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xin)華網 2014-06-16 08:45:33
東方信展(zhan)公(gong)司王經(jing)理(li)稱:“6500塊全包(bao),發票開1萬2,因為國家(jia)對認(ren)證(zheng)價格(ge)有(you)限定,不能低于這(zhe)個(ge)(ge)數。”不僅價格(ge)打折,效率(lv)還高(gao):在(zai)正常程序下,從申請到拿到證(zheng)書,一(yi)般(ban)需要(yao)9個(ge)(ge)月(yue),但王經(jing)理(li)表示:1個(ge)(ge)月(yue)包(bao)過!
認證,還是認錢?——新華社記者調查暗訪認證市場
新華網北京6月15日電從一把蔬菜(cai),到一輛汽車,到一家企(qi)業……“認證(zheng)”二字在生活中幾乎隨處可(ke)見(jian)。
認(ren)證,是指由(you)國家認(ren)可(ke)的(de)認(ren)證機構證明一(yi)個組織的(de)產品、服務、管理符合(he)相關標準,是消(xiao)費者信心的(de)第一(yi)道保障。然而,“亂認(ren)證”“假認(ren)證”近年(nian)來(lai)屢禁不止,讓(rang)人(ren)們對這項提供誠(cheng)信保證的(de)行為本身的(de)誠(cheng)信度發生了懷疑。
新(xin)華社(she)記者經過數(shu)月(yue)調查暗訪(fang),發現(xian)在(zai)企(qi)(qi)業質量管理認(ren)證、玩具業產品認(ren)證、農產品有機認(ren)證三(san)大(da)領域,認(ren)證變(bian)“認(ren)錢”的“潛規(gui)則”盛行,弄虛(xu)作假走過場司空見(jian)慣,一些認(ren)證已淪(lun)為部分企(qi)(qi)業自(zi)我美化的“假面具”。
特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chou)。如您不希望(wang)作品出現在(zai)本站(zhan),可聯(lia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huan)迎關注每日經(jing)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