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經濟(ji)新聞 2023-12-02 23:51:09
每(mei)經編(bian)輯|王月龍
世界氣象組織11月30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開幕當天發布暫定版《2023全球氣候狀況報告》,并宣布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人類歷史上最熱的一年。
截至10月底的數據顯示,這一年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1850-1900年)的基線高出約1.4攝氏度。世界氣象組織警告說,今年早(zao)些(xie)時(shi)候出現(xian)的厄爾尼諾現(xian)象,可能會在明年讓高溫天氣加劇。報告顯示,溫室氣體(ti)水平(ping)創(chuang)歷史新高(gao),大氣中的二氧(yang)化碳水平(ping)已(yi)比工業化前時代高(gao)出50%。海平(ping)面上升創(chuang)歷史新高(gao),而且還在加速上升。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呼吁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的全球領導人采取更多行動,保護人們免受氣候災難。要求發達國家(jia)兌現(xian)每年提供1000億美(mei)元(yuan)的承諾,并提出明確計劃,表明他們將如何兌現到2025年將適應資金增加一倍的承諾,從而讓每個脆弱的發展中國家都能得到所需支持。
海平面上升創歷史新高
業內人士:今后會越來越糟
據央視新(xin)聞,暫定版《2023全球氣候狀況報(bao)告》顯示,溫室(shi)氣體(ti)水平創(chuang)歷(li)史新(xin)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已比工業化前(qian)時代高出50%。海平面上升創歷史新高,而且還在加速上升。
由于海洋持續變暖以及冰川和冰蓋融化,2013年至2022年海平面上升速度是衛星記錄的第一個十年的兩倍多。海洋表面溫度達到歷史新高,南極洲的海(hai)冰水平降至歷史新(xin)低,北美洲和歐(ou)洲的冰川再次遭遇極端融化季節。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shu)長塔拉斯:幾(ji)乎可以肯(ken)定,在接下(xia)來的(de)(de)4年(nian)里(li),全球至少會暫時(shi)上升1.5攝氏度,在接下(xia)來的(de)(de)10年(nian)里(li),可能(neng)會保持在這個水平(ping)。
據中國青年報,根據世界氣象組織今年7月發布的報告,亞洲是世界上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嚴重的地區:2022年,亞洲發生了81場風暴(bao)、洪(hong)水等(deng)災害,5000多萬人受到(dao)直接(jie)影(ying)響,總經濟損失估計超(chao)過(guo)360億美元。極端天氣及其帶來的影響在亞洲日益增加,受災人口中超過25%來自農業領域。“這將對未來的糧食和水安全及生態系統產生重大影響。”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里·塔拉斯表示。
圖(tu)片來(lai)源:視覺(jue)中國
《今日美國》報拋出一個問題:對于2023年,未來的歷史學家會怎么說?非營利機構氣候研究組織“氣候中心”副總裁安德魯·潘興回答,相比此后的幾年,今年可能會被稱作涼爽的一年。“從現在開始,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歷史性“氣候災害補償基金”落地
《石油和天然氣脫碳憲章》也來了
據新華社,12月1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上,130多個國家簽署了一份關于糧食、農(nong)業和氣(qi)候行動的宣言。
134個國家簽署了這一名為《關于韌性糧食體系、可持續農業及氣候行動的阿聯酋宣言》,旨在解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的同時,保護在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地區的農民的生命和生計。這也是COP28食品系統議程的核心內容之一。
圖片來源:新華(hua)社
據參考消息,在大會開幕之際,來自190多個國家的談判代表11月30日批準了氣候損失和損害基金協議,為旨在防止全球變暖造成的最嚴重影響的聯合國會談提供了動力。該基金是聯合國旗下第一個為氣候損失和損害埋單的基金。
此次氣候變化大會的東道主阿聯酋說,它將向該基金提供1億美元。德國也承諾提供1億美元。阿聯酋11月30日說,英國承諾提供2000萬英鎊,相當于大約2500萬美元,美國承諾提供1750萬美元。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2月2日,在COP28期間,阿聯酋和沙特兩國聯合發起《石(shi)油和天然氣脫(tuo)碳憲章》,旨在加速氣候行動,對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施以更大影響。
占全球石油產(chan)量超四成的50家能源公司共同簽署了這一憲章。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主席蘇爾(er)坦·賈(jia)比爾(er)表示,該憲(xian)章的發起只是第一(yi)步,許(xu)多國家石(shi)油公司首(shou)次接受了(le)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biao)。我(wo)們需要(yao)整個石(shi)油和天然氣行業一(yi)起,完成(cheng)將全球(qiu)升(sheng)溫控制在(zai)1.5攝氏度之內的目標(biao)。
今秋為我國1961年以來最暖秋季
烏魯木齊刷新最晚入冬紀錄
據國家氣候中心,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今天宣布,今年(nian)秋季(9至11月),全(quan)國(guo)平均氣溫比常年(nian)同(tong)期偏高1.1℃,為1961年以來最暖秋季;降水總體略偏多,但空間分布不均。
國家氣(qi)候中(zhong)(zhong)心介紹,今(jin)年(nian)(nian)(nian)秋季(ji)(9至(zhi)11月),全國平(ping)均(jun)氣(qi)溫(wen)11.3℃,為1961年(nian)(nian)(nian)以來歷史(shi)(shi)同(tong)期最高。全國大部(bu)地區氣(qi)溫(wen)偏高0.5至(zhi)2℃,其中(zhong)(zhong)新疆(jiang)北部(bu)和東部(bu)等(deng)地偏高2至(zhi)4℃。貴(gui)州(zhou)、遼(liao)寧、四川(chuan)、天津、新疆(jiang)、云南(nan)、浙江平(ping)均(jun)氣(qi)溫(wen)均(jun)為1961年(nian)(nian)(nian)以來歷史(shi)(shi)同(tong)期最高,甘(gan)肅、河(he)南(nan)、山東為次高。
據新(xin)疆日(ri)(ri)(ri)報,12月(yue)2日(ri)(ri)(ri),記者從新(xin)疆氣候中心獲悉:截至11月(yue)30日(ri)(ri)(ri),全疆大部平原地區尚未入冬,烏魯木齊市入冬期刷新歷史最晚紀錄。新疆的入(ru)冬標準為連續5天(tian)平均氣溫在0℃以(yi)下,且后(hou)期沒(mei)有明(ming)顯升溫就可以(yi)判定入(ru)冬。與常年(nian)(nian)同(tong)期相(xiang)比,今年(nian)(nian)全疆大部地區入(ru)冬期偏晚。
目前,僅北疆北部(bu)、天山(shan)(shan)山(shan)(shan)區(qu)(qu)、南疆西部(bu)山(shan)(shan)區(qu)(qu)及哈密市部(bu)分地(di)區(qu)(qu)于11月3日(ri)(ri)—11月23日(ri)(ri)入冬。其(qi)中,全疆最早(zao)入冬的地(di)方為(wei)阿(a)勒泰地(di)區(qu)(qu)的哈巴河(he)縣(xian)、吉(ji)木乃(nai)縣(xian)、阿(a)勒泰市、富蘊縣(xian)、青河(he)縣(xian),入冬日(ri)(ri)期均為(wei)11月3日(ri)(ri)。
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預計,今年冬季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將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前冬(2023年12月)偏暖,后冬(2024年1月至(zhi)2月)接近(jin)常年,北方出現暖冬概率較大。
編輯|王月龍 蓋源(yuan)源(yuan)
校對|趙慶
每日經濟(ji)新(xin)(xin)聞綜合(he)自央視新(xin)(xin)聞、中國(guo)青年報(bao)、新(xin)(xin)華社(she)、參考消息、中國(guo)氣象局國(guo)家氣候(hou)中心(xin)、新(xin)(xin)疆日報(bao)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quan),嚴(yan)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bi)究。
讀者熱線(xian):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ru)您(nin)不希(xi)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xi)我們要求(qiu)撤下您(nin)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