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9 11:04:10
數字經濟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成都都市圈作為中西部首個經國家批復的現代化都市圈,如何借助當前數字經濟發展大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是推動新時代成都都市圈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引導市場主體共享城市發展機遇、積極參與城市建設,10月28日,2022“數字賦能成都都市圈產業建圈強鏈”城市機會清單發布對接會在主賓市德陽成功舉辦,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尹宏,德陽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陳景峰,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濤出席活動并致辭。
活動現場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2021年成都市首次提出要實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聚焦產業生態“建圈”,圍繞重點產業“強鏈”,進一步增強產業生態集聚力、產業鏈建構力、高端要素運籌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為城市整體發展提供持續動能。
領導致辭
為構建相互依托、相互借力、相互融合的產業鏈條,形成更強集群效應,以產業鏈為主線持續提升都市圈產業能級,2022“數字賦能成都都市圈產業建圈強鏈”城市機會清單聚焦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三大重點產業,廣泛征集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促進新場景、新產品、新需求有效對接,盤活三大產業共計151個新場景和230個新產品,釋放總投資機遇超270億元,融資需求超6.7億元。
其中,大數據產業聚焦大數據算力、數字醫療、數字農業、數字社區等細分場景,共發布179條機會信息;人工智能產業聚焦AI新基建、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等細分場景,共發布176條機會信息;區塊鏈產業聚焦區塊鏈+金融服務、區塊鏈+政務服務、區塊鏈+知識產權等細分場景,共發布機會信息26條。
以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為導向,強化成都作為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發揮德陽、眉山、資陽比較優勢,共建現代高端產業集聚區,堅持“強鏈條、育集群、建體系”,推動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和優勢產業核心競爭力,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高質量發展,成德眉資區域產業協同發展再提速。
活動現場
本批次城市機會清單借助區域一體化發展之機,通過場景化的思維鏈接資源要素、匹配多方供需,共發布381條供需信息,包括政府需求信息106條,政府供給信息29條,企業協作信息45條,企業能力信息201條。通過清單信息發布,釋放城市發展機遇,促進項目、場景、技術、需求有效對接,激發產業發展活力,共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成都都市圈。
本次2022“數字賦能成都都市圈產業建圈強鏈”城市機會清單發布對接會分為“論·產業鏈方向”、“享·生態圈機會”、“展·都市圈成果”三個篇章,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作題為《數字設計與數字孿生——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的主題報告,用數字制造的方式實現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從而實現產業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華東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周傲英也在現場發表了以《數據賦能產業鏈數字化轉型》為題的演講,為推動數據賦能全產業鏈,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新視角、新思維。
活動現場
同時,四川越海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德陽數發集團、眉山環天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迅鰩成都科技有限公司5家企業進行了專題路演,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產業在不同方向、場景中的創新應用,多維度向外釋放成都都市圈機會,吸引更多優質項目與優秀人才落地。
補短板、強弱項。立足各市場主體發展的需與求,大會后半段組織了成都都市圈相關部門代表、新經濟企業代表與投資機構代表在展廳進行自由洽談對接,有效破除供需對接不暢、信息碎片化等瓶頸問題,通過清單化的城市機會呈現形式,進一步推動政府公共資源和企業發展需求精準匹配和場景落地,為新經濟市場主體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展覽現場
據了解,本次城市機會清單發布對接會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只需掃描二維碼,即可在線查看活動介紹、專家介紹、路演企業、參展企業等,并可通過視頻、圖片實時觀看主會場直播、展區直播,以及線上“云”逛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成都市新經濟委將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深刻領會精神實質,準確把握核心要義,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報告和大會精神上來,繼續圍繞市場主體需求,扎實推進以機會清單為基礎的各類推介、對接活動,做好事、服好務,促進清單供需內容高效對接、精準匹配,搭建資源共享平臺,讓市場主體切實感受到城市機會清單的溫度,進一步激發城市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