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26 00:57:1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黃博文 每經編輯 趙 橋
每經記者 黃博文 每經編輯 趙 橋
在加速處置三四線地產業務的道路上,深圳控股(00604,HK)決意走得更遠,在河源、泰州退地之后,其又著手轉讓位于三水、泰州的項目股權。
5月25日,深圳控股公告稱,擬以現金總代價54.25億元向恒大地產集團出售地產業務。根據股權轉讓協議,深圳控股擬向恒大地產旗下公司恒大廣東及恒大南京分別出售三水地產、三水投資、三水酒店及鵬基資產管理公司的全部股權(含股東債權)。
深圳控股方面表示,出售有關資產是其一直重點推進對三四線城市項目的處置,而三四線城市房地產的回暖為集團三四線項目的退出創造了良好條件,出售事項符合公司處置三四線城市項目及優化土地儲備結構的發展策略。
恒大54億接盤
深圳控股公告披露,三水地產、三水酒店、三水投資共同擁有位于佛山市三水區的項目,項目地塊規劃為低密度居住用地及商服用地,其中未開發部分土地約1073畝,截至2017年3月31日,已開發部分剩余未售別墅139套(建筑面積6.50萬平方米)。
鵬基資產管理公司則透過其全資子公司擁有位于江蘇省泰州市周山河新城的“上林苑”項目。項目地塊規劃為商住用地,其中未開發部分土地約275畝,在建部分的建筑面積為10.5萬平方米,已竣工部分截至2017年4月14日剩余未售住宅46套,剩余未售商業22套。
深圳控股在公告中披露,此次出售事項預計錄得約29.12億港元的稅后凈收益,董事會現有意將出售款項作一般企業用途。
作為此宗交易的接盤方,恒大一直在加速進軍一二線城市的步伐,此次接手深圳控股三線城市項目頗出市場意料。
在今年3月業績會上,恒大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夏海鈞曾透露,在2016年6月至8月份,恒大進行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庫存清理,項目主要位于三四線城市,庫存清理完成了99.3%;土儲方面,截至2016年末恒大共計2.29億平方米,原價值3600.7億元的土地儲備中,一二線城市土儲原值為2689.5億元,占比達到74.7%。
恒大在2016年度報告中披露,2017年區位布局仍舊以一二線城市及經濟發達的地級城市為主。同時,進一步加強收購兼并、合作開發等低成本、高效率的項目獲取方式。
在億翰智庫中國上市房企研究中心主任張化東看來,恒大這種全國布局的房企,雖然在大的區域布局上有戰略考量,但不可能會壓縮三四線的布局。在一二線線強勢調控以及三四線的去庫存中,部分三四線城市確有銷售的機會,“上述轉讓的項目體量也不太大,對于恒大來講不會有太大的操盤難度。”
深圳控股重倉深圳
深圳控股近年來一直在剝離三四線的地產業務,轉而聚焦一二線特別是大本營深圳。在2015年的業績發布會上,其管理層用“20個三四線城市還不如深圳一個城市賺得多”這樣的核算方式來闡述聚焦戰略。
2013年11月,深圳控股與佛山市三水區政府相關部門達成協議,完成了三水云東海項目尚未付款及未交付地塊的退出工作;2014年,深圳控股再度處置了位于四川成都及佛山三水的兩個項目。其中的三水項目為占地面積9萬平方米的云東海酒店用地,減少支付地價1.2億元。
在2014年報中,深圳控股披露有意處置位于馬鞍山、常州、泰州、姜堰、三水、河源等低效項目,建筑面積約為430萬平方米。2016年1月深圳控股將廣東河源約62萬平方米未開發土地回售給政府。
盡管今年以來三四線樓市明顯回暖,但深圳控股依然重申加速撤離的“初心”。在今年3月的業績會上,深圳控股董事會主席呂華表示,三四線城市無論是人口因素、財富因素等各方面講,地產回暖難以持續,整個房地產的趨勢必然會向一二線城市,特別是重點的一二線城市回歸,因此深圳控股的戰略不變。
在大本營深圳,深圳控股在擴儲方面動作頻繁。2016年通過增資擴股方式獲取深國際前海項目50%權益,土地面積125萬平方米;期內母公司深業集團與深圳廣電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就位于深圳福田區、南山區、羅湖區、龍華區等潛在項目的合作開發達成意向。
2016年以來,“片區改造統籌”形式成為這家國企的新寵。深圳控股披露,2016年內公司與母公司先后與深圳各區政府溝通,成功取得八卦嶺、車公廟、科技園中片區、新安片區、南頭古城等片區改造統籌主體資格,涉及土地面積近10平方公里。
不過,深圳加碼的樓市調控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重倉其中的深圳控股。在3月的業績會上,公司管理層坦承市場的不確定性增強,并將2017年全年合同銷售目標設為人民幣191億元,與2016年持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