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融媒體中心 2025-11-11 20:23:26
冬意漸至,眉山市青神縣柑橘園中碩果盈枝,果園直播間里產銷兩旺,青神縣綜合物流園內數字化分揀設備高效運轉。當前正值柑橘采摘季,從高臺鎮百家池村田間地頭的直播鏡頭到青神縣綜合物流園的自動化生產線,一條“種植—加工—物流—銷售”的全鏈條產業體系已然成型。青神縣通過智慧物流強基、直播電商拓路,為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讓“甜蜜產業”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堅實支撐。
網絡直播 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日前,記者在眉山市青神縣高臺鎮百家池村的柑橘園里看到,漫山遍野的愛媛掛滿枝頭,金黃透亮的果實壓彎了枝條。80余名村民分工協作,采摘、篩選、包裝、裝車,田間地頭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早上6點就來裝箱,現在已經裝了四五百箱。”村民張利一邊麻利地打包一邊介紹,自從他將自家果園托管給村合作社后,不僅無需操心種植管理,還能在合作社務工,每天有200元左右的收入,生活越過越有奔頭。

采摘、運送愛媛。
這片100余畝的柑橘園,是青神縣探索利益聯結機制的生動實踐。
百家池村創新推行“農戶+合作社+村集體”的“5+4+1”分配機制,果園托管后的產值按農戶50%、合作社40%、村集體10%的比例分配,讓村民共享產業發展紅利。“今年村集體愛媛總產量約3萬公斤,價格穩中有升。”百家池村黨委書記劉如祥介紹,通過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管理,柑橘品質持續提升,吸引了眾多采購商慕名而來。

青神愛媛喜獲豐收。
采購商張玉容已是第五年專程來百家池村收購柑橘,她拿起一顆剛采摘的愛媛,剝開薄薄的果皮說:“這里的愛媛皮薄肉厚、顏色紅亮,糖度達標,在山東、遼寧市場特別受歡迎。”今年張玉容計劃收購2.5萬公斤愛媛,后續還將持續采購椪柑和春見。
與采摘現場同樣熱鬧的,還有果園深處的直播帶貨區。
11月10日,從白天到夜晚,主播架起三腳架持續直播。“兄弟姐妹們,這是剛從樹上摘下的愛媛,你們看果肉飽滿多汁,真正實現了枝頭到舌尖的新鮮!”主播輕輕掰開果皮,果肉裹挾著汁水涌出,鏡頭特寫讓屏幕那頭的網友直觀看到糖度計顯示的數值。
這片臨時搭建的直播帶貨區儼然一個田間直播間:果園的保溫薄膜下立著直播機位,充電寶、補光燈、折疊桌椅整齊排列,不遠處還堆放著主播們帶來的便攜式炊具和餐具。“我們實行兩班輪換制,從白天到夜晚不間斷直播。”直播人員指著果園里的簡易灶臺說,為節省往返時間,主播和助播直接把“家”安在了果園。

果園里的直播間。
夜幕降臨時,直播區的LED燈帶照亮了整片果園,主播對著鏡頭演示柑橘糖度測試。不遠處,打包區的村民們借著燈光分揀裝箱,掃描槍“滴滴”聲與主播的講解聲交織成豐收夜曲。“明天就是‘雙十一’了,希望今晚就能爆單。”果農們充滿期待,這些穿梭在田埂間的數據流,正讓傳統農業煥發新的生機。
“直播帶貨讓田間地頭成為農產品宣傳的主戰場。”劉如祥表示,今年百家池村重點發力電商銷售,新增三方供應模式,將過去混裝批發的柑橘細分為不同規格,設計精美包裝,通過直播鏡頭實現“所見即所得”,大幅提升了“百家柑橘”品牌的市場認可度。互聯網的賦能,不僅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更讓這個鄉村品牌走出四川、走向全國。
智慧物流 提供柑橘銷售“高效通道”
如果說直播帶貨為柑橘銷售打開了“線上大門”,那么青神縣綜合物流園則為這份“新鮮”提供了“高效通道”。11月10日,園區內,四川三不知供應鏈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90余名工人各司其職,分揀、打包、裝箱一氣呵成。一箱箱新鮮飽滿的愛媛,即將通過發達的物流網絡發往全國各地。

數字化分揀愛媛。
“從項目落地到投產運營,園區提供‘一站式’服務,智能分選、冷鏈倉儲、集約化快遞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四川三不知供應鏈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王蓉介紹,作為陜西兄弟供應鏈在西南地區的關鍵布局,企業之所以選擇青神,不僅看中其便捷的交通區位和高效的物流時效,更得益于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園區不是傳統‘房東’,而是深度參與運營的‘合伙人’,讓我們能心無旁騖搞生產、拓市場。”王蓉表示。
目前,該企業日均訂單量穩定在1萬單以上,隨著銷售旺季到來,預計將攀升至每日2萬到3萬單。園區為企業提供了超過1萬平方米的運營空間和750平方米的專業冷藏庫,配備的先進智能水果分選線,可根據果實重量、大小、糖度及內部品質精準分級,極大提升了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企業的入駐引發了“鏈式反應”。依托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四川三不知供應鏈有限公司整合青神及周邊地區優質農產品,通過“種植—加工—冷鏈物流—電商銷售”模式,打通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有效解決了農產品“產得出、賣不好”的難題。“我們計劃打造現代化供應鏈服務平臺,鏈接更多優質產區和全國市場,守護每一份新鮮。”王蓉說。

青神愛媛源源不斷發往各地市場。
在青神縣綜合物流園,像四川三不知供應鏈有限公司這樣的企業還有17家,涵蓋供應鏈、農業科技、工貿流通等多個領域。為推動現代物流產業提質增效,青神縣推出系列舉措:加快園區二期項目建設,以重大項目引領園區發展能級提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構建線上線下協同并進的產業生態;大力推進智慧物流建設,郵政公司鑫府路“無人驛站”已投入使用,無人車配送項目預計年內運行,縣級貨運信息平臺加快建設,著力整合車、貨、倉資源,推動全縣物流體系向智能化、現代化邁進。
從田間直播到智慧物流,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青神縣正以創新實踐激活柑橘產業動能,讓果農的獲得感成色更足,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采訪手記:
奏響田間直播與智慧物流的鄉村振興協奏曲
初冬的青神,豐收的甜香與發展的熱潮交織。走訪百家池村的柑橘園與智慧物流園,最動人的莫過于傳統農業與現代業態的碰撞融合,讓柑橘產業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黃金杠桿”。
果園里,白天的采摘分揀熱火朝天,夜晚的直播燈光點亮田埂。村民們既能通過“5+4+1”機制共享產業發展紅利,又能在家門口務工增收,臉上的笑容藏不住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主播們把直播間搬到田間,用最直觀的方式展現柑橘的新鮮品質,讓“所見即所得”的信任直抵消費者心底,這正是電商賦能鄉村的生動注腳。
走進物流園,自動化生產線的高效運轉、智能分選設備的精準分級,顛覆了對傳統農產品流通的認知。“一站式”服務與“合伙人”式營商環境,讓企業得以快速落地滿產,更帶動形成“種植—加工—物流—銷售”的全鏈條體系。從田間到餐桌,智慧物流不僅守住了柑橘的新鮮,更提升了產品附加值,讓“青神產”真正走向品牌化。
青神的實踐印證了,鄉村振興既要守住農業的“根”,讓農民共享發展成果,也要插上科技的“翼”,用智慧物流、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拓寬發展路徑。當田間地頭的“煙火氣”遇上數字經濟的“加速度”,當小農利益聯結機制筑牢民生底線,鄉村產業便有了持久活力,農民的好日子也有了堅實支撐。這曲產業升級與民生改善的協奏曲,正是鄉村振興最動人的模樣。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