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12-29 21:58:58
2015年,穩投資是穩增長關鍵(jian)被(bei)決(jue)策層(ceng)反復強(qiang)調。目前,傳統投資模式的邊際效應已大(da)大(da)下降,方向和(he)方法都要創新。
每(mei)經編輯|王辛夷
每經記者 王辛夷
2015年,穩投資是穩增長關鍵被決策層反復強調。目前,傳統投資模式的邊際效應已大大下降,方向和方法都要創新。
華夏新(xin)供給(gei)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認為,在機制優化基礎(chu)之上的(de)聰(cong)明(ming)投(tou)資(zi)決策,有(you)著非常重(zhong)要的(de)核心意義。
“聰(cong)(cong)明(ming)投(tou)資”要(yao)增(zeng)加有效(xiao)供給,彌(mi)補(bu)經(jing)濟短板。那么(me),什么(me)樣的(de)投(tou)資才算得上聰(cong)(cong)明(ming)?從(cong)供給側改革角度,應該怎樣看待(dai)投(tou)資?對此,賈康(kang)接受(shou)了《每(mei)日經(jing)濟新聞(wen)》記者(以下(xia)簡稱NBD)專訪(fang)。
“聰明投資”增加有效供給
NBD:在穩(wen)增長壓力下(xia),穩(wen)投資依然非常重要,這兩者之間(jian)是否矛盾?
賈(jia)康:現在人(ren)們普遍存在對(dui)投資(zi)(zi)的(de)一些誤解,比如有人(ren)以為只要簡(jian)單地減少投資(zi)(zi)在整個經濟生活(huo)中(zhong)的(de)比重、降低投資(zi)(zi)增速,就會(hui)實現經濟“升級版”,但事實并(bing)不是(shi)這樣的(de)。
必須要強調的(de)一點(dian),是中國(guo)在投資(zi)領(ling)域的(de)關鍵(jian)問題(ti)并不(bu)是總(zong)量(liang)和增速的(de)問題(ti),而(er)是結構、質量(liang)和綜合效益的(de)問題(ti)。所以說,目前在機制優化(hua)基礎上,進行高明的(de)、聰(cong)慧(hui)的(de)投資(zi)決策和行為(wei),這個意義顯得非常重(zhong)要。
NBD:您曾提到“聰(cong)(cong)明投(tou)資(zi)”概念,怎樣(yang)的投(tou)資(zi)才算是聰(cong)(cong)明投(tou)資(zi)?
賈康:“聰明投資”是釋(shi)放潛力、增加(jia)有效(xiao)供給(gei),有助于在推進全(quan)面改革的平臺(tai)上,有效(xiao)地(di)穩(wen)增長、優化結構,同時護生態、惠(hui)民生、防風(feng)險。面對現實經(jing)濟(ji)生活,當下特別需(xu)要以“問題導(dao)向”來補短板(ban)、擴景氣以及增后勁。
“聰明投(tou)資”這個理(li)念更多強調的是市(shi)(shi)場主體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有(you)效(xiao)市(shi)(shi)場”的決定性(xing)作用,而且要與“有(you)為政府(fu)”相結合(he),按照現代國家治理(li)要求,更充(chong)分(fen)地(di)釋放潛力(li),激發活力(li),適(shi)應(ying)和引領新(xin)常態(tai)。
NBD:您(nin)提到(dao)“聰明投資”是增加有效供(gong)給,從供(gong)給角度怎么看投資?
賈康:如(ru)果(guo)僅僅從需(xu)求(qiu)的(de)角度去看投資(zi),就會帶有很強(qiang)的(de)主觀特征,因為強(qiang)調投資(zi)需(xu)求(qiu),好像刺(ci)激了(le)(le)需(xu)求(qiu)就能在(zai)經濟體(ti)量(liang)上有所(suo)(suo)體(ti)現(xian),可(ke)是(shi)現(xian)實(shi)并(bing)不(bu)(bu)是(shi)這樣(yang)的(de)。舉(ju)個例子,中小(xiao)企業的(de)投資(zi)需(xu)求(qiu)一般都非常強(qiang)烈,但是(shi)投資(zi)供給(gei)跟(gen)不(bu)(bu)上。所(suo)(suo)以,有了(le)(le)同(tong)樣(yang)的(de)投資(zi)規(gui)模,但在(zai)不(bu)(bu)同(tong)的(de)投資(zi)機制和投資(zi)結(jie)構下,結(jie)果(guo)是(shi)不(bu)(bu)同(tong)的(de)。
從需求側來看投資,投資還是“三駕(jia)馬車”里(li)的一個,但從供給(gei)側看,投資是在(zai)供給(gei)生產能力(li),也就是消費和(he)出口(kou)的前提。
政府和企業要形成合力
NBD:您曾說過,聰明投資(zi)的核心就是要著(zhu)力(li)推進投融(rong)資(zi)創(chuang)新,具體來(lai)看涉及哪(na)些方面?
賈康:我(wo)們都知道現(xian)在(zai)中(zhong)國間接(jie)融(rong)資的(de)比例(li)還非常高,企業要更多(duo)學會使用直(zhi)接(jie)融(rong)資。但是(shi)從(cong)間接(jie)融(rong)資角度(du)來看還需要很多(duo)創(chuang)新,主要是(shi)中(zhong)小(xiao)金融(rong)機構(gou)缺乏。現(xian)在(zai)政府正在(zai)積極考慮和推動讓(rang)一大批中(zhong)小(xiao)銀(yin)行成長起來,包括村鎮(zhen)銀(yin)行、社(she)區銀(yin)行等(deng)。在(zai)這個過程中(zhong),還可以(yi)催(cui)生其他(ta)更豐富多(duo)樣的(de)中(zhong)小(xiao)金融(rong)機構(gou)形式。
在(zai)直接融(rong)資方(fang)面,市場雖然(ran)經過了多年發展,但(dan)還(huan)有(you)很大空間,而且現在(zai)對于提(ti)升(sheng)直接融(rong)資比重(zhong)的(de)共識越來越清(qing)晰(xi)。所(suo)以(yi),要讓資本市場更健康(kang)、可(ke)持續(xu)地發展,我們必須在(zai)讓市場充分發揮作用的(de)同時,加入必要的(de)政策引(yin)導(dao),以(yi)防止大起(qi)大落的(de)“瘋牛”。
NBD:要讓有效市(shi)場(chang)起決定性作用(yong),在投融資創新方面,政府的角色應怎樣定位?
賈康:我(wo)們說企業是投融資創新(xin)的主體,但(dan)是政府的作用也非常重(zhong)要,要“政府、企業雙(shuang)到位(wei)”,做(zuo)自己應該做(zuo)的事,而且形成(cheng)合(he)力。
在運(yun)用(yong)政(zheng)(zheng)策(ce)工具支持政(zheng)(zheng)策(ce)融(rong)資這方面(mian),必須(xu)繼續運(yun)用(yong)以(yi)財政(zheng)(zheng)資金(jin)為后盾的政(zheng)(zheng)府貼息、政(zheng)(zheng)府支持的政(zheng)(zheng)策(ce)性信(xin)用(yong)擔(dan)保(bao)(bao),以(yi)及這種(zhong)信(xin)用(yong)擔(dan)保(bao)(bao)和(he)商(shang)業性信(xin)用(yong)擔(dan)保(bao)(bao)之間的合流互動(dong),再加上產業基金(jin)、引導基金(jin)方面(mian)的一(yi)些政(zheng)(zheng)府作(zuo)為。
這方(fang)面長(chang)三(san)角(jiao)已經(jing)(jing)有(you)了比較好的(de)經(jing)(jing)驗。過去(qu)財政年年要出錢(qian)(qian)支持小型科技企(qi)業創新活動,但是拿出去(qu)的(de)錢(qian)(qian)都“撒胡椒(jiao)面”了,出去(qu)以后很難追蹤績效。在長(chang)三(san)角(jiao),有(you)政府(fu)提出,政府(fu)以產業基(ji)金的(de)方(fang)式入股,而且入股不要求分紅,民間資(zi)本(ben)的(de)股東看到這樣情況,認為降(jiang)低了風險(xian),也會更加(jia)積極進入。
NBD:這兩(liang)年PPP模式非常熱,但(dan)在落實中(zhong)也遇到了一些困難,您怎么看PPP模式的前景?
賈康:現在(zai)從中(zhong)央政府(fu)到地方政府(fu)都(dou)反復講PPP,媒體也都(dou)說(shuo)PPP在(zai)中(zhong)國大有可為,我們(men)把PPP評(ping)價(jia)為“制度供(gong)給(gei)的偉大創新”。
當下中國需要強化增加有效供給(gei)的(de)“聰明投(tou)資(zi)(zi)”,PPP就是(shi)這樣一(yi)種融資(zi)(zi)、投(tou)資(zi)(zi)形式,它天然是(shi)混合所有制,避免了之(zhi)前一(yi)股獨大的(de)弊端,由(you)此(ci)帶來的(de)投(tou)資(zi)(zi)發展空間進一(yi)步打開。這是(shi)對有效投(tou)資(zi)(zi)的(de)倒逼,也使得有效投(tou)資(zi)(zi)得到了明顯提高。
目(mu)前,全國推出(chu)大量的PPP項(xiang)目(mu),就(jiu)是(shi)很好的參與機(ji)會。但是(shi),有些企業仍存在一(yi)些擔心,建(jian)議在參與PPP項(xiang)目(mu)之前,要把(ba)所有問題、每(mei)一(yi)個細(xi)節都談好,寫進合同(tong)(tong)里,盡(jin)量減少投資者顧慮,同(tong)(tong)時也可以看到預期(qi)的收(shou)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jing)《每(mei)日經(jing)(jing)濟(ji)新聞》報社授權,嚴(yan)禁轉載或(huo)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zhe)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您(nin)不(bu)希望作品出現在(zai)本站,可聯(lian)系(xi)我們要求撤(che)下您(nin)的作品。
歡迎(ying)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