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01 14:51:27
◎國(guo)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jia)小龍介紹,預計今(jin)冬我國(guo)中東部(bu)大(da)部(bu)地區氣溫(wen)較常(chang)年同期(qi)偏高,氣溫(wen)起伏較大(da),冷空氣活動較為頻繁,但是出現(xian)大(da)范圍極端嚴寒(han)的可能(neng)性較低。
◎冬季后期(qi)(2024年(nian)1-2月)影(ying)響(xiang)我國(guo)的冷空氣過程次(ci)數偏(pian)多,預計(ji)北方地區的供暖用能(neng)(neng)需(xu)求(qiu)可能(neng)(neng)高于歷史(shi)同期(qi),并出現階(jie)段性用能(neng)(neng)峰值(zhi)。
每經記(ji)者|李彪 每經編(bian)輯|陳旭
11月以來(11月1-29日),共有6次冷空氣過程影響我國,較常年同期偏多1.7次。嚴寒天氣也成為近(jin)期社會關注的焦點。
12月1日,中國氣象局舉(ju)行(xing)2023年12月新聞發布會,發布11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回顧、12月氣候趨勢預測及服務建議,同時還發布了《2022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氣象科技論文統計分析年度報告(2023)》等。
發布(bu)會現場 每經(jing)記者 李彪 攝
11月全國平均氣溫4.0℃,較常年同期偏高0.6℃。東北大部及內蒙古東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至4℃,全國其余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云南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tong)期第三高。
但是,近期冷空氣活動頻繁,11月共發生6次(ci)冷空氣過程,頻次(ci)總體偏多。今冬是否會出(chu)現極端嚴寒?
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國(guo)家(jia)氣候中心(xin)副(fu)主任(ren)賈(jia)小龍介紹,預(yu)計(ji)今冬我國(guo)中東(dong)部大部地區氣(qi)(qi)溫較(jiao)常年同(tong)期偏高(gao),氣(qi)(qi)溫起(qi)伏較(jiao)大,冷空氣(qi)(qi)活(huo)動較(jiao)為頻繁(fan),但是出現大范圍極端嚴(yan)寒的可能性較(jiao)低。
國(guo)家氣象中(zhong)心(xin)副主任章建成介紹,11月,全國共發布預警信息2.03萬條,同比降低12.2%。霜凍、海上大風和暴雪預警信息同比分別增加3.4倍、96.6%和91.2%,寒潮和大霧預警信息同比分別降低28.6%和60.2%。發布暴雪紅色預警信息109條,較歷年(2017-2022)同期發布數量平均值增加158.5%。
預計未來10天,我國北方地區冷空氣活動頻繁,但勢力總體偏弱,其中5-6日及9日前后兩次冷空氣活動將使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華北東部等地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略偏低。我國其余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至3℃,中西部的部分地區偏高4℃以上。
章建成介紹,預計12月影響我國的冷空氣過程主要有4次,出現的(de)時間(jian)和(he)強(qiang)度(du)分別是:上(shang)旬(xun)前(qian)期(qi)(qi)(偏強(qiang))、上(shang)旬(xun)中(zhong)期(qi)(qi)(中(zhong)等)、中(zhong)旬(xun)前(qian)期(qi)(qi)(中(zhong)等)、下(xia)旬(xun)中(zhong)期(qi)(qi)(偏弱)。整體和(he)歷年(nian)強(qiang)度(du)基本(ben)持平。
《每日經(jing)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shang)提問(wen) 圖片(pian)來(lai)源(yuan):中國氣象局(ju)
針對這一話題,《每(mei)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bu)會(hui)上提問:在厄爾(er)尼諾、全球變(bian)暖的(de)(de)背景(jing)下,今冬是否(fou)會(hui)出(chu)現極(ji)端嚴(yan)寒?南方是否(fou)會(hui)出(chu)現比較嚴(yan)重(zhong)的(de)(de)雨雪災害?
賈小龍回應,監測顯示,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預計此次厄爾尼諾事件的峰值期在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峰值強度在1.5°C至2°C之間,強度為中等,類型為東部型,并會持續到2024年春季。
“受厄爾尼諾事件的影響,預計東亞冬季風偏弱,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氣溫起伏較大,冷空氣活動較為頻繁,但是出現大范圍極端嚴寒的可能性較低。另一方面,厄爾尼諾年冬季,我國南方地區水汽輸送通常較為豐沛,配合冷空氣南下,可能出現階段性低溫和雨雪冰凍天氣。但是根據我們的分析,出現類似2008年年初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可能性小。”賈小龍說。
賈小龍介紹,11月是我們國家冷空氣比較活躍的月份,11月份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有6次,較常年同期偏多1.7次,空間分布不均勻,東北大部、內蒙古部分地區較常年同期明顯偏低。“我們國家冷空氣除了夏季,在其他的月份相對來說都是比較活躍的,主要集中在1-5月和9-12月。”
據介紹,今年以來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有29次,較常年同期偏多3.7次。其中,上半年1-5月有19次冷空氣過程,較常年同期偏多3.8次,9-11月有10次冷空氣過程,接近常年同(tong)期。
“11月以來較常年同期偏多1.7次,所以總體來說,今年以來影響我國的冷空氣總體來說次數偏多。寒潮也比較頻繁,今年1月(yue)中(zhong)下旬(xun),有連續三次寒潮天氣過(guo)程,今年冷空氣階段性(xing)變化非常明(ming)顯。”賈小龍說(shuo)。
針對前不久東北地區經歷過數次強降雪天氣的情況,賈小龍表示,11月(yue)東北地區(qu)經歷了比較明(ming)(ming)顯的(de)強降雪(xue)過程,東北地區(qu)大部(bu)分的(de)降水(shui)都明(ming)(ming)顯偏(pian)多,氣溫較常(chang)年相比明(ming)(ming)顯偏(pian)低。
賈小龍進一步介紹,預計今年冬季,東北南部、內蒙古東南部、華北大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冬季后期(2024年1-2月)影響(xiang)我(wo)國的(de)冷空(kong)氣(qi)過程次(ci)數偏多,東北(bei)(bei)(bei)大(da)(da)部(bu)、內(nei)蒙古東部(bu)、華北(bei)(bei)(bei)、新疆北(bei)(bei)(bei)部(bu)、青海(hai)南(nan)部(bu)、西藏(zang)等地可(ke)(ke)能(neng)出現階段(duan)(duan)性強(qiang)降(jiang)溫、強(qiang)降(jiang)雪天氣(qi)過程,內(nei)蒙古、新疆等地的(de)畜牧(mu)業可(ke)(ke)能(neng)遭(zao)遇(yu)凍害、白(bai)災(zai)或大(da)(da)風災(zai)害;北(bei)(bei)(bei)方地區(qu)的(de)供暖用能(neng)需求可(ke)(ke)能(neng)高于歷史同期,并出現階段(duan)(duan)性用能(neng)峰(feng)值。
封面圖片來源:中(zhong)國(guo)氣象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mei)日經(jing)濟新(xin)聞》報(bao)社授權,嚴禁轉(zhuan)載或鏡像,違者(zhe)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ru)您(nin)不希望(wang)作品(pin)出現在本(ben)站,可聯系我們要求(qiu)撤下您(nin)的作品(pin)。
歡迎(ying)關注(zhu)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