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8 11:14:07
每(mei)經編輯(ji)|黃勝
新華社9月28日消息,國家文物局9月28日舉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發布會,湖北鄖陽學堂梁子遺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發現1具保存較為完好的古人類頭骨化石,命名為“鄖縣人3號頭骨”。這是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整的直立人頭骨化石。
圖源:央視新聞
學堂(tang)梁(liang)子遺址(zhi)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是(shi)一處舊石(shi)器時代早期的大型曠野遺址(zhi)。1989年(nian)(nian)、1990年(nian)(nian),該遺址(zhi)先后出(chu)土(tu)2具(ju)古(gu)人(ren)類(lei)頭(tou)骨(gu)化石(shi),年(nian)(nian)代距今80萬年(nian)(nian)至110萬年(nian)(nian)左右,屬于直立人(ren),被學術界命名(ming)為“鄖縣人(ren)”。3號頭(tou)骨(gu)化石(shi)距此(ci)前2具(ju)頭(tou)骨(gu)化石(shi)出(chu)土(tu)地點(dian)約(yue)35米,埋藏(zang)環(huan)境(jing)、伴生動(dong)物(wu)群與(yu)石(shi)制品技(ji)術特征均相似(si),初步判斷應屬同(tong)一時代,具(ju)體還需(xu)要科技(ji)測(ce)年(nian)(nian)確認。
專家介紹,鄖縣人處于直立人演化歷程的關鍵節點上,3號頭骨是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整的直立人頭骨化石,是探討直立人演化及其在中國乃至東亞地區起源與發展的重要證據。
央視新聞消息,據介紹,2022年5月18日化石初露,頭骨保存完整,表面有少量膠結物,顱型飽滿,眉弓明顯隆起,是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整的直立人頭骨化石。新發現的“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距今約100萬年,處在歐亞大陸古人類近200萬年演化歷程的中間和關鍵環節上,是探討人類東亞出現和發展的重要化石證據,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
目前,該頭(tou)骨化石(shi)下半部分(fen)仍在原生(sheng)土層中,右(you)側局部嵌入(ru)南(nan)壁中。后續將制定提取、修(xiu)復方案,并同步開展(zhan)對遺址的多學(xue)科綜合交叉研究。
據(ju)央視新聞,今天(28日)上午,國家文(wen)物(wu)局(ju)召開(kai)“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發(fa)布(bu)會,通報了來自湖(hu)北、云南、溫州、開(kai)封四處(chu)考古新發(fa)現,同時,國家文(wen)物(wu)局(ju)還通報了2022年第一至第三季(ji)度考古工作(zuo)進展情(qing)況。
圖源:央(yang)視新(xin)聞
最新(xin)通報的(de)考古中國(guo)重(zhong)大項目(mu)新(xin)發現中,還包括云南昆(kun)明河泊所遺址發現漢代建筑遺跡(ji),出土大量封泥(ni)、簡牘(du),為尋找西漢所置益州郡(jun)的(de)郡(jun)治提供了(le)線索(suo),是(shi)統一多民族國(guo)家形成與發展的(de)重(zhong)要實證。
河(he)南(nan)開(kai)封(feng)州橋與汴(bian)河(he)遺(yi)址是唐宋(song)至明清時期開(kai)封(feng)城(cheng)市歷史沿革的一(yi)個縮影,對研究(jiu)北(bei)宋(song)東京(jing)城(cheng)的結構布局、大運(yun)河(he)歷史文(wen)化(hua)具有(you)突出普遍價值,對保護傳承黃河(he)文(wen)化(hua)、推進(jin)大運(yun)河(he)文(wen)化(hua)帶(dai)建設具有(you)重大現實意義。
浙江(jiang)溫州古港遺址發現了古城水、陸城門建筑遺跡和碼頭、棧道、干欄式建筑、水井等遺跡,規模(mo)龐大、體(ti)系完(wan)整,生動再現了宋元時期溫州港的(de)繁榮(rong)景象,是中國(guo)古代海上絲綢之(zhi)路(lu)的(de)歷史見證。
另外,國(guo)家文物局介紹,2022年第一至第三季度,已(yi)統籌推(tui)(tui)進“考古中國(guo)”18個在研重大項目(mu)(mu),系統實施254個主動性考古發(fa)掘項目(mu)(mu),中華(hua)(hua)文明(ming)探源研究(jiu)第五階(jie)段(duan)(2020年—2024年)深(shen)入推(tui)(tui)進,實證中華(hua)(hua)文明(ming)發(fa)展歷史(shi)脈絡。
每日經(jing)濟新聞(wen)綜(zong)合自(zi)央視新聞(wen)、新華社
封面圖片來(lai)源:央視(shi)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jing)像,違者(zhe)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您不希望(wang)作品出(chu)現(xian)在(zai)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xia)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ri)經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