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27 15:36:44
隨著首批項目集中簽約的完成,“產投28計劃”也正式啟航。當前成都正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產投28計劃”試圖讓全球的創新資源在成都定期相遇,讓投資從“偶然邂逅”變為“確定性期待”。
每經記者|肖純 每經編輯|劉艷美
當“成都國資一筆投資回報1000億”的新聞刷屏時,這座城市背后的產業投資者們正在思考更深刻的命題:如何將偶然的投資神話,轉化為可復制的生態能力?
2025年10月27日,“產投28計劃”發布暨未來產業基金首批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在成都產投集團舉行,標志著這座城市以制度創新錨定產業未來的系統性實踐正式拉開帷幕。
今年7月,成都正式發布千億級未來產業基金。作為千億未來產業基金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產業創投基金已于10月17日正式啟動運行,首期規模超百億元。其中,未來產業創投發展基金規模為65億元,存續期15年。該基金由成都產投集團下屬成都科創投集團進行管理,全面負責項目盡職調查、投資決策與投后管理,確保基金實現專業化、市場化運作。
作為本次活動的承辦方,以及千億未來產業基金的核心管理機構,成都科創投集團在基金管理、產業培育和生態構建方面具有核心優勢。本次集中簽約的首批項目,正是該基金“投未來”的首次集中實踐。首批集中簽約的15個項目,總投資額近5億元,覆蓋人工智能、半導體、新材料、人形機器人、智能感知等未來產業關鍵賽道,用真金白銀為城市未來產業布局落下關鍵一子。

隨著首批項目集中簽約的完成,“產投28計劃”也正式啟航。當前成都正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產投28計劃”試圖讓全球的創新資源在成都定期相遇,讓投資從“偶然邂逅”變為“確定性期待”。
什么是“產投28計劃”?
“產投28計劃”是成都產投集團秉持“投早、投小、投未來”理念,所打造的首個專注于未來產業的創業生態平臺。該計劃以“培育科創沃土,厚植產業雨林”為目標,重點圍繞“9+9+10”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了覆蓋從種子期到IPO的全生命周期培育體系,通過“直投+子基金”雙輪驅動實現“應投盡投”,旨在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未來產業標桿,并打造全國首個未來產業垂直投資服務平臺,最終形成“政策、資本、產業”協同共生的良性生態。
“28”被賦予了四重深意。
首先是時間的約定,將每月的28日固定為成都產投集團“開放日”;
其次是城市的基因,源自成都區號“028”,象征扎根成都的產業使命;
第三是價值的凝聚,暗合“二八定律”,聚焦最具潛力的核心項目;
最后是產業的成鏈,28是9+9+10的總和。“9+9+10”是成都構建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即9大特色優勢產業集群、9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10大未來產業細分賽道。
而28條產業鏈是成都在《成都市產業建圈強鏈優化調整方案》中,布局構建電子信息、數字經濟、航空航天等8個產業生態圈下所主攻的重點產業鏈,亦是“產投28計劃”的重點發力方向。

在活動現場,成都產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苗偉用“12345”服務體系系統闡釋“產投28計劃”的核心打法——
1個主題:一切圍繞“投未來”;
2支基金:未來天使基金、未來創投基金,分別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項目和企業提供資金與服務;
3個階段:種子期、天使期和創投期三個關鍵階段全覆蓋;
4個根本:以人為本、以技術為本、以需求為本、以趨勢為本;
5大特色服務——綠通機制、路費報銷、資源對接、品牌推廣與政策配套。
此外,活動還介紹了“投成都”未來產業投資聯盟的成立情況。該聯盟聚合了政府機構、科研院所、行業協會、未來產業、科創企業、金融資本等多方資源,以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協作壁壘、加速產業集鏈成群為目標,為未來產業企業種子期、天使期、成長期、成熟期提供全生命周期精準服務,不斷為未來產業補鏈延鏈強鏈,為成都“立園滿園”行動譜寫新篇章,為投資者開拓投資興業新藍海。
隨著活動進入尾聲,下一場“產投28計劃”開放日也進入倒計時。根據安排,下一場將于11月28日舉行,項目征集通道已全面開啟。通過初審并獲邀參加路演的團隊,可享受路費報銷。現場不少創業者已迫不及待地掃碼預約下一場開放日的路演。
10年前,成都押注海光信息,資本回報率超過100倍,令投資界咋舌,被業界稱作“非風險資本”的封神之戰;10年后,成都再出發,目標是把“偶然”變成“必然”。
“產投28計劃”是成都對未來的長期信心投資。隨之每月28日的持續疊加,將成為邁向“系統性生態成功”的關鍵一步,開啟成都下一個十年千億回報的黃金時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