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融媒體中心 2024-08-15 09:46:18
位于內江隆昌市黃家鎮的豹子村,共計10個村民小組、943戶、3160人。在2022年黃家鎮村級工作目標考核中,豹子村排名靠后。僅一年時間,該村卻從“末流”躍居第四,成為全鎮23個村(社區)學習的“榜樣”。2024年,得益于農村面貌改善行動的深入推進,豹子村的變化還在繼續……
房前屋后新景象
“我們這里越來越漂亮了!”看著青年志愿者們花心思制作的墻體彩繪,村民李懷彬不禁發出感慨:“現在和以前簡直兩個‘樣子’。”
區別在哪兒呢?過去的土坯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微菜園”,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助農增收;而“微禽園”的打造,一改往日家禽四散、異味彌漫和雜草叢生的景象;門前屋后的污水溝消失了,院壩里砌起了美麗的花臺,成為村民們茶余飯后的“休閑角”;行走時令人“膽戰心驚”的道路被加寬和硬化,接下來還將加固護坡和安裝護欄……
這些變化,在金龍屋基院落尤為明顯。該院落位于豹子村九組,共計36戶、165人。作為九組組長,李懷彬既是農村面貌改善行動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通過召開村組‘壩壩會’和走訪入戶,我們反復宣傳政策,引導大家積極參與農村面貌改善行動,常態化開展‘六凈六順’。”李懷彬說,村民們從行動中嘗到了“甜頭”,自然給予支持和配合。
村干部交流工作
此外,李懷彬是豹子村的農業大戶,累計流轉100多畝土地用于發展藤椒產業,年產值大約80萬元。高峰時期,40多名村民一起采收藤椒,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村干部和村民的“雙向奔赴”不僅讓村級治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環,也為當地將金龍屋基打造為“示范院落”奠定了堅實基礎,讓當地產業發展也有了“新模樣”。
新砌的花臺
“我們以高粱產業為主導,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探索‘高粱+藤椒’‘高粱+稻蝦’‘高粱+泡菜’等產業發展模式,在深入推進農村面貌改善行動、進一步擴大高粱種植面積的同時,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豹子村黨總支書記李懋超介紹道。這名“85后”村干部到任不到一年,便和平均年齡35歲的同事們一起暢通了農產品銷路,共同發展“訂單式”農業近1000畝。
硬化后的道路
基層工作紛繁復雜,鄉村振興任重道遠,李懋超與其他村干部信心十足、斗志昂揚,朝著四川省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目標奮勇向前。
青年志愿者進行墻體彩繪
記者手記
基層干部年輕化、環境整治長效化、農業產業特色化,都是內江農村面貌改善行動的成果體現。在探訪豹子村的過程中,記者不僅看到了基層年輕干部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聚焦鄉村發展所開展的創新與探索,還體會到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強大合力。
就“自上而下”來說,黃家鎮正按照“7個示范院落+1個精品院落”的路徑持續推進農村面貌改善行動,金龍屋基院落是全鎮重點打造的7個示范院落之一。李懋超告訴記者,在爭取項目時,豹子村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和相應的政策傾斜——來自上級的支持和保障猶如“定心丸”,讓基層干部們越“戰”越勇。
從“自下而上”來看,村民們早就看不慣生活環境的“臟、亂、差”問題,借著實施農村面貌改善行動的東風,大家在黨員干部、農業大戶的帶動之下,齊心協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從堅持“清雜去亂”到“商量著干、自己動手、投工投勞”,村民們的環保意識不斷提高,美麗庭院也越來越多,這也讓村干部們的工作越來越“順”。
在政策引領下,干部群眾齊心協力,產業發展與鄉村治理同步推進,讓曾經處于全鎮“末流”的豹子村成功煥發出新的生機。大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里會建成生活更宜居、發展更宜業、治理更有效、環境更優美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全市推進農村面貌改善行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