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18 00:02:45
隨著《實施方案》出爐,意味著兩省省際毗鄰地區的合作發展范圍進一步擴大。
每經記者|劉艷美 每經編輯|楊歡
“安徽省人民政府網”消息,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皖豫省際毗鄰地區合作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根據《實施方案》,皖豫毗鄰地區包括安徽省亳州、阜陽、六安、淮北市全域以及宿州市碭山縣、蕭縣,河南省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市全域,面積9.6萬平方公里。
《實施方案》提出,力爭通過5年時間,省際毗鄰地區基礎設施實現便捷高效互聯互通,產業集群基本形成,區域開放合作邁上新臺階,重點領域合作事項落地見效,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區域合作創新經驗,建設成為中部地區省際毗鄰地區合作發展新樣板。
解讀: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核心樞紐,也是釋放超大規模市場潛力的關鍵抓手。而省際毗鄰地區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在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具體到中部,早在2021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就提出,“推動省際協作和交界地區協同發展”“推動中部六省省際交界地區以及與東部、西部其他省份交界地區合作”。
去年召開的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進一步指出,中部地區要加強與其他重大發展戰略的銜接,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對接。
在這樣的背景下,河南與安徽早就開始探索省際毗鄰地區的協同發展。
2021年底,安徽省六安市葉集區與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創建“豫皖邊界‘一河兩岸’共同富裕協作區”。去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復函,原則同意設立葉集-固始“一河兩岸”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業合作區,標志著該合作區成為中部地區首個省際縣級合作區。
六安市葉集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吳運年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葉集與固始的合作,是對中部地區省際之間毗鄰地區發展路徑的探索,也是我們探尋變‘中心的邊緣’為‘邊緣的中心’的機制、方法、路徑的嘗試。”
隨著《實施方案》出爐,意味著兩省省際毗鄰地區的合作發展范圍進一步擴大。
《實施方案》從加強產業創新聯動、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協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創新區域合作機制五個方面提出多項具體措施。
如在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方面,要深化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聯動發展,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而在優化省際鐵路通道方面,《實施方案》特別提到,將啟動建設南陽經信陽至合肥、京港線阜陽至黃岡段高鐵項目等。
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有新調整
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近日聯合印發公告,調整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并定于11月1日起實施。其中提出,擴大離島免稅商品范圍,增加寵物用品、可隨身攜帶的樂器、微型無人機、小家電等商品。優化后的離島免稅商品由45大類提高至47大類。允許服裝服飾、鞋帽、陶瓷制品、絲巾、咖啡、茶等國內商品,進入離島免稅店銷售,退(免)增值稅、消費稅。允許離境旅客享受離島免稅政策,離島且離境旅客購買離島免稅商品金額計入其每年10萬元人民幣免稅購物額度,不限次數。
城域“毫秒用算”專項行動來了
新華社消息,工信部辦公廳日前發文部署開展城域“毫秒用算”專項行動,提出在全國范圍內梯次推進毫秒用算網絡建設,到2027年基本形成全域覆蓋、高效暢通的城域毫秒用算網絡能力體系。專項行動要求,聚焦算力網絡發展,構建高速大容量、確定低時延、泛在廣覆蓋的城域網絡,在城域內提供毫秒級算力資源網絡通達能力,即面向基礎設施實現算力中心毫秒互連,面向重點場所實現算力資源毫秒接入,面向應用終端實現算力應用毫秒可達。
長三角打造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中國水運報消息,近日,交通運輸部聯合上海市、江蘇、浙江、安徽省人民政府印發《建設長三角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行動方案(2025—2027年)》,圍繞提升航道網絡通達水平、提升港口樞紐功能、提升運輸組織效率、提升運輸服務品質、加快綠色智慧轉型發展、持續提升行業治理能力等六個方面,明確了20項任務,部省(市)協同實施,建設長三角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更好服務加快交通強國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為全國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起到先行引領作用。
《長春都市圈發展規劃》出臺
“吉林發布”消息,近日《長春都市圈發展規劃》正式出臺。規劃充分考慮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基礎條件和發展前景,提出到2030年和2035年兩個階段性發展目標。第一階段到2030年,長春現代化都市圈經濟總量力爭達到1.35萬億元左右,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區域一體化建設取得扎實成效,空間結構清晰、城市功能互補、要素流動有序、產業分工協作、交通往來順暢、公共服務均衡、環境和諧宜居的現代化都市圈基本建成。第二階段到2035年,高效貫通的通勤圈、合作共興的產業圈、宜居宜業的生活圈、應聯盡聯的智慧圈全面建成。
四川南廣城際鐵路公司登記成立
天眼查工商信息顯示,近日,四川南廣城際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唐勇,注冊資本90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公共鐵路運輸、鐵路機車車輛維修、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橋梁簡支梁產品生產、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四川蜀道鐵路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廣安交投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南充臨江建設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持股。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937億元
“中國鐵路”消息,今年前三季度,鐵路建設優質高效推進,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937億元,同比增長5.8%,投產新線968公里,有效發揮了對全社會投資的拉動作用。
今年以來,國鐵集團加快推進鐵路規劃建設,鐵路重點工程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前三季度,沈陽至佳木斯高鐵沈陽至白河段、襄陽至荊門高鐵等一批新線、新站開通運營,進一步完善了區域路網布局;加快推進在建鐵路項目建設,成渝中線高鐵縉云山隧道貫通,哈爾濱至伊春高鐵哈爾濱至鐵力段進入鋪軌階段,北京至唐山城際鐵路北京城市副中心段、新建杭州至衢州高鐵進入聯調聯試階段;加強重點項目可行性研究,精心做好環評、水保、征地拆遷、建設資金籌措等工作,一批新線開工建設。
武漢最新百強企業發布,民企數量創歷史新高
10月17日,2025武漢企業100強等系列榜單發布。報告指出,綜合百強企業資產總額達6.39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入圍營收門檻為47.38億元,較上年略有提高。
武漢企業100強是武漢各行業的突出代表,其變化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經濟發展走勢。
本次榜單參照國際通行做法,依據企業2024年度營業收入排序產生。根據報告,武漢企業100強中,營收“千億級”企業為8家,與上屆持平;“百億級”企業56家,比上屆增加3家,兩者營收總額接近3萬億元,占綜合百強企業總營收的九成以上。60家企業實現營收增長,尤其在“光芯屏端網”、商貿物流等領域及部分大型國有企業增長較快。
此外,本屆榜單的一個顯著變化是,民營企業入圍數量達到50家,占據綜合百強一半,數量創歷史新高。在新入圍的15家企業中,民營企業占13席,活力凸顯。從經營指標看,民營企業在百強中的營收、納稅、利潤占比均有提升。
太原市委書記調整
“太原發布”消息,10月17日,太原市召開全市領導干部大會。山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胡立杰宣布中央及省委決定:林紅玉同志任山西省委委員、常委和太原市委委員、常委、書記。
封面圖片來源:六安市葉集區政府官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