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ing)濟新聞 2018-08-14 16:37:20
每經(jing)記者(zhe)|吾(wu)十二(er) 觀(guan)星(xing) 每經(jing)編(bian)輯|劉琳
80年代(dai),北京。
當時的(de)(de)中關村,匯聚(ju)了(le)中國(guo)最頂(ding)尖的(de)(de)一批科研(yan)院(yuan)所和科技人員,然而這些科研(yan)機構的(de)(de)高墻(qiang)內(nei)外,卻是天壤之別。
高墻內是導彈、衛星、計算機(ji)等(deng)日新(xin)月異的(de)高技術,而高墻外則是牛耕馬拉的(de)田(tian)園風(feng)光(guang)。
直到1987年,美聯(lian)社(she)的一篇報道,認為中(zhong)關村“十分類似美國硅谷(gu)的初創階段”。
以此為(wei)導火(huo)索,引發(fa)國內(nei)外高(gao)度重視。1988年國務院批(pi)復相關規(gui)劃(hua),以中(zhong)關村地區(qu)為(wei)中(zhong)心,在北京(jing)市(shi)海淀(dian)區(qu)劃(hua)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de)區(qu)域建立北京(jing)市(shi)新(xin)技術(shu)產業開(kai)發(fa)試驗區(qu)。
國內第一個高新區由此誕生。
消(xiao)息傳到西(xi)安(an)(an),三年后,西(xi)安(an)(an)西(xi)南一處田地(di)破土(tu)動工(gong),西(xi)安(an)(an)的高(gao)新(xin)區時代自(zi)此來臨。然而30年過去,中(zhong)國國家級高新區數(shu)量已突破150家,浮浮沉沉之(zhi)中(zhong),多數(shu)高新區也(ye)走到了第三次創業的(de)拐點。
而日前恰逢(feng)陜西(xi)自(zi)貿(mao)區(qu)揭牌一周年,承載陜西(xi)自(zi)貿(mao)區(qu)核心功能(neng)區(qu)的(de)西(xi)安(an)高新,又將如何再出發?
遍地開花的十年
1988年8月,中(zhong)國國家高新(xin)技術(shu)產業(ye)化發(fa)展計劃(hua)——“火炬(ju)計劃(hua)”開(kai)(kai)始(shi)實施,創(chuang)辦(ban)高新(xin)技術(shu)產業(ye)開(kai)(kai)發(fa)區和高新(xin)技術(shu)創(chuang)業(ye)服務中(zhong)心被明(ming)確列入“火炬(ju)計劃(hua)”。
同(tong)年,國(guo)務(wu)院(yuan)開始批準建立國(guo)家高新(xin)技術(shu)產業開發區。
按照規劃,高新區以(yi)智力(li)(li)密集和開放環境條件(jian)為依(yi)托,主(zhu)要依(yi)靠(kao)國內的(de)科(ke)技(ji)和經濟實(shi)(shi)力(li)(li),吸收借鑒國外先(xian)進科(ke)技(ji)資源、資金和管(guan)理(li)手段,通過實(shi)(shi)施(shi)高新技(ji)術產(chan)業的(de)優惠政(zheng)策和各項改革措施(shi),實(shi)(shi)現軟硬環境的(de)局部優化,最(zui)大限度(du)地把科(ke)技(ji)成(cheng)果(guo)轉化為現實(shi)(shi)生產(chan)力(li)(li)。
1991年,第二批(pi)26家(jia)高(gao)(gao)新(xin)區獲國務(wu)院批(pi)復,主(zhu)要(yao)集(ji)中(zhong)在知識(shi)與(yu)技術密集(ji)的(de)大中(zhong)城市和沿海地區。西安高(gao)(gao)新(xin)也在其中(zhong)。
但(dan)直到此(ci)時,科學技術與市(shi)場經濟的(de)關(guan)系(xi)問題(ti)仍沒有理順(shun),如何將科學技術轉化(hua)成(cheng)經濟發展動力,仍是討論的(de)焦點。
轉機出現在第(di)二年春天,鄧小平南(nan)巡(xun)講話,厘清了國人對于市場經濟的種種觀念(nian)困擾。
緊接(jie)著(zhu),國家科委召開(kai)部(bu)分(fen)高(gao)新(xin)區(qu)工(gong)作(zuo)匯報會(hui),原定(ding)代表是70名(ming),但實際到會(hui)代表竟多(duo)達(da)280多(duo)人,有17位(wei)省委書記(ji)或省長(chang)親自帶隊,35位(wei)市長(chang)參加。
1992年11月,國(guo)務院又批準(zhun)增建了(le)25個國(guo)家高新區(qu)。
至(zhi)此,國(guo)(guo)家高新(xin)區(qu)總數(shu)增至(zhi)52個(ge)。中國(guo)(guo)內地除西藏、青(qing)海、寧夏外,其(qi)他省會中心城(cheng)市和沿(yan)海開(kai)放城(cheng)市基本(ben)都(dou)有了國(guo)(guo)家高新(xin)區(qu),中國(guo)(guo)高新(xin)區(qu)的(de)總體布(bu)局初步形成。
伴隨市場經濟發展,中國高新(xin)區(qu)在(zai)那(nei)一兩(liang)年時(shi)(shi)間,迅速(su)成為(wei)新(xin)的時(shi)(shi)代特征。
此后,像90年代初(chu)那樣大規模的批復再也沒(mei)有出現過,1997年僅批復1家,十年后2007年才又批復1家。
其中,2003年,國務院突然緊(jin)急暫停了各類開發(fa)區的審批。
文件直指,有些地方也出(chu)現(xian)了不顧實際條件,盲目設立(li)和(he)擴建名目繁(fan)多(duo)的各類開(kai)發區(qu),造成大量圈(quan)占耕(geng)地和(he)違法(fa)出(chu)讓、轉讓國(guo)有土地的現(xian)象,嚴(yan)重損(sun)害了農民利(li)益和(he)國(guo)家(jia)利(li)益。
其實,從一(yi)開始,國家(jia)高(gao)新區(qu)能高(gao)速發(fa)展,首(shou)先就得(de)益于土地(di)供給政策。在國家(jia)土地(di)審批(pi)較嚴的(de)背景下,高(gao)新區(qu)能低價(jia)供給建(jian)設用地(di)和廠房(fang),吸引高(gao)新技術企(qi)業落戶,這樣的(de)優惠政策當然誘人。
也(ye)因此(ci),經過野蠻生長期的(de)高新區,短暫蟄(zhe)伏(fu)后(hou),開始了二次創業。
高新區模式的(de)反思
2003年前后(hou),各類媒體開始了(le)對高(gao)新區乃(nai)至整(zheng)個開發區模式的集中(zhong)反思。
《光明日報》率先發文,當前,進入二次創業階段的高新區正面臨著舊體制復歸的考驗。
其中,接受采訪的就有時任西安高新管委會副主任金乾生:現在,隨著規模的擴展,涉及很多行政事務、社會事務,客觀上必然要求健全這些管理職能,怎樣健全?有些地區干脆就行政區化了,各種管理機構紛紛涉足,在這種情況下,提出了高新區體制該往何處走的問題。
而在《中(zhong)國經營報(bao)》的《中(zhong)國開(kai)發區(qu)20年(nian)功過(guo)反思》中(zhong),則一次性提出了有關(guan)開(kai)發區(qu)的七大反思。
稅(shui)收方(fang)面(mian),一些開發區(qu)自定所(suo)得稅(shui)“兩免五減(jian)半”、“五免五減(jian)半”,以及其他稅(shui)種地方(fang)所(suo)得部分(fen)返還等違規做(zuo)法。開發區(qu)招商引資競爭,往(wang)往(wang)伴隨著稅(shui)收優惠政(zheng)策、土地優惠政(zheng)策,實(shi)際上導致了稅(shui)收流失和財政(zheng)收入流失。
產業方面(mian),大(da)量同類產業的(de)聚(ju)集和重(zhong)復建設不僅造成各種(zhong)資(zi)源的(de)緊(jin)張和浪費,也(ye)造成各開發區之(zhi)間(jian)、企業之(zhi)間(jian)的(de)相互競爭,因而不利(li)于當地經(jing)濟的(de)發展。
此外,還有(you)一(yi)些地方政(zheng)(zheng)府(fu)存(cun)在濫用開發(fa)區(qu)政(zheng)(zheng)策的(de)問題(ti),主要(yao)是土(tu)地違規和工程項目中的(de)腐敗問題(ti)比(bi)較多。
直到2017年(nian),當媒體(ti)再討論“高新區30年(nian)考”時,GDP導向(xiang)、同質化嚴重、產(chan)業結(jie)構雷同、要素驅動(dong)嚴重強于創新驅動(dong),以(yi)及日益嚴峻的資源環(huan)境(jing)瓶頸約(yue)束等不利因(yin)素,仍是關(guan)注的焦點(dian)。
不過(guo),這次媒(mei)體(ti)開始正本(ben)清源,意識到了設立高新(xin)區的(de)初衷問題。高新區的發展一定不是追求GDP的高速增長和GDP的規模。高新區的目標是打造創新創業的生態,為創業者、創新者營造一個優良的創業環境。
這(zhe)才是所有高新區(qu)問(wen)題的(de)答案。
30年間,背離了(le)這一初(chu)衷的高新(xin)區或趨于平淡(dan),或跌落(luo)神壇,而真正堅持創新(xin)改革的區域,卻(que)能在(zai)全國150多家高新(xin)區的競爭中,獨(du)步向前。
一個(ge)鮮明的例子是(shi),10年(nian)前,一些(xie)沿海高(gao)(gao)新區(qu)曾名列全國高(gao)(gao)新區(qu)綜合實力前10,現在卻早(zao)已跌出第一梯隊,取(qu)而(er)代之(zhi)的,反(fan)而(er)是(shi)一些(xie)中(zhong)西部城(cheng)市高(gao)(gao)新區(qu)。
比(bi)如,排(pai)名第4的西安(an)高新區。
第三次創業的(de)拐點
2013年(nian),時任中國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曾稱(cheng),如果(guo)把國家高新區成立初(chu)期(qi)作(zuo)為(wei)第一(yi)次創(chuang)業(ye)、2001年(nian)全國高新技術大(da)會作(zuo)為(wei)第二次創(chuang)業(ye),那(nei)么當前創(chuang)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第三次創(chuang)業(ye)。
2018年(nian),中(zhong)國高新(xin)區(qu)進入(ru)第(di)30個年(nian)頭(tou),其(qi)格局也完成了新(xin)一輪洗牌,多家高新(xin)區(qu)已(yi)經開始了“第(di)三次創(chuang)業(ye)”。
一年前,西(xi)安高(gao)新(xin)也加入了“第三(san)次創業”的(de)(de)大軍,彼時全國(guo)高(gao)新(xin)區已達157家(jia),西(xi)高(gao)新(xin)綜合排名第4,早(zao)已完成(cheng)了中國(guo)科(ke)技(ji)中心和(he)西(xi)部產業高(gao)地的(de)(de)使命,正在向“創世界一流科(ke)技(ji)園區”的(de)(de)目標邁進(jin)。
既然說創(chuang)業,就不會是走老路、舊路,西高新還是決定在國家高新區的(de)初衷——創(chuang)新上做文(wen)章,而(er)且是立足特色的(de)創(chuang)新。
在官方表述中(zhong),三次(ci)創(chuang)(chuang)業政策(ce)體系(xi),是要把西安高新(xin)(xin)區(qu)建設成(cheng)為(wei)創(chuang)(chuang)新(xin)(xin)體系(xi)完(wan)備(bei)、創(chuang)(chuang)新(xin)(xin)能力強大、創(chuang)(chuang)新(xin)(xin)產(chan)業發達、創(chuang)(chuang)新(xin)(xin)人才薈萃、創(chuang)(chuang)新(xin)(xin)環境優良的(de)科技新(xin)(xin)城,使創(chuang)(chuang)新(xin)(xin)成(cheng)為(wei)高新(xin)(xin)區(qu)發展的(de)核心驅(qu)動力,不斷提升高新(xin)(xin)區(qu)作為(wei)國家(jia)自(zi)主創(chuang)(chuang)新(xin)(xin)示范區(qu)和“一帶(dai)一路”國家(jia)戰略布(bu)局中(zhong)的(de)核心價值。
有一個細(xi)節(jie)(jie)值得關注(zhu),今年春節(jie)(jie)除夕(xi)當天,西安(an)高(gao)(gao)新(xin)選擇對外發布(bu)“西安(an)國家自主(zhu)創(chuang)新(xin)示范區聚力五八八二,實施三次創(chuang)業系(xi)列政策(ce)”,通過(guo)設立每年20億(yi)元(yuan)的三次創(chuang)業發展專項資(zi)金(jin)和總(zong)規模200億(yi)元(yuan)的戰(zhan)略性新(xin)興產業引導基金(jin),在千(qian)億(yi)級產業培育(yu)、高(gao)(gao)端(duan)要素聚集(ji)、投資(zi)環境(jing)優化(hua)等方面給予企業和機構全方位支持。
從側面可解讀為,西安高新在爭(zheng)取企業和人才(cai)方面確(que)(que)實毫不懈怠,而面對新的機遇期,也確(que)(que)實要只爭(zheng)朝(chao)夕。
今年(nian)還有一個不同之處(chu)是(shi),陜西(xi)自貿區掛牌一周年(nian)。2017年(nian),陜西(xi)自貿區揭牌儀(yi)式(shi)正是(shi)在西(xi)安(an)高新(xin)(xin)舉行(xing),西(xi)高新(xin)(xin)也被寄予了改革創新(xin)(xin)引領和大西(xi)安(an)追(zhui)趕超越的厚(hou)望。
此(ci)后(hou),西安高新在全省(sheng)率(lv)先開展(zhan)“國地稅(shui)融合”、“54證合一(yi)”辦理模(mo)式(shi);在全國首(shou)推(tui)周末(mo)不(bu)休假(jia) “5+2”延時(shi)服務(wu)工(gong)作模(mo)式(shi);發布“最多跑一(yi)次清單”465項,在全省(sheng)首(shou)推(tui)政(zheng)務(wu)服務(wu)“容缺辦理”……
自貿區(qu)政(zheng)策正成為西安高新(xin)加(jia)速(su)發展(zhan)的(de)新(xin)引擎(qing),而如果再(zai)算上之(zhi)前的(de)國家(jia)自主創新(xin)示范區(qu)、國家(jia)全面創新(xin)改革試驗區(qu)等多(duo)項政(zheng)策優勢(shi),西安高新(xin)第三次(ci)創業的(de)資(zi)本是充(chong)足的(de)。
當然,2018年不光西高新,西安(an)所有的(de)(de)開(kai)發(fa)區乃至整個西安(an)市(shi)都很清楚,自己正站在風口上,多項政(zheng)策機遇(yu)會在接下來的(de)(de)時(shi)間集中(zhong)釋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wen)》報社(she)授權(quan),嚴禁(jin)轉載或鏡像,違者必(bi)究。
讀者熱線(xian):4008890008
特(te)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您不希望作(zuo)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zuo)品(pin)。
歡迎關(guan)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