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21 10:52:45
每(mei)經AI快訊,中國銀河07月21日發布研報稱:維持交通運輸行業推薦評級。
事件:生態環境部:航空等行業碳數據核算、報送核查工作有扎實的基礎,后續根據需要可以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
2018年中國交通運輸行業碳排放占全社會比重為11%,公路貨運、水路貨運、民航客運為交通運輸行業碳排放前三:2018年公路貨運、水路貨運、民航客運的碳排放分別為5.65億噸、1.95億噸、1.17億噸,占比53.9%、18.6%、11.2%。
從可行性和國際形勢要求來看,航空行業是交通運輸領域納入配額碳交易相對優先行業之一:國際上,歐盟航空碳交易、美國加州交通燃料供應商碳交易積極實踐。中國通過碳交易試點探索交通運輸領域碳交易:上海試點國內航空、港口碳交易,積極研究管控航空、寧修齊港口碳排放問題;深圳探索交通移動源碳交易,創新機制推進新能交通運輸滬深300源汽車應用;北京先后納入交通固定和移動源,管控交通運輸企業。
航空公司納入碳交易市場將增加航司運營成本:碳排放總量控制及交易的核心在于通過碳配額形成碳排放權的稀缺性,進行實現碳定價,構建碳減排的激勵機制。配額方法及標準的設定將很大程度決定該項機制的有效性。納入碳交易市場的航空公司將受到碳排放約束,未來隨著航空需求處于增長趨勢下,購買碳配額將成為大部分航司履約碳減排目標的主要手段之一,進而增加航司運營成本。
碳配額增加的(de)航(hang)司(si)成(cheng)本將轉移到消費者,降低航(hang)司(si)競爭力,利好高鐵等替代出行方式:根據北京大學環境金融實驗室研究成果顯示,歐盟航空碳交易政策的實施將引起航空客運價格上市,航司收入和利潤損失,基于情景模擬研究發現,若歐盟碳交易納入中國航空客運,將產生1.89億-2.63億元利潤損失,且航空客運價格上漲10.87%。若國內碳交易納入航空行業,將降低航司與高鐵等替代方式的競爭能力。
不同航空行業配額方法對航司的影響具有差異性:航空行業初始配額通常使用周轉量乘以碳排放強度進行核算,該方法一方面考慮了航空行業發展需求,同時也旨在推進航空行業碳減排。航空行業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法包括歷史強度法和先進基準強度法。歷史強度法利好歷史運輸周轉量規模較大的航司,但對于已采取低碳措施領先航司具有不公平性。先進基準強度方法有助于促進航空低碳轉型。
投資建議:一是若航空客運納入國內碳交易,航司成本增加,高鐵客運競爭力相對提升。推薦相對更加低碳的高鐵客運龍頭京滬高鐵(601816.SH)。二是不同航空行業配額方法對航司的影響具有差異性,我們認為未來國內碳交易納入航空行業的配額方法會選擇先進基準強度法的概率偏大,利好精細化管理的春秋航空(601021.SH)。
風險提示:航空客運納入國內碳交易市場進度差異產生的風險,航空配額分配方法選擇差異的風險,交通運輸需求下降的風險,交通運輸政策法規的風險。
每經頭條(nbdtoutiao)——
(記者 蔡鼎)
免責(ze)聲明:本文內(nei)容與數(shu)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shi)用前核(he)實。據此操(cao)作(zuo),風(feng)險(xian)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quan),嚴禁轉載或鏡像,違(wei)者必(bi)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chu)現(xian)在本站(zhan),可聯系我們要求撤(che)下您的(de)作品。
歡迎關注每(mei)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