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ing)濟新聞 2023-09-15 15:59:51
每(mei)經(jing)編輯|程鵬
颶(ju)風“丹尼爾”9月(yue)10日(ri)襲擊利(li)比亞(ya)東部,引發嚴重洪(hong)災。
據央視新聞9月15日報道,利比亞紅新月會14日表示,受災最為嚴重的德爾納遇難人數已升至11300人,另有1萬多人失蹤。當地應急和急救中心當天宣布,德爾納市進入最高級別緊急狀態。
11300人遇(yu)難,10100人失蹤 “大海中大約有(you)2000具遺體”
9月14日,美聯社援引利比亞紅新月會秘書長瑪麗·埃爾德雷斯的話報道稱,德爾納洪災遇難者人數達到11300人,另有約10100人失蹤。
這是9月11日在利(li)比亞東部(bu)城市德爾納拍攝(she)的(de)洪水過后的(de)景(jing)象。新(xin)華(hua)社發(利(li)比亞國(guo)民代(dai)表大會任命(ming)的(de)政府供圖)
據阿拉比亞電視臺14日報道,德(de)爾(er)(er)納(na)當地(di)應急(ji)(ji)和急(ji)(ji)救中心(xin)當天宣布,將德(de)爾(er)(er)納(na)市(shi)(shi)的緊急(ji)(ji)狀(zhuang)態提高到最高級別。為疏散德(de)爾(er)(er)納(na)市(shi)(shi)的居民,將限制只有救援隊才能進入(ru)該市(shi)(shi)。德(de)爾(er)(er)納(na)當地(di)紅新月(yue)會媒體(ti)中心(xin)負責人表示,有大量失蹤人員(yuan)被埋在泥漿(jiang)、廢墟中或(huo)者被沖入(ru)大海。
德爾納紅新月會(hui)媒(mei)體中心負(fu)責人 薩利姆·納斯(si):大海里有很多遺體,海中大約有2000具遺體。我們還從房屋廢墟下不斷發現遺體。
盡管利比亞東(dong)部(bu)災(zai)區(qu)很多道路、橋梁被洪水(shui)沖垮,救援工作(zuo)阻礙重(zhong)重(zhong),但目前,國際救援力量正從四面八(ba)方趕(gan)往利比亞災(zai)區(qu)。此外,聯合國秘(mi)書(shu)長發言人迪雅里克日前表(biao)示,聯合國駐利比亞團隊(dui)正在(zai)現場調動資源(yuan)和應急小組,為災(zai)區(qu)民眾(zhong)提供(gong)緊(jin)(jin)急人道主義(yi)援助。世(shi)界衛生組織14日宣布向(xiang)利比亞災(zai)區(qu)緊(jin)(jin)急撥款200萬美元,并(bing)啟(qi)動緊(jin)(jin)急醫療隊(dui)網絡,一批28噸(dun)的醫療和緊(jin)(jin)急物資將于(yu)15日抵達利比亞災(zai)區(qu)。世(shi)界糧食計劃署則表(biao)示,在(zai)進行充分評估后將向(xiang)利比亞東(dong)北部(bu)災(zai)區(qu)運送糧食。
利比亞大(da)壩(ba)垮塌:有人死里逃(tao)
有人生死(si)未卜(bu)
颶風“丹尼(ni)爾(er)”10日在利比亞東部(bu)地中(zhong)海沿岸登陸(lu)并引發(fa)洪水,由于德爾(er)納市(shi)上游兩座水壩在夜間垮塌(ta),兇猛(meng)的洪水對(dui)德爾(er)納市(shi)造(zao)成巨(ju)大破(po)壞(huai),當地大量居民在睡夢中(zhong)被洪水沖走,許多(duo)人下落(luo)不(bu)明甚至失去(qu)生命。一名當地居民講述了他的女兒(er)在洪水來臨時(shi)(shi)經(jing)歷的驚險時(shi)(shi)刻。
當地居民 哈立德:我(wo)當(dang)(dang)時不在場,是我(wo)女(nv)兒告訴我(wo)洪(hong)水來(lai)臨時的(de)情況,她(ta)(ta)就住在大壩(ba)附(fu)近,當(dang)(dang)位(wei)于山谷(gu)的(de)大壩(ba)被洪(hong)水沖垮時,她(ta)(ta)的(de)丈(zhang)夫把(ba)她(ta)(ta)放在壁櫥頂(ding)部(bu),她(ta)(ta)緊(jin)緊(jin)抓住壁櫥,而(er)她(ta)(ta)的(de)丈(zhang)夫則抓住吊燈(deng),洪(hong)水穿過他(ta)們(men)房子。當(dang)(dang)洪(hong)水過去后(hou),他(ta)們(men)走出來(lai)了(le),我(wo)的(de)另(ling)一個女(nv)兒當(dang)(dang)時在二樓,她(ta)(ta)跑到了(le)屋頂(ding),正因(yin)為她(ta)(ta)跑到了(le)屋頂(ding),她(ta)(ta)和她(ta)(ta)的(de)孩子們(men)都活了(le)下來(lai),事(shi)情就是這樣。
相比于(yu)親屬,哈立德的朋友們在這(zhe)場洪水中可能(neng)就沒(mei)有那么幸運了。哈立德說,洪災過后,許多人依然下(xia)落(luo)不明(ming)。
當地居民 哈立德(de):真是一場災難,幾乎我所有朋友都遇難了,我有一位朋友一開始在山谷上面拍攝視頻,他遇難了。我有一位名叫納西爾的朋友,他和他的孩子據說已經遇難了,但這都是傳言,因為無法得到證實。還有一位朋友和他的五個孩子,只剩下一人來投奔我們。
聯(lian)合國世界氣象(xiang)組織秘書長塔拉斯當地時間14日表示,自卡(ka)扎菲政(zheng)權垮臺以(yi)來,利比亞處(chu)于缺(que)乏組織的混亂狀態(tai)。如果氣象(xiang)部門能夠(gou)發出警(jing)告(gao),應急(ji)管理(li)機構(gou)也(ye)可(ke)以(yi)提前疏散民眾(zhong),那么大規模人員傷(shang)亡(wang)就可(ke)以(yi)避免。
據報道,去年發表的科學研究報告顯示,處于干旱山谷中的德爾納市面臨頻繁洪水的威脅。當時,研究人員呼吁立即采取措施,確保該地區水壩的定期維護,并警告大規模暴雨的后果,對山谷和城市的居民來說將是災難性的。
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總理阿卜杜勒·哈米德·德拜巴14日表示,垮塌的兩座大壩長時間沒有得到維護。利比亞總統委員會主席曼菲表示,該委員會已指示總檢察官就大壩垮塌這一事件進行調查。曼菲表示,將對大壩的垮塌相關責任人以及阻礙救援的人進行追責。
利比亞東部(bu)受(shou)災為何如此嚴重?
由于今年夏天歐洲遭遇了(le)創(chuang)紀(ji)錄的高(gao)溫(wen)(wen)天氣,地中海(hai)(hai)(hai)海(hai)(hai)(hai)水的溫(wen)(wen)度(du)很高(gao),希(xi)臘上空的風(feng)暴在南下穿(chuan)越(yue)地中海(hai)(hai)(hai)的過程(cheng)中,吸收(shou)了(le)大量(liang)溫(wen)(wen)暖的水汽(qi),并演變為地中海(hai)(hai)(hai)颶風(feng)“丹尼(ni)爾”。10日,“丹尼(ni)爾”在利比亞東部地中海(hai)(hai)(hai)沿岸登陸。
11日凌晨(chen),德(de)爾納市上游的(de)第一(yi)座大(da)壩垮(kua)塌,如海嘯一(yi)般的(de)洪水沿(yan)著(zhu)德(de)爾納河的(de)河谷傾瀉而下,沖向德(de)爾納市區。11日凌晨2時30分左右,有德爾納市的居民聽到一聲巨響,很可能就是第二座大壩垮塌的聲音。一眨眼的工夫,德爾納市四分之一的地區就已經被洪水淹沒。
居民區、高速公路、橋梁(liang)、港口……洪水所到之處,摧毀了一切。
德(de)爾納市居(ju)民(min):從前一天(10日)晚上9點左右(you)就開(kai)始(shi)下(xia)雨,到了(le)第二天(11日)凌晨2點多,我(wo)正(zheng)在(zai)家里,我(wo)家在(zai)3樓(lou),洪水就來(lai)了(le),把路上的車都沖走了(le)。
德(de)爾納市居民:這(zhe)是一(yi)場災難。我的妹妹,她的兒子、女(nv)兒,還有孫女(nv),一(yi)家11口都遇難了。
有法國媒體分析說,此次颶風“丹尼爾”給利比亞帶來的致命洪災,為氣候變化和在氣候變化背景下老舊基礎設施缺少維護的危險現狀敲響了警鐘。
德爾納市區位于(yu)河(he)谷中,地(di)勢較低。由于(yu)連年戰亂(luan),沒有統一的中央政府(fu)管(guan)理,當地(di)基(ji)礎(chu)設施老舊,防洪抗洪能(neng)力(li)較弱。事發時(shi),當地既沒有洪(hong)(hong)水預警系統,也(ye)沒有疏散應急預案。而(er)利比亞受全球變暖(nuan)、沙漠化和海平面升(sheng)高等因素的影(ying)響,導(dao)致此次洪(hong)(hong)水的后果格(ge)外嚴(yan)重。
法蘭西24電視臺科技領域記者 雪莉·西特邦:利比亞的情況是,很多海岸線,這些低洼地區是人口稠密的居住區,住在那里的人就面臨著風險。那里氣溫也非常高,我們知道全球變暖,利比亞有很多沙漠化的情況,去年夏天那里的氣溫達到了50攝氏度,還有森林砍伐、海平面上升、海岸線被侵蝕。那里的土壤非常干燥,所以當下雨、發洪水時,災害會更加嚴重。
除了這次德爾納的大壩(ba)出現了垮塌(ta),在全球其他地方,如美(mei)國、印(yin)尼等,也(ye)有(you)大壩被(bei)洪水沖(chong)垮的情況。西特邦表示(shi),面對氣候變化,各國(guo)各地需要更好(hao)地根據情況的變化來改善基礎設(she)施狀(zhuang)況。
編輯|程鵬(peng) 易啟江
校對|孫(sun)志(zhi)成
封面圖片來(lai)源:央視新聞
每日經濟新(xin)聞(wen)綜合自央視新(xin)聞(wen)、新(xin)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mei)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jing)像,違(wei)者必(bi)究(jiu)。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chou)。如您不希(xi)望作品出現(xian)在本站(zhan),可聯系(xi)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