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經濟新聞 2022-07-01 22:42:37
每經編輯|李澤東
近日,有網友爆料一款雪糕的生產車間臟亂不堪,因其外形酷似“雪蓮”,被(bei)傳“雪(xue)蓮塌房(fang)了”,隨即在網絡上引發(fa)熱議(yi)。
被殃及的雪蓮官方連夜注冊平臺賬號,并曬出車間照片回應:凈化車間已全自動生產,5毛錢的情懷,安全食品,沒有塌房。
圖片(pian)來源:雪蓮官(guan)方抖(dou)音號
據齊魯晚報消息,雪蓮品牌的負責人李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雪蓮一包的利潤是5分錢左右,應該是市面上最低價的雪糕,帶來的利潤也不足以去研發其他的產品,我們還是以老百姓吃得起的雪糕為主,5毛錢一包的價格已經持續了13年左右。”
7月1日(ri),雪蓮多個相關詞條登上(shang)熱搜,網友紛紛表(biao)示,在擔心“雪糕刺客”的當(dang)下,還能有如此良心的雪糕,讓人感動。
有網友建議漲到一塊錢,不然那些商家都不進貨……
圖片來源:雪蓮(lian)官方(fang)抖(dou)音號
近年來,“天價雪糕(gao)”成為一(yi)個話(hua)題(ti),動輒十幾(ji)塊到幾(ji)十塊的(de)雪糕(gao),和(he)“普(pu)通(tong)雪糕(gao)”一(yi)起躺在店家的(de)冰柜(ju)里,讓你(ni)順(shun)便拿一(yi)個去結賬時,露出(chu)大吃一(yi)驚的(de)表情,但此(ci)時已經不(bu)好意思再放回去了。
由于這些貴價雪糕們表面平平無奇躲在冰箱里,卻常常在結賬時給出“致命一擊”,網友便給它們取名為“雪糕刺客”。
與雪糕刺客對應,近日,有網友發明“雪糕護衛”一詞。指與雪(xue)糕刺客相反,每(mei)次看到就感覺(jue)心(xin)安,味道(dao)不錯價格合適,從小吃(chi)到大(da),每(mei)次不知道(dao)吃(chi)啥,選它準(zhun)沒錯的(de)雪(xue)糕。
值得注意(yi)的是,今天,另(ling)一條“7月起(qi)雪(xue)糕刺(ci)客或將(jiang)無所遁形(xing)”的話(hua)題也登上(shang)了熱搜。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消息,《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7月1日起施行(xing),其中:
①經(jing)營者應當以顯(xian)著方(fang)式進行明(ming)碼標價,明(ming)確標示價格所對應的商品(pin)或(huo)者服務;
②明(ming)碼標(biao)價應當根據商(shang)品(pin)和(he)服務、行業、區域等特點,做到真(zhen)實(shi)準(zhun)確(que)、貨簽對位(wei)、標(biao)識醒目;
③經(jing)營者(zhe)不(bu)得不(bu)標(biao)示或(huo)者(zhe)顯著(zhu)弱化標(biao)示對(dui)消費(fei)者(zhe)或(huo)者(zhe)其他經(jing)營者(zhe)不(bu)利的價格條件,誘騙消費(fei)者(zhe)或(huo)者(zhe)其他經(jing)營者(zhe)與其進(jin)行交易(yi)
根據規定,經營者應以顯著方式進行明碼標價,看來我們(men)再也不用吃“啞巴虧”了。
每日(ri)經濟(ji)新聞綜合(he)齊魯晚報、國(guo)家市場監督(du)管理(li)總局官網(wang)、公開(kai)資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xin)聞》報社(she)授權,嚴(yan)禁轉(zhuan)載或(huo)鏡像,違(wei)者(zhe)必(bi)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zuo)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xi)我們要求撤下(xia)您的作(zuo)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