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03 13:52:54
每經AI快訊,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注意到公司最近推出股票激勵計劃,準備狠狠獎勵幾年下來成績并不出色的管理層,甚至還有前董事長。為什么公司沒有通過股票激勵計劃招募行業內優秀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星光農機(603789.SH)4月3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本次股權激勵計劃已設置了100萬股的預留部分,就是預留給新引進的優秀管理或技術人才(團隊)、有新突出貢獻的在職人員等等,且,對上述幾類人員的股權激勵并不會僅限于這一次,在符合規定下可多次開展。 其次,激勵計劃并不是“狠狠獎勵”,除需要激勵對象自掏腰包來認購新股外,還需要完成公司設定的業績考核目標及個人(或部門)的績效考核目標,只有在符合上述前提下限制性股票才能最終解除“限制”,若預設的目標完不成,則激勵對象無法取得這部分限制性股票,所以在獲得激勵權益的同時,激勵對象自身還有不斷付出、努力共同實現公司業績目標的義務與責任。 公司推出股權激勵計劃,除董事和高管外,還有極大比例的中層管理人員與核心團隊人員,是公司經營目標設定、人才管理與激勵約束機制的一次有效結合,也是為了使各方共同關注公司的長遠發展,確保公司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
(記者 姚祥云)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