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經智(zhi)庫 2015-04-16 19:19:39
鄭(zheng)少(shao)秋(qiu),是(shi)香港著名的演員。但(dan)是(shi),人們對鄭(zheng)少(shao)秋(qiu)的了解,卻更(geng)多來(lai)自(zi)于它的另一個稱號“丁蟹”。
每(mei)經編輯|郭施(shi)亮(liang)
鄭少秋,是香港著名(ming)的演員。但是,人(ren)們對(dui)鄭少秋的了解,卻更(geng)多來自(zi)于它的另一個稱號“丁蟹”。
1992年(nian)(nian)的(de)(de)《大時代(dai)》電(dian)(dian)視劇(ju),主(zhu)要以20世紀(ji)60年(nian)(nian)代(dai)至90年(nian)(nian)代(dai)的(de)(de)香港金(jin)融(rong)市(shi)場(chang)作(zuo)為背景,講(jiang)述一個與之相關(guan)的(de)(de)故事。同時,它也是當時家喻戶曉的(de)(de)一部以金(jin)融(rong)市(shi)場(chang)為題材的(de)(de)電(dian)(dian)視劇(ju)。“丁蟹”這(zhe)(zhe)一名稱也因這(zhe)(zhe)部電(dian)(dian)視劇(ju)而被人們熟悉。
然而,讓(rang)人意(yi)想不到(dao)的是,自此劇推出之后,但凡鄭少(shao)秋主演的電(dian)視(shi)劇,香港(gang)股市卻或多或少(shao)地(di)受到(dao)沖(chong)擊。與此同時,內地(di)股市也受到(dao)了一(yi)定程度的影(ying)響。經歷(li)了多年來的市場驗證,“丁(ding)蟹(xie)效應”也因(yin)此而聞名(ming)。
丁蟹效應,雖然(ran)說是缺乏嚴謹的(de)(de)科(ke)學依據,但就其出現以來,其整體的(de)(de)準確率(lv)卻高得驚人。其中,有(you)不(bu)完全的(de)(de)數據統計,在過去20多(duo)年,“丁蟹效應”被驗證成功(gong)的(de)(de)次數多(duo)達33次,期間港股或者內地股市(shi)均受到了不(bu)同(tong)程(cheng)度的(de)(de)沖擊(ji)。
列舉(ju)一個(ge)例子,就以2013年4月4日為例,當時由(you)(you)鄭少秋主演的《忠烈(lie)楊家將(jiang)》電影正式上映。然(ran)而,在首(shou)映的次一個(ge)交易日內(nei),香港恒生指數卻(que)大幅下挫(cuo)了600多點,由(you)(you)此也驗證了“丁蟹效(xiao)應”的殺傷(shang)力(li)。
近日,香(xiang)(xiang)港TVB突然宣布,為配合股市熱潮(chao),將(jiang)于下周一回(hui)放《大時代》電視劇(ju)。此消(xiao)息(xi)一出,立馬引起市場的恐慌(huang)。截至4月(yue)14日收(shou)盤,香(xiang)(xiang)港恒生(sheng)指數收(shou)跌(die)(die)1.62%,全天下跌(die)(die)超過400點。
那么(me),隨著“丁蟹”的(de)再度來襲,股民們該做好(hao)防備嗎?
筆者認為,“丁(ding)蟹(xie)效應(ying)”的(de)(de)(de)出現,主要體現對投資者心(xin)理層(ceng)面上的(de)(de)(de)沖擊。歷經了多年來的(de)(de)(de)市(shi)場驗證,每當市(shi)場透露出“丁(ding)蟹(xie)”來襲之際,總會或多或少地(di)引起部分(fen)投資者的(de)(de)(de)不安,由此引發部分(fen)的(de)(de)(de)恐慌盤釋出。但是(shi),“丁(ding)蟹(xie)效應(ying)”并非(fei)屬于具備實質性的(de)(de)(de)利空政策,因此市(shi)場對“丁(ding)蟹(xie)效應(ying)”的(de)(de)(de)殺傷力也(ye)無需作(zuo)出過(guo)度的(de)(de)(de)解讀。
事實上(shang),對于內地(di)股市而言,其受到“丁蟹效應(ying)”的沖擊更為微弱。
一方(fang)面,內地(di)(di)股市(shi)多受到政策(ce)環(huan)境的(de)影(ying)響(xiang),良(liang)好的(de)政策(ce)環(huan)境往往能夠(gou)抵消掉(diao)更多缺乏(fa)實質(zhi)性內容的(de)利空消息(xi)。另一方(fang)面,市(shi)場環(huan)境的(de)持續好轉(zhuan)也給股市(shi)助(zhu)力不少。顯然,在新增流動性源(yuan)源(yuan)不斷地(di)(di)涌入(ru)內地(di)(di)市(shi)場之際,所謂的(de)“丁蟹效應”沖(chong)擊影(ying)響(xiang)也就被大幅(fu)削弱(ruo)了(le)。
自(zi)2014年7月份以來(lai),內地股(gu)市累計最大漲幅已經(jing)超過了100%。期(qi)間,股(gu)市也創出了多項新高(gao)紀錄(lu)。
其(qi)一(yi)是券商兩(liang)融業務(wu)規模(mo)持續飆升,創下歷史(shi)新(xin)高。截至目前,兩(liang)市券商兩(liang)融業務(wu)規模(mo)已(yi)經(jing)逼近1.7萬億關口(kou)。
其二是兩市的(de)成(cheng)(cheng)(cheng)交量(liang)能迭創新(xin)高(gao),成(cheng)(cheng)(cheng)就歷史上最大的(de)單日乃至單周的(de)成(cheng)(cheng)(cheng)交量(liang)能。
其三則是A股(gu)市(shi)場總(zong)市(shi)值的(de)持(chi)續發力,證券(quan)化率再度逼近近年來的(de)新高水(shui)平。截至(zhi)目前,A股(gu)市(shi)場的(de)總(zong)市(shi)值高達(da)51.5萬億,完成證券(quan)化率達(da)到了83%以上。
顯然(ran),在短短九個月的時間內,中國股市的表現(xian)確實讓市場感到了驚嘆(tan)。與此同時,股市的出色(se)表現(xian)也引發(fa)了市場對(dui)股市調整的擔憂。
對此,筆者認(ren)為,只要股(gu)(gu)市(shi)的政策環境以及市(shi)場環境持續向好,則足以封殺股(gu)(gu)市(shi)大幅調整的空間(jian)。由此一來(lai),即使“丁蟹(xie)”的再度來(lai)襲,股(gu)(gu)民們(men)也無(wu)需(xu)過(guo)分(fen)擔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每日經濟新聞(wen)》報(bao)社(she)授權,嚴(yan)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zai)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che)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guan)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