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wen) 2024-07-11 16:35:33
每經編(bian)輯|杜宇
據新華社7月11日消息,我國通信領域傳來捷報:以通信與智能融合為標志的6G關鍵技術迎來新突破,4G、5G通信(xin)鏈(lian)路(lu)有(you)望具(ju)備(bei)6G的傳輸能力。
我國率先搭建了國際首個通信與智能融合的6G外場試驗網,實現了6G主要場景下通信性能的全面提升。中國通信(xin)學會7月10日(ri)在京舉辦(ban)的“信(xin)息(xi)論:經(jing)典與現(xian)代”學術研討會上,一項新成果的發布吸引了業界目光。
現有的經典通信技術,逐步逼近理論(lun)極限,觸及(ji)容量提(ti)升難、覆蓋成本高、系統能耗(hao)大等技術“天花板(ban)”,如何突破這一制約(yue)是業界(jie)關切(qie)。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經典通信處理信息的方式是“模塊化”,主要靠資源堆疊提升網絡性能,因此通信系統性能提升的代價是網絡復雜度的極速攀升。“與經典通信不同,通信與智能融合的新型通信技術,能以‘端到端’貫通式優化,替代‘模塊化’分離優化,以更簡潔的網絡結構,實現通信系統整體性能的顯著提升。”北京(jing)郵電大(da)學教授、中關(guan)村泛(fan)聯院副院長許曉(xiao)東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團隊基于通信與智能融合的多項關鍵技術,搭建了國際首個通信與智能融合的6G外場試驗網,驗證了(le)4G、5G鏈路具備6G傳輸能(neng)力的可行(xing)性。這一(yi)通信(xin)系統,設計智(zhi)能(neng)而簡約(yue),其容量、覆蓋(gai)、效(xiao)率三項核(he)心指標也(ye)有(you)了(le)顯著提升。這一(yi)成果(guo)及其創新理(li)論以(yi)論文形式發表于我(wo)國(guo)通信(xin)期刊《通信(xin)學報》上。
相較于5G,6G具有更高速率、更低時延、更廣的連接密度,還能實現通信與人工智能、智能感知的深度融合。“新一代通信技術需探索新路徑,要從‘堆疊式創新’邁向‘顛覆性創新’。”張平說。
圖(tu)片來源(yuan):央(yang)視(shi)中文國際視(shi)頻截圖(tu)
6G,也就是(shi)第六代移動(dong)通信標準(zhun),是(shi)當今全球都(dou)矚目(mu)的焦(jiao)點之一。
據央視網(wang)此前報(bao)道,2023年12月(yue)5日從工(gong)(gong)業(ye)和(he)信(xin)息化部獲悉,中國將加快推(tui)進6G技術研發與創新,2030年左(zuo)右實(shi)現商用。工(gong)(gong)業(ye)和(he)信(xin)息化部指(zhi)導(dao)成立6G推(tui)進組,為6G創新發展(zhan)提供政策(ce)保障,推(tui)動形成6G全球統(tong)一(yi)標準。
對(dui)于普通人來說(shuo),提到6G,最基本的(de)(de)(de)一(yi)個感覺就是(shi)(shi)它會(hui)(hui)比5G更快(kuai),但6G推進組組長(chang)王志勤表示,6G不(bu)僅(jin)僅(jin)是(shi)(shi)一(yi)個“快(kuai)”字。未來,6G服(fu)務的(de)(de)(de)對(dui)象更多的(de)(de)(de)是(shi)(shi)社會(hui)(hui)管理、社會(hui)(hui)治理層面,更多的(de)(de)(de)是(shi)(shi)偏向智(zhi)能體。
現在(zai)的5G基站只是支(zhi)持(chi)通信(xin)(xin)信(xin)(xin)號(hao)的發送和接收,而在(zai)6G時(shi)代,基站將同時(shi)支(zhi)持(chi)通信(xin)(xin)和感(gan)知,能(neng)夠利(li)用無線電(dian)波感(gan)知周邊的環境(jing)、物(wu)體的形狀和運(yun)動等,不僅能(neng)提升通信(xin)(xin)的性能(neng),還會催生新業(ye)務。
王志勤表(biao)示,現在(zai)整(zheng)個移動通(tong)信網絡是一個非常(chang)龐大的網絡體系,基(ji)站非常(chang)多,在(zai)這(zhe)個基(ji)礎之(zhi)上(shang),希望能夠再(zai)做(zuo)一些感知(zhi)性(xing)的工作。做(zuo)低空(kong)經濟(ji),直接在(zai)基(ji)站上(shang)進(jin)行(xing)升級改造,就具有了感知(zhi)的能力,可以對無人機進(jin)行(xing)空(kong)域管理(li)。還有一些交通(tong)路口,把這(zhe)些基(ji)站升級以后,可以看(kan)整(zheng)個車流(liu)量,做(zuo)為交通(tong)管理(li)。
每日(ri)經濟新(xin)聞綜(zong)合(he)新(xin)華社、央視網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bao)社授權,嚴(yan)禁(jin)轉載(zai)或(huo)鏡(jing)像,違者必(bi)究。
讀者(zhe)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huan)迎關(guan)注(zhu)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