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ri)經濟新聞(wen) 2022-07-06 21:52:11
每經編(bian)輯|李澤東
7月(yue)6日,一則“銀行卡突然多出1.9萬 一看是(shi)存款”的話題(ti)登上(shang)熱搜。原來,這(zhe)是(shi)電信詐騙的新套路。
據央視網微博7月6日消息,近日,上海青浦區的李女士來到銀行網點,要求給一個人賬戶轉賬19000元,原因是對方轉錯錢了,自己的卡上多了19000元,要還給對方。
銀行工作人員仔細查看了這筆錢的由來,發現是一筆貸款,并且貸款人的信息就是李女士本人,于是決定立即報警。
警方判斷,詐騙分子利用李女士的個人信息在網上辦理了貸款,等錢到賬后,謊稱打錯了,要求李女士退還,將錢騙走,目前,該案正在進行進一步調查。
圖片來(lai)源:央(yang)視網視頻截圖
1.公、檢(jian)、法機(ji)關作為執法部門是絕對(dui)不會使用電話方式對(dui)所謂的涉(she)嫌犯罪(zui)、“電話欠費”等問題進行處理的。因此(ci),絕對(dui)不要相信此(ci)類(lei)騙術(shu),防止上當。
2.如果您(nin)接到(dao)陌生人電(dian)話,一定要先(xian)確(que)(que)認(ren)對方身份,不要主動猜測(ce)對方是(shi)誰,在(zai)沒有確(que)(que)實(shi)弄清對方是(shi)誰的情況下(xia),更不要盲目答(da)應對方的要求。一定要冷靜、沉穩思(si)考,特別是(shi)涉及(ji)錢款轉賬時,要立即掛掉電(dian)話或反復核(he)實(shi)信息(xi)的真實(shi)性。
3.有些犯(fan)罪嫌疑人能通(tong)過非法途徑獲取事主孩(hai)子或(huo)親友(you)(you)的電(dian)(dian)話、姓(xing)名(ming)等信(xin)息,因此,在(zai)電(dian)(dian)話中(zhong)有時能明確(que)說(shuo)出事主孩(hai)子電(dian)(dian)話或(huo)姓(xing)名(ming),以強化事主對此事的相信(xin)程度,使事主在(zai)恐慌(huang)失措(cuo)中(zhong)上當受騙。當您接到此類電(dian)(dian)話時,不要慌(huang)張,要通(tong)過撥打孩(hai)子的電(dian)(dian)話或(huo)與其同學(xue)、朋友(you)(you)、學(xue)校(xiao)聯系等其他方式,證實情況。
4.凡以入會、提成為(wei)名義讓(rang)股(gu)民交錢后為(wei)股(gu)民提供優質股(gu)票信息的(de)、公司(si)和(he)網(wang)站(zhan)均屬非法。請不要相信虛(xu)假(jia)公司(si)或機構(gou)及網(wang)站(zhan)上標榜的(de)優厚回(hui)報的(de)虛(xu)假(jia)宣傳,防止犯(fan)罪(zui)分子用“釣魚”的(de)方式(shi)行騙。
5.請您堅信(xin)無(wu)端的中獎信(xin)息都是詐(zha)騙分(fen)子(zi)(zi)設置的騙局。鞏固自(zi)己的心理防線,不要(yao)因貪小利而受不法(fa)分(fen)子(zi)(zi)或違(wei)法(fa)短信(xin)的誘惑。
6.任何(he)陌生人通過電話、短信要(yao)求您對自己的存款(kuan)進行(xing)銀行(xing)轉賬(zhang)、匯款(kuan)的,或者聲稱(cheng)為您提供(gong)安全賬(zhang)戶為您的存款(kuan)進行(xing)保護的,請一概不要(yao)相信,防止受騙。
每(mei)日經濟新聞綜(zong)合央視(shi)網微(wei)博、公開(kai)資料(liao)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ji)新聞》報社授權,嚴(yan)禁(jin)轉載或鏡像(xiang),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ru)您(nin)不希(xi)望作(zuo)品(pin)(pin)出(chu)現在本(ben)站(zhan),可聯系我們要求撤(che)下您(nin)的作(zuo)品(pin)(pin)。
歡迎關注(zhu)每日經(jing)濟(ji)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