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12 01:04:14
◎記者楊敬堯
近期有部分媒體質疑“2016年1月華發科技拒不處理存放的3000余噸電鍍廢水,導致該廢水滯留廠區,存在嚴重環境安全隱患。”該事件經媒體曝光后引起各方強烈關注。同時,環保部也于近日發布《關于對深圳市中恒華發科技有限公司環境問題掛牌督辦的通知》,決定對深圳市中恒華發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發科技)故意逃避環保部門監管、污水處置進度緩慢、環境風險突出等環境違法問題掛牌督辦。
是什么導致了華發科技被掛牌督辦?又是誰生產了這3000噸廢水?這3000噸廢水如今又在哪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聯系了華發科技的有關負責人,以及多方求證,給讀者還原事實的真相。
華發科技:公司非排污主體
9月8日,環境保護部辦公廳發布對華發科技環境問題掛牌督辦的通知。在通知附件中對事件進行了介紹:“2016年1月7日,華發科技主動申請并注銷了排污許可證。2016年1月8日,該公司要求光明新區城建局查處本廠區內的8家分租廠的無證排污行為。該公司以排污許可證已注銷為由拒不處理其廢水處理站內貯存的3000余噸電鍍廢水。”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環境保護部辦公廳發布文件中,在華發科技后面加上了“股票簡稱深發華A、深華發B;股票代碼:000020、200020”。這讓不少人誤以為“上市公司深華發A是環保問題的法律主體”。網上也有不少關于“上市公司深華發故意逃避環保監督,環保部決定掛牌督辦”等新聞報道。
對此,華發科技負責人表示,“華發科技與上市公司深華發A之間是沒有所屬關系的。”公開資料顯示,上市公司深華發A公告發現,早在2009年已經通過與控股股東進行資產置換剝離了華發科技的資產,因此目前華發科技并非是上市公司深華發A的主體或其子公司。
華發科技是否存在拒絕處理3000噸污水呢?對此,華發科技有關負責人連連喊冤,該人士對記者表示,首先華發科技并非排污的主體,這3000噸廢水是由于華永興公司及相關企業生產形成的,公司多次向其提出處置意見,但對方置之不理,最終造成了廢水事件的發生。
那么事件中的華永興公司又是何方神圣?與華發科技存在何種關系?這起嚴重環境安全隱患的廢水滯留事件又是怎樣發生的?
記者通過多方渠道得知,華永興正是租賃華發科技閑置廠房的公司,同時,華永興在承租后又轉租給了易達信等八家企業。在華發科技出示給記者的一份關于3000噸廢水產生及處理過程的情況說明中,記者注意到華發科技在光明新區公明街道的生產經營場地被列入到“城市更新”項目計劃。由于“城市更新”項目的前期準備到項目的實施,期間有一定的時間過程,為了妥善解決好公司下崗職工的就業和基本生活的保障,因此華發科技決定將閑置廠房出租給華永興。雙方也于2013年8月12日簽訂了相關租賃合同。
華發科技相關負責人稱,其后由于涉及舊改拆遷程序,需提前解除租賃協議事宜,華發科技遵照合同協議提前通知,但與承租的華永興,及分租企業易達信等未能達成共識,導致廠房無法順利拆遷,同時華永興自2015年11月起也拒交租金。
華發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廢水事件的發生還是源于,今年1月7日,華發科技向環保部門申請注銷“排污許可證”,得到了環保部門批復。但是華永興及易達信等在環保部門已批復注銷“排污許可證”的情況下仍然從事生產,由此造成了“3000噸廢水”的產生。
那么,如今產生的3000噸廢水又在哪里?又是誰處理了這一問題?
華發科技:已完成廢水處理
為了證明華永興與本次排污事件有著直接的聯系,華發科技向記者同時還出示了雙方簽訂的租賃合同。這份印有雙方企業公章的合同簽署于2013年8月。合同雙方約定合同履行滿兩年未滿三年,如該租賃場地被政府征用或房屋權利人對其進行房地產整體開發而雙方提前終止合同,華發科技將賠償相關損失,華永興不得再就雙方提前終止合同事宜以任何理由追究甲方責任。華發科技負責人表示“當時特別明確這一點就是因為我們估計出租期內,因為城市更新項目的推進,可能存在著不可確定的因素。
去年8月,華發科技的控股股東武漢中恒新科技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及深圳中恒華發股份有限公司,與萬科就城市更新簽訂協議,并按照協議中的約定時間,拆除公司現有廠房和構筑物,清場交地。華發科技按約定就終止協議之事書面告知了華發興,但是遭到華永興的拒絕。”
此后,事情愈演愈烈,華發科技工業園電鍍廢水威脅環境安全問題屢屢被曝光,這引起市區環保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隨后區環保主管部門連續多次發函和約談,要求華發科技盡快處置。記者發現,雖然產生原因并不是自己,但是華發科技早在5月就主動提出代為處理廢水,采取對環境積極有利的舉措。記者在華發科技出具的一份寫給光明新區城建局綜合執法大隊《關于代為處理華發工業園內被遺棄廢水的申請》相關申請中看到。
華發科技稱,“廢水的存在給當地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外溢后果將不堪設想。作為產生廢水的華永興、易達信等企業本應承擔相應責任并負責處理,因而我司多次函告相關單位并催促以上八家企業進行處理,但他們均置之不理。”華發科技遂主動提出“愿意配合政府部門處理環境隱患,同意先行代為處理被八家企業遺棄的廢水。”
如今,距離華發科技當初提出的代為處理廢水時間已經過去4個多月了,其廢水處理進展如何?華發科技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在光明區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強力督查、支持配合下,已于8月9日完成了對廢水的處置。”他同時表示,“目前公司正按照環保部門的要求,對廠區內進行全部徹底的清理,若或有殘留的廢水,將及時依照規范進行處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