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20 19:20:03
10月17日,南京擎天全稅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呈交IPO申請,中金公司和工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公司近九成營收來自“跨境企業智能財稅解決方案”,但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此外,今年8月,三名早期股東累計套現8000萬元離場。記者就相關問題向公司發送采訪提綱,未獲回復。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陳俊杰
港交所官網顯示,南京擎天全稅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京擎天”)10月17日向港交所首次呈交了IPO(首次公開募股)申請文件,中金公司和工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南京擎天擬將此次IPO募集資金用于提升產品競爭優勢、實施多元銷售策略與產品定位以實現市場創新、戰略投資及收購,以及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每日經濟新聞》梳理南京擎天招股書發現,南京擎天于今年7月份才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且一個月后(2025年8月),公司的三名早期股東還累計套現了8000萬元離場。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公司均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此外,公司主要業務“跨境企業智能財稅解決方案”的中大型客戶數量在今年上半年減少了近80%。
南京擎天是一家跨境企業數字化專業服務商,致力于為從事進出口貿易業務的跨境企業提供多維度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公司業務覆蓋江蘇、上海、廣東、山東、深圳、青島、重慶等多個省份。
招股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稱,按收入計,2024年,南京擎天在中國跨境企業智能財稅解決方案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1.7%;在中國跨境企業財稅數字化解決方案市場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1.2%。
招股書稱,自成立以來,南京擎天已累計觸達了近42萬外貿出口企業和跨境電商企業,累計服務了大約16萬名用戶,服務次數超過200萬次,成為提供跨境企業數字解決方案的頭部企業之一(按客戶群計)。2024年,公司擁有6萬余名活躍用戶,其中約2.7萬名為付費客戶。
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內”),南京擎天主要有三種產品產生收入,即跨境企業智能財稅解決方案、票證協同管理解決方案、跨境企業風控與合規解決方案。
招股書顯示,南京擎天報告期主要的營收來源為“跨境企業智能財稅解決方案”,營收占比分別為85.2%、80.7%、78.9%和87.5%。不過,公司該業務的客戶主要以小型客戶為主——2025年上半年末,小型客戶占客戶數的比例達85.54%,且大中型客戶數量已降至2374家,較去年年末下降達78.17%。
業績方面,報告期內,南京擎天的營收分別為1.2億元、1.61億元、1.71億元和6382萬元;年/期內凈利潤分別為5527.2萬元、1.53億元、4759.8萬元和721.9萬元。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南京擎天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了約6.4%,但凈利潤卻較2023年大幅下滑了68.8%;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收增長4.5%,但凈利潤卻大幅下滑74.87%。此外,報告期內,南京擎天的毛利率從2022年的83.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7.3%,累計降幅超過16個百分點。
招股書顯示,這主要是由于南京擎天的收入成本從2023年的2740萬元增長了87.5%至2024年的5140萬元,公司稱主要是因為其增購集成到綜合解決方案中的硬件以滿足客戶要求。
報告期內,南京擎天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11.5%、9.7%、27.5% 和32.9%,同期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4.8%、6.6%、18.2%和21.5%,均呈增長趨勢。
招股書顯示,公司供應商主要包括云服務和硬件供應商。報告期內,南京擎天向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占總采購額的77.1%、89.0%、96.4%和98.5%;同期向最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占總采購額的30.1%、53.1%、82.0%和89.6%。
不過,南京擎天稱,“盡管在各有關期間我們最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在采購總額的占比均超過30%,但我們從這些供應商采購的產品均為市場上常見的標準化硬件產品,具有很強的可替代性。因此,我們對這些供應商不存在依賴性”。
此外,南京擎天的客戶和供應商還存在重疊情況:客戶B為其2022年五大客戶之一,而供應商J為公司2024年五大供應商之一。客戶B為供應商J的實控人。報告期內,南京擎天向客戶B提供財稅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J主要向南京擎天銷售個人電腦等硬件設備,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供應商J的采購總額分別為3070萬元和1260萬元,占同期公司采購總額的82%和89.6%。
南京擎天歷史可追溯至2012年12月18日,當時由南京擎天科技成立,辛穎梅為聯合創始人,旨在為企業客戶提供跨境智能財稅服務。2020年11月27日,南京擎天科技將其全部股權轉讓給了控股股東擎天創業投資。2025年7月,南京擎天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招股書披露日,擎天創業投資為南京擎天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78.17%。中金啟泓和國中基金分別持股7.3%和7.23%,A股上市公司焦點科技(002315.SZ)持股5.11%。
需要指出的是,擎天創業投資是南京擎天董事長兼CEO辛穎梅持股99.96%的企業,因此辛穎梅為南京擎天實控人。
招股書顯示,就在遞表的大約兩個月前,南京擎天的早期股東已套現離場。具體來看,今年8月19日,鐵投巨石基金將其持有的全部股份轉讓給了焦點科技,對價為4000萬元。同日,如東巨石將其持有的全部股份轉讓給了星納赫和盈,對價為1000萬元。8月25日,華福成長將其持有的全部股份轉讓給了焦點科技,對價為3000萬元。
也就是說,上述三名股東在南京擎天遞表前的兩個月,累計套現了8000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2022年—2024年,南京擎天的流動資產一直小于流動負債,表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較弱。具體來看,2022年—2024年,南京擎天的流動資產分別為5988.2萬元、7265.1萬元、1.52億元,而同期公司的流動負債分別為4.6億元、3.74億元、1.58億元。公司對此解釋稱,“主要由于我們將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入賬列作流動負債”。
不過,今年上半年,南京擎天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分別錄得2.02億元和1.66億元(未經審計)。
10月20日下午,針對公司去年及今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兩個月前上述三名股東集體套現離場等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南京擎天方面發送了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