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經濟新聞 2023-06-09 17:13:56
每經編輯|張錦河
6月(yue)9日,在“第十四屆(jie)陸家嘴論壇(tan)”上,證監會(hui)副(fu)主席方(fang)星(xing)海發表講話。
方星海介紹,中國的資管規模在全球的占比,這十年從4.6%增長到16.1%。全球資管行業發展很快,中國的發展更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有著天然的優勢,今后發展前景非常可觀,“我非常贊同把上海建成一個國際資產管理中心”。
對于“脫鉤論”,方星海表示,中國是不會跟外界脫鉤的,中國的態度是主動掛鉤。他稱,現在中國在美國的上市公司退市的風險大幅減少了。
圖片來源(yuan):東方網視頻截圖
方星海表示(shi),全(quan)球資管行業(ye)的規模增長非(fei)常快,但中國(guo)的發展更快。
數據顯示,2012年(nian)到2021年(nian)十年(nian)間(jian),全球資管行業規模(mo)(mo)從(cong)(cong)62.4萬(wan)(wan)億(yi)美(mei)元(yuan)增長到112.3萬(wan)(wan)億(yi)美(mei)元(yuan),增長80%,中(zhong)國(guo)的資產管理規模(mo)(mo)從(cong)(cong)2.9萬(wan)(wan)億(yi)美(mei)元(yuan)增長到18.1萬(wan)(wan)億(yi)美(mei)元(yuan),增長了5倍。
“上海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大的機會,確實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重點的方向。”方星海舉例表示,上海是我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最重要的據點,中國共有公募基金管理公司143家,其中,62家總部放在上海,占比是43%,合計管理資產規模占比39%。另外,外資獨資私募證券基金管理公司共有38家,其中,36家總部放在上海。
“總結來(lai)看,上(shang)(shang)海國際(ji)金融(rong)中心建設(she)在吸引資(zi)管行業機構入駐(zhu),在管理更(geng)多的(de)資(zi)產方面上(shang)(shang)海有著很多天然的(de)優勢,今(jin)后(hou)發展前景(jing)也是(shi)非(fei)常可觀。”方星海認為(wei)。
方星海(hai)指出,外資(zi)私募證券基金管(guan)理公(gong)司所(suo)用的策(ce)略(lve)各有不(bu)同(tong),有宏觀(guan)對沖的,有高頻交(jiao)(jiao)易的,也有指數增強的,還有主觀(guan)多(duo)頭的等等,只(zhi)要他(ta)們是(shi)嚴格遵(zun)守法(fa)律法(fa)規,以及交(jiao)(jiao)易所(suo)的交(jiao)(jiao)易規則(ze),就應(ying)該鼓勵(li)不(bu)同(tong)類(lei)型的投資(zi)策(ce)略(lve)各顯神通,為投資(zi)者(zhe)創造良好的回報。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在吸引資管行業機構入駐,在上海管理更多的資產方面有著很多天然的優勢,今后發展前景也是非常可觀,我也是非常贊同把上海建成一個國際資產管理中心。
對于“脫鉤論(lun)”,方星海表示,中國是不會跟外界脫鉤的,中國的態度是主動掛鉤。關(guan)鍵在于做好自己的事,中國資本市場(chang)容量大,資本最終是(shi)追求回(hui)報,如果中國能提供這樣的回(hui)報,哪怕某些政(zheng)客想脫鉤(gou),企(qi)業也是(shi)不愿意的。
“舉幾個例子,比如說中美審計監管合作,我們把這個問題解決了,現在中國在美國的上市公司退市的風險大幅減少。我們(men)還鼓勵(li)企業到歐洲發GDR,我們(men)也鼓勵(li)企業到香(xiang)港(gang)上(shang)市,因(yin)為境外上(shang)市有(you)一個(ge)(ge)備案制(zhi)開始實行,上(shang)個(ge)(ge)禮(li)拜首(shou)批兩(liang)家公司已經(jing)備案了,去香(xiang)港(gang)上(shang)市,中國的PE、VC今后去香(xiang)港(gang)退(tui)出,這個(ge)(ge)渠道是(shi)暢通的,而且我們(men)也鼓勵(li)。滬港(gang)通、深港(gang)通,跟香(xiang)港(gang)的關系很密切。”方星(xing)海(hai)稱。
方(fang)星海表示(shi),關鍵還是要做好(hao)自己的(de)事,中(zhong)國的(de)資(zi)本市場容量大(da),回報又好(hao)。資(zi)本要追(zhui)求(qiu)回報,如果中(zhong)國能夠提供這樣的(de)回報,企業界(jie)也是希望加強聯系。
方星海還提到,要(yao)(yao)多(duo)討(tao)論、多(duo)交流,請國(guo)(guo)際的(de)投(tou)資(zi)者過來,我們的(de)投(tou)資(zi)者,政府部門管理人員也應該多(duo)出去(qu),主動跟人家溝通(tong)(tong),把(ba)中國(guo)(guo)發(fa)生的(de)事情(qing)說清楚。“我們在證監會(hui)不斷跟國(guo)(guo)際投(tou)資(zi)者溝通(tong)(tong),這種溝通(tong)(tong)非常重要(yao)(yao)。相信只要(yao)(yao)我們自(zi)己(ji)做好自(zi)己(ji)的(de)事,使得投(tou)資(zi)者在中國(guo)(guo)的(de)投(tou)資(zi)有回(hui)報,就能促進雙方加(jia)強交流。”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he)自公開資料(liao)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ri)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wei)者必究(jiu)。
讀者(zhe)熱線:4008890008
特別(bie)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nin)不(bu)希望作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men)要求(qiu)撤(che)下您(nin)(nin)的作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