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國 2019-05-03 16:27:12
2019年以來資本市場顯著回暖,A股市場大幅上漲帶動投資收益向好,上市險企凈利潤同比大增。
圖片來源:攝圖網
五大上市險企發布的2019年一季報數據顯示,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五大險企共計實現凈利潤862.8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08.30億元同比大增70%。
其中,國壽實現歸母凈利潤增長92.6%至260.34億元,增幅最大。中國平安實現歸母凈利潤455.17億元,同比增長77.1%,相當于每天凈賺超5億元。
細數險企凈利潤大增功臣,當數權益投資。例如,數據顯示,中國平安一季度投資收益為466.13億元,同比大增533%,是利潤表收入項下增長最快的科目。
中國人壽亦表示,凈利潤大幅增加是受境內股票市場大幅上漲影響,公司公開市場權益類投資收益同比大幅增加。
那么,握有逾17萬億投資資產的保險資金如何投資股票?隨著上市公司一季報披露,保險資金2019年一季度權益投資路徑浮出水面。
據Wind數據統計,已披露一季報的上市公司重要流通股東中,保險機構重倉股持股市值為1.32萬億元,剔除中國平安集團對平安銀行的持股以及中國人壽集團對中國人壽的持股,險資重倉股市值為6409億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一季度持倉市值增加了891.7億元,但持倉數量減少了16.6億股。
險企持倉市值增加有兩個原因,一是主動加倉,二是權益投資上升導致的倉位被動上升。
具體到一季末時點的權益布局,現有信息顯示險企更加謹慎。中國銀保監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末,保險資金規模達17萬億,其中12.39%的資金量即2.11萬億元投資于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該數據較2月末的規模小幅增長139億元,在投資規模中的占比由2月末的12.51%降至12.39%。
從規模占比來看,12.39%的占比仍高于2018年末的11.71%的占比,距離2015年牛市15.18%的占比還有一定距離。但占比環比下降和投資額僅升139億元,意味著險資目前已經進入權益投資謹慎布局階段。
有保險公司投資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考慮到去年底A股股票估值已至歷史低位,公司去年末有戰術性加倉,但是加倉金額在整個資產中的占比并不算多。這也是保險資金配置的主流思路。在今年3月舉行的險企年度業績發布會期間,上市險企談及2019年投資布局思路時均強調了關注長久期資產,注重資金配置安全性。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在今年一季度的上漲行情中,有險資已經將部分偏情緒性的超跌反彈個股做了減持,一方面兌現投資收益,另一方面也認為接下來漲勢可能會弱化。
與此同時,不少保險資管人士認為一季度快速上漲勢頭告一段落,年內后續為震蕩市的概率很大,險資重點轉向結構性機會,加強對行業、公司的挖掘,加大對核心資產的持有。

國金證券今年3月發布的研報顯示,保險機構持股風格以主板為主,重倉“金融、地產、消費”,偏好“流動性好、股息率高、盈利能力強”的個股,目前披露的季報數據也展現了這一投資偏好。
金融股中的銀行股是保險資金最青睞的投資標的。截至2019年一季末,保險資金持有的銀行股共計325.85億股,持倉市值達3375.36億元,占目前保險持倉總市值的53%。
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工商銀行為險資持股比例比較集中的銀行股,險資持倉市值分別為854.07億元、655.72億元、577.72億元、553.36億元和274.39億元。
險企青睞銀行股的原因是銀行不僅經營穩健,而且能帶來長期穩定的分紅收益。銀行股屬于高股息股,一直以來分紅較多。例如,2018年招行每股派0.94元,分紅總額237.07億元;浦發銀行每股派0.35元,分紅總額102.73億元;民生銀行每股派0.345元,分紅總額151.05億元。
今年一季度,險資持有銀行股總體呈現減少態勢,主要由兩家公司調整所致。其中一家是中國人壽旗下賬戶,包括中國人壽-傳統-普通保險產品賬戶和中國人壽-分紅-個人分紅賬戶共減持工行5.08億股,中國人壽保險-分紅-個人分紅賬戶減持農業銀行1.37億股,中國人壽保險-分紅-個人分紅賬戶減持建設銀行1.13億股,中國人壽保險-分紅-個人分紅賬戶減持中國銀行8236萬股。
另一家天安財險-保贏1號減持興業銀行股權約3億股。這筆轉讓或與天安財險此前的一次融資行為有關,并非真實轉讓資產。2019年3月份,為補充公司流動資金需求,天安財險將其持有的興業銀行約4.98億股股票所對應的收益權轉讓給華夏人壽,天安財險將回購該股權收益權。

地產股也是險資重倉較多的行業之一。2019年一季末,保險公司重倉房地產股市值總計約1216億元,其中對萬科A、金地集團、華夏幸福、保利地產持倉市值較大,分別達到377億元、312億元、180.91億元和120.45億元。

持有地產股較多的保險公司包括安邦人壽、前海人壽、平安人壽、富德生命人壽等壽險公司。
其中平安人壽通過“平安人壽-分紅-個險分紅”、“平安人壽-萬能-個險萬能”、“平安人壽-自有資金”的三個賬戶合計持有華夏幸福約5.83億股,上述三個賬戶及平安人壽其他賬戶與平安人壽的一致行動人平安資管共計持有華夏幸福5.8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9.56%,位列華夏幸福第二大股東。
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執行官陳德賢此前曾透露該公司選股策略,中國平安做股票投資主要是選企業、看行業,開展集中投資。股票股價背后要考慮兩方面因素,企業盈利和風險溢價,企業盈利是支撐股價的持續性因素。因此平安開展股權投資標準主要有四個——“規劃、文化、執行力、財務估值”,即企業要有好的戰略規劃,穩健的文化,良好的執行和穩定增長的盈利表現。“滿足這些條件的公司確實不多,銀行和不動產多一點。”陳德賢表示。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健康產業發展,醫藥制造業也是險資投資較多的行業,目前險資持倉市值為230億元,國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泰康人壽、人保壽險、安邦人壽等保險公司均有投資醫藥股。
今年一季度,險資持倉數量減少了16.6億股,對約70只個股進行了減持,對約44只個股進行了增持。
計算機、通信等高科技行業是險資比較關注的行業。一季度增持了2336萬股,分布在7只個股中。醫療業增持股數為1143萬股,分布在5只個股中。

從各大保險公司重倉股持股市值來看,持股市值相對較大的保險機構有: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安邦保險(含和諧健康險)(2215億元)、生命人壽(871.39億元)、中國人保(含各子公司)(679.11億元)、中國人壽(567.76億元,含各子公司)、中國平安(561.77億元,含各子公司)、華夏人壽(364.6億元)、前海人壽(340.91億元)等。
具體持倉個股方面,保險機構持股市值較大的個股有:招商銀行(854.07億元)、浦發銀行(655.72億元)、興業銀行(577.72億元)、民生銀行(553.36億元)、萬科A(377億元)、工商銀行(274.39億元)等。
注:上述持股市值僅統計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保險機構的持股市值,并且剔除中國平安集團對平安銀行的持股以及中國人壽集團對中國人壽的持股。
來源:券商中國(ID:quanshangcn) 記者:鄧雄鷹
以上內容為每經App出于傳遞信息的目的進行轉載,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