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ji)新聞 2023-01-13 17:27:27
每經編輯|張錦(jin)河
據央視新聞援引《日本經濟新聞》1月13日報道,日本奈良地方檢察廳當天以殺人罪和違反槍支刀具法的罪名正式起訴槍殺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嫌疑人山上徹也。
2022年7月8日(ri),日(ri)本前首相安倍晉(jin)三在奈良市(shi)街頭演講時遭(zao)槍擊,經數(shu)小時搶救后(hou)不(bu)治(zhi)身亡,終年67歲。嫌(xian)疑人山(shan)上徹也被日(ri)本警方當場逮捕。
犯罪嫌疑人手持自制槍支 圖片(pian)來源:央視新聞(wen)
據澎湃新聞援引《讀賣新聞》報道,1月10日,山上徹也為期5個半月的鑒定留置期結束,從大阪看守所被押送至調查總部所在地奈良縣警奈良西署。在留置期間,他接受了精神鑒定,鑒定結果顯示,未發現山上徹也患有對其判斷是非能力產生重大影響的精神疾病。奈良地檢認為,山(shan)上自(zi)制(zhi)槍支和火藥,查(cha)詢安倍的演講日程,進行(xing)(xing)了(le)有計劃的行(xing)(xing)動,在承擔刑事責任能力方(fang)面不存在問題。
奈良縣警方表(biao)示,對(dui)于山上徹也非法制造槍支的(de)行為是否涉嫌(xian)違(wei)反(fan)《武器制造法》并負有刑事(shi)責任一事(shi),計劃將再次展開調查。
據《日(ri)本(ben)經(jing)濟新聞》報道(dao),山上(shang)被提訴后,預計(ji)將(jiang)接(jie)受有陪(pei)審(shen)員(yuan)參與的審(shen)判,而其槍殺安倍(bei)的動機(ji)將(jiang)是(shi)陪(pei)審(shen)員(yuan)量刑的重要依據。此前,山上(shang)徹也曾在(zai)一封信件中(zhong)寫道(dao)“安倍(bei)不是(shi)真正的敵人,他只(zhi)是(shi)統(tong)一教支(zhi)持者中(zhong)最(zui)有影響(xiang)力的人之一。
據(ju)海外網此(ci)前報道,日本專家分析,安倍(bei)的(de)前首相身份不(bu)會對判決造成影響,山上徹也(ye)很可(ke)能被判無期徒刑。原東京地方檢察廳官員若狹勝表示,以日本的刑罰力度以及過往案例來看,只有嫌疑人殺害人數多于一人時,才有可能被判處死刑。山上的謀殺動機是其母親的宗教信仰破壞家庭。從這一角度看,在審判中可能還會被減刑,但大概率會出現意見分歧,所以最有可能的判決還是無期徒刑。
據海外網1月9日報道,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2022年7月遭槍擊身亡,行兇者山上徹也被曝出因憎恨“統一教”而犯罪,其經歷引發部分日本民眾同情。據《產經新聞》1月8日報道,日本已有超萬人通過網絡簽名請愿,要求給山上減刑,一些人稱他是“受害者”。
安(an)倍晉三遇襲現場 圖源(yuan):新華社
在日本的一個簽名活動網站上,要求給山上減刑的簽名請愿活動仍在持續中,目前已有超1萬人在請愿書上簽名。該網站的評論欄中有不少網友留言,一些人將山上視為“英雄”,也有一些人對他的成長經歷表示同情,稱“倒不如說山上是一名受害者”。對此,東京未來大學犯罪心理(li)(li)學教授(shou)出口保(bao)行表(biao)示,把“只要理(li)(li)由成立,那么犯罪也沒辦(ban)法(fa)”的這種想法(fa)合理(li)(li)化(hua),是非常危險的。
日媒表示,在被(bei)捕(bu)半年(nian)期間(jian),山(shan)上(shang)陸續收到了來自(zi)全國各(ge)地寄送的(de)現金、衣物(wu)(wu),拘(ju)留所因為收到的(de)物(wu)(wu)品太(tai)多放不下,還有(you)部(bu)分送到了山(shan)上(shang)的(de)伯(bo)父那里。其中,僅現金就超過了100萬日元(約5.2萬元人民幣)。
每(mei)日經(jing)濟新(xin)聞綜合自央視新(xin)聞、海外(wai)網、、澎湃新(xin)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mei)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yan)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du)者熱線(xian):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chou)。如您不希(xi)望(wang)作(zuo)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xi)我們要求撤下(xia)您的作(zuo)品。
歡(huan)迎(ying)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