始企穩,“情況正在好轉”。今年年初,蘋果16年來首次下調營收預期,庫克當時把產品賣不動“甩鍋”給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遭多家外媒“打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同一天,知名市場研究公司IDC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全球智能手機Q1出貨量連續下滑的背景下,華為當季手機出貨量同比暴增50.3%,繼續領先蘋果,穩坐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之位。

圖片來源:截自IDC官網
有觀點稱,在iPhone銷量勢頭疲軟之際,華為正在逐步拉近和三星之間的距離,并同三星一起將第一梯隊的水平線又拉高了。
蘋果此前宣布不再分別公布iPhone、iPad和Mac的銷售數據,所以本次財報只公布了營收。其中,iPhone依然擔負起了營收的重任,實現310.51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375.59億美元,同比下滑17.3%;iPhone收入占蘋果總營收的53.5%,去年同期為61.4%。

圖片來源:截自蘋果財報
雖然iPhone銷量同比繼續下滑,iPad業務卻實現強勁增長。來自于iPad的營收為48.72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則為40.08億美元。
來自于Mac的營收為55.13億美元,去年同期為57.76億美元;
可穿戴設備、家居和配件的營收則為51.2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39.44億美元。

各項業務營收占比(圖片來源:macrumors)
服務部門方面(包括iCloud、Apple Music和Apple Store)的營收為114.50億美元,創出新高,而去年同期不過98.50億美元。截至3月底,蘋果服務業務的付費訂閱用戶已達到3.9億,與前一季度相比增加了3000萬。蘋果預計,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會超過5億。另外,在今年3月蘋果的春季發布會上,蘋果高調地推出了Apple News+、Apple Card、Apple Arcade、Apple TV+四大互聯網服務,而在這四大現金流服務加持下,蘋果未來的互聯網服務或將值得關注。
分地區看,全球范圍內,歐洲、大中華區及亞太其他地區銷售額回落。其中,歐洲部門營收為130.54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38.46億美元;大中華區營收為102.18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30.24億美元;而亞太其他地區營收為36.15億美元,去年同期為39.58億美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對于今年第三財季的業績展望,蘋果預計營收將會達到525億~545億美元,毛利率37%~38%,運營開支87億~88億美元,整體稅率約為16.5%。
另外,蘋果公司董事會批準將季度股息調高5%,將向公司的普通股股東派發每股0.77美元的現金股息,這筆股息將于2019年5月16日發放。
截至周二收盤,蘋果股價在納斯達克常規交易中下跌3.94美元,報收于200.67美元/股,跌幅1.93%。但在盤后交易中,得益于強勁的業績指引以及75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等利好因素驅動,截至發稿上漲5.9%,為212.5美元/股。
由于iPhone銷售放緩,尤其是在大中華地區表現不盡人意,蘋果一直承受著壓力。對此,今年前三個月,iPhone針對內地市場在天貓、蘇寧、京東、拼多多等多個電商平臺開啟連續三輪的降價。在價格下調后,相關報道稱,iPhone銷售得到顯著改善。
庫克在財報電話會上以及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對未來充滿信心。他表示,整體iPhone手機銷量在第二財季(2019自然年一季度)末尾的幾周開始復蘇,均呈現同比上漲態勢,大中華區也是一樣。結合服務和可穿戴設備方面的持續增長,令他有信心認為“事情正在好轉”。
但富國銀行分析師仍保持謹慎態度,該行分析師Aaron Rkers此前將蘋果第二財季的iPhone發貨量預期從4400萬部下調至4040萬部。

圖片來源:截自蘋果官網
就在蘋果公布財報同一天,知名市場研究公司IDC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智能手機2019年第一季度共出貨3.1億臺,同比下降6.6%,是第六個季度連續下滑。報告還給出了蘋果第一季度的出貨量——3640萬臺,同比下降30.2%。
此前有觀點稱,在手機圈格局趨于穩固、施展空間有限,以及創新乏力的當下,中國智能手機用戶的平均換機周期延長至約22個月。在此情況下,iPhone銷量要想短期內獲得巨大的突破較為艱難。
但華為的數據實實在在地亮了。
IDC報告顯示,華為在今年第一季度實現了50.3%的年度銷量增長,以5910萬臺的銷量占據19%的市場份額。仍占領市場第一的三星,出貨量為7190萬,同比下降8.1%;市場份額23.1%,略微下降0.4%。
除了IDC之外,美國科技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近日也發布了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機市場統計報告。數據同樣顯示,三星手機保持第一,但華為手機取得了超過所有主要競爭對手的增長速度。

圖片來源:Strategy Analytics相關報告
在這份報告中,華為手機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上升7個百分點至18%;而三星下降1個百分點至22%。雙方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上,僅相差4個百分點。
顯然,華為正在逐步拉近和三星之間的距離,而且似乎有些“勢不可擋”。但有件事仍值得注意——蘋果在尋求新的“法寶”。
如前所述,iPhone收入在蘋果總營收中的占比正越來越低。從市場的情況來看,以Apple Watch為主的可穿戴設備業務及服務業務,才是讓蘋果投資人興奮的下一個增長點。
美國投資研究公司CFRA分析師安杰洛·奇諾(Angelo Zino)在報告中表示:“雖然我們預計iPhone的需求將受到更換周期延長、5G設備直到2020年才推出的挑戰,但我們對可穿戴設備近期的增長趨勢感到興奮,尤其是Apple Watch。”

資料圖(圖片來源:攝圖網)
至于5G設備,日前,蘋果與芯片巨頭高通結束了持續數年、跨越數個大洲的專利訴訟大戰,并簽署至少六年的專利許可協議和多年的芯片組供應協議。市場分析認為,雙方之所以突然和解是由于蘋果沒有5G基帶將拖累蘋果發布5G手機。有意思的是,隨著高通和蘋果和解協議的達成,英特爾方面同時在官網宣布,退出5G智能手機調制解調器業務。
庫克在問答環節表示:“我們很高興撤銷與高通間的法律訴訟并達成和解。我們也很高興能夠與其簽署多年芯片供應和專利授權協議。這對雙方都十分重要。我們都對這個解決方案很滿意。”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每經APP(記者:王晶)、IDC報告、macrumors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