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30 17:32:48
◎趙柯(ke)表示(shi),生態環境部將結合碳市場(chang)建(jian)設(she)情況,總結地方的(de)(de)經驗,借(jie)鑒國外立法(fa)的(de)(de)情況,提出(chu)條(tiao)例(li)的(de)(de)草(cao)案。這個(ge)條(tiao)例(li)旨在(zai)構建(jian)一(yi)套科(ke)學(xue)、規(gui)范(fan)、有序的(de)(de)碳排放權交易管(guan)理制(zhi)度體系(xi)。
◎趙(zhao)柯強調,實踐中還存在著(zhu)一(yi)些碳排放數據弄(nong)虛作假(jia)等客(ke)觀情況。對于重(zhong)點排污(wu)單位以及技術服務機構篡改(gai)數據質(zhi)量等弄(nong)虛作假(jia)行(xing)為,條例將(jiang)規定嚴格的法律責任(ren)。
每經記者|李(li)彪(biao) 每經編輯(ji)|陳旭
“這個問題去年也回答過,當時用了一個詞叫作‘待審未定’。今天我也用一個詞‘呼之欲出’。”
11月30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法規與標準司(si)司(si)長(chang)趙(zhao)柯(ke)在發布會上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關(guan)于(yu)碳排(pai)放權交(jiao)易管理暫行條例(li)進展(zhan)情況(kuang)時作如上表述(shu)。
趙柯(ke)說(shuo),生態(tai)環境部所做(zuo)的(de)工(gong)作主要(yao)是(shi)(shi)結合碳市場建設情(qing)況,總(zong)結地(di)方的(de)經驗(yan),借鑒國外(wai)立(li)法的(de)情(qing)況,提出條(tiao)(tiao)例的(de)草案(an)。這個條(tiao)(tiao)例就是(shi)(shi)想(xiang)要(yao)構(gou)建一套科學(xue)、規范、有序的(de)碳排放權(quan)交(jiao)易管理制(zhi)度體系。
與(yu)此(ci)同時,還要結合(he)當前的(de)新(xin)要求和碳市場運行當中發現(xian)的(de)新(xin)情況、新(xin)問(wen)題(ti),再作一(yi)個優化,對原(yuan)來的(de)草案條款做新(xin)的(de)修改(gai)。
其中,在強(qiang)化法律責(ze)任(ren)方面,對于重點排污單位以(yi)及技術(shu)服務(wu)機構(gou)篡(cuan)改(gai)數據質量等弄虛作假行(xing)為(wei),條例將(jiang)規定嚴格的法律責(ze)任(ren)。
趙柯(中(zhong))在發布會上回(hui)答記(ji)者提問(wen) 每經記(ji)者 李彪 攝
根據今年國務院立(li)法規劃要(yao)求,將制訂(ding)碳排放權交易管理(li)暫行條例(li),目(mu)前這(zhe)一工作(zuo)進展情況如何,條例(li)的主要(yao)方向(xiang)是(shi)什么(me)?
針對《每日(ri)經濟新聞》記者在(zai)新聞發(fa)布會上的(de)提問,趙柯介(jie)紹,碳排放權交易是(shi)(shi)一(yi)個新生(sheng)事(shi)物,在(zai)相關制(zhi)度(du)出臺的(de)時(shi)候,生(sheng)態環境部持非(fei)常(chang)審慎的(de)態度(du)。這個制(zhi)度(du)是(shi)(shi)利(li)用市場機制(zhi)來控制(zhi)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fa)展的(de)一(yi)項制(zhi)度(du)創新,優勢在(zai)于以較低的(de)成(cheng)本來實現管(guan)理目標,它也是(shi)(shi)實現“雙碳”目標重要的(de)、非(fei)常(chang)核心的(de)政策工具,也是(shi)(shi)國際上一(yi)個通行的(de)做法。
趙柯進一步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碳市場的建設工作,條例多次納入國務院(yuan)立(li)(li)法計劃(hua),立(li)(li)法機關(guan)也在抓緊推進(jin),生態環境(jing)部門也配合(he)立(li)(li)法機關(guan)做了很(hen)多工作。
全國碳排放交易行情走勢情況
“今年又有一些新的情況,我們要把重要的會議,重要的文件,一些重要的情況考慮進去,比如說黨的二十大精神,全國生(sheng)態環境保護大會的精(jing)神等。碳市(shi)場運行(xing)(xing)又(you)經過了一年,這(zhe)一年當中我們也有一些(xie)(xie)成敗得失,這(zhe)些(xie)(xie)運行(xing)(xing)的(de)情況有哪些(xie)(xie)不足,有哪些(xie)(xie)運行(xing)(xing)好的(de),在條(tiao)例(li)當中也應有所體現(xian)。今年我們重點對會議的(de)新(xin)要(yao)求(qiu)和碳市(shi)場運行(xing)(xing)當中發現(xian)的(de)新(xin)情況、新(xin)問(wen)題,來再作一個優化,對原來的(de)草案條(tiao)款作一個新(xin)的(de)修改(gai)。”趙(zhao)柯說。
新的修改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加強黨的領導。條例明確規定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的管理應該堅持中國共(gong)產黨的領導。
二是完善數據(ju)質(zhi)量的(de)管理。“我們(men)新(xin)增了一(yi)(yi)些條(tiao)款,要(yao)求重點排放單位制(zhi)定并嚴格執行(xing)溫室氣體排放數據(ju)質(zhi)量控制(zhi)方案。”趙柯說,從實(shi)踐來(lai)看,的(de)確還存在著一(yi)(yi)些碳排放數據(ju)弄(nong)虛作(zuo)假的(de)客觀情(qing)(qing)況。針對這些情(qing)(qing)況,需要(yao)相應的(de)制(zhi)度(du)措施在條(tiao)例當中有所反映(ying),要(yao)回應實(shi)踐當中出現的(de)情(qing)(qing)況。
三是強化法律責(ze)任(ren)。對于重點排(pai)污單位以及技術(shu)服務機構篡改數據質量等(deng)等(deng)弄(nong)虛作假(jia)行為(wei),要規定(ding)嚴格的(de)法律責(ze)任(ren)。
“目前這個條(tiao)例的出(chu)臺已經到了最后(hou)階段,讓我們(men)拭目以待(dai)。”趙柯說。
今年9月份,十四屆全國人大發布了(le)立法工作規(gui)劃,立法規(gui)劃把生態環境法典列入了(le)一類(lei)項目。所謂一類(lei)項目就(jiu)是條(tiao)件比較成熟,在任期(qi)內要提請審議的。也(ye)就(jiu)是說(shuo),本屆人大期(qi)間(jian)就(jiu)要提請審議。
趙柯介紹,前期生(sheng)態(tai)(tai)環境部已經組織相(xiang)關部屬單(dan)位和大專院校(xiao)做了一些(xie)基礎研(yan)究,比(bi)方(fang)說(shuo)系統整(zheng)理現(xian)行(xing)生(sheng)態(tai)(tai)環境法(fa)律法(fa)規(gui),對相(xiang)關制度(du)規(gui)范(fan)進行(xing)分(fen)析(xi)研(yan)究。目(mu)前,生(sheng)態(tai)(tai)環境部正在(zai)組織調研(yan)座談,了解基層對法(fa)典的(de)需求和對條款的(de)期待,收集地方(fang)的(de)意見建議,梳理整(zheng)合現(xian)行(xing)生(sheng)態(tai)(tai)環境法(fa)律法(fa)規(gui)的(de)相(xiang)關條款,研(yan)究提出平(ping)移(yi)、修改、補充等一些(xie)意見建議。
“結合生態環境的實踐,我們對生態法典編纂也有一些建議。”趙柯說,要堅持有序銜接,充分吸收現行生態環境保護立法的成果。建議全面吸收生態環境法律法規當中所有有用、有效的條款,特別是黨(dang)的(de)十(shi)八(ba)大以(yi)來新制定、修訂的法律法規所規定的一些制度。同時,適當進(jin)行整(zheng)合完善。
與此同(tong)時,要(yao)堅持問(wen)題導向,充(chong)分考(kao)(kao)慮社(she)會經濟發(fa)展的(de)(de)需求。生(sheng)(sheng)態(tai)環(huan)境(jing)部建(jian)議充(chong)分考(kao)(kao)慮生(sheng)(sheng)態(tai)環(huan)境(jing)工(gong)作(zuo)的(de)(de)現(xian)狀,考(kao)(kao)慮人民群眾的(de)(de)期(qi)待,堅持問(wen)題導向,系統修訂(ding)不適(shi)應(ying)現(xian)實情況(kuang)的(de)(de)條款。編纂一部符合社(she)會實際(ji)、有(you)實踐(jian)基礎、可操作(zuo)性強(qiang)的(de)(de)生(sheng)(sheng)態(tai)環(huan)境(jing)法典。
此外,要堅持包容并蓄,充分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的最新成果。為此生態環境部建議梳理黨中央(yang)的(de)(de)最新(xin)(xin)指示要(yao)(yao)求,吸收改革的(de)(de)實踐(jian)成(cheng)果,盡力(li)填補(bu)立(li)法空(kong)白,同時也要(yao)(yao)維持開放性(xing)。“因為我們還(huan)會有(you)一(yi)些(xie)新(xin)(xin)的(de)(de)領(ling)域(yu)出來,還(huan)會碰到過去沒有(you)碰到過的(de)(de)情(qing)(qing)況(kuang),對這些(xie)情(qing)(qing)況(kuang)也需要(yao)(yao)有(you)預留(liu)法律(lv)規范(fan)的(de)(de)空(kong)間。同時,對于未來新(xin)(xin)興(xing)領(ling)域(yu)的(de)(de)單(dan)行(xing)法也要(yao)(yao)留(liu)出一(yi)定的(de)(de)空(kong)間。”
趙柯說,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按照全國(guo)人大(da)及其常委(wei)會的統(tong)一安(an)排(pai)部署(shu),全(quan)力配(pei)合做好生態環境法典編(bian)纂的支持和配(pei)合工作(zuo)。
封(feng)面圖片來源:每經(jing)記者(zhe)李(li)彪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ji)新聞》報社授(shou)權,嚴禁轉(zhuan)載或鏡(jing)像(xiang),違者必究。
讀(du)者(zhe)熱線(xian):4008890008
特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gao)酬(chou)。如您(nin)不希望作品出現(xian)在本站(zhan),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xia)您(nin)的作品。
歡迎關注(zhu)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