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欢女爱销魂蚀骨免费阅读,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久久久,适合单身男人看的影片,www天堂无人区在线观看,悟空影视免费高清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直擊業績會 | 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T+1預計年底前做好技術準備,港股打新千倍認購的“含金量”已與過往不同

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 2025-02-27 22:26:18

2月27日,港(gang)交所發布2024年度業(ye)績(ji)報告并舉行(xing)(xing)線(xian)下業(ye)績(ji)會。行(xing)(xing)政(zheng)(zheng)總(zong)裁陳翊庭(ting)在會上(shang)表示,多項核心財務(wu)指(zhi)標創歷(li)史新(xin)高。她針對多個問(wen)題進行(xing)(xing)了回應。她指(zhi)出,地緣政(zheng)(zheng)治及宏觀(guan)經(jing)濟走(zou)勢(shi)仍將影(ying)響全球市場,但經(jing)濟復蘇已現積極信號。內地刺激政(zheng)(zheng)策與國(guo)際主要市場降息舉措(cuo),將為(wei)香(xiang)港(gang)新(xin)股(gu)及二級市場注入新(xin)活力。

 每(mei)經(jing)記者|黃婉銀    實(shi)習生 劉姝    每(mei)經(jing)編(bian)輯(ji)|楊(yang)夏    

2月(yue)27日,香港交(jiao)易及(ji)結算所有限公司(HK00388,股價365港元,市值4628億(yi)港元,以下(xia)簡稱港交(jiao)所)發布2024年度(du)業(ye)績(ji)(ji)報告并舉(ju)行線下(xia)業(ye)績(ji)(ji)會。

《每日經濟新(xin)聞》記者在業(ye)績會現場采(cai)訪了解到,港交(jiao)所(suo)行政總裁陳翊庭針對(dui)A+H股上(shang)市(shi)情況、港股新(xin)股上(shang)市(shi)經常出現超(chao)千倍認購、“科企專線(xian)”等問題進行了回應(ying)。

年(nian)報顯示,2024年(nian)港(gang)交所多項核心(xin)財務指標創歷(li)史新高。全年(nian)收(shou)(shou)入(ru)及其他收(shou)(shou)益創224億港(gang)元新高,較(jiao)2023年(nian)上升9%;股東應(ying)占溢利(li)創131億港(gang)元新高,較(jiao)2023年(nian)上升10%。

展(zhan)望2025年(nian),陳(chen)翊庭表示,地緣政治及(ji)宏觀經(jing)濟走勢仍(reng)將影(ying)響全(quan)球市場,但經(jing)濟復蘇已現積極信號。內(nei)地刺激政策與國際主要市場降息(xi)舉措,將為香港新(xin)股及(ji)二(er)級(ji)市場注(zhu)入新(xin)活力。

陳翊庭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婉銀 攝

以下為業績會現場實錄(有刪減)

提問:港交所正在研究升級系統以準備從T+2變為T+1結算周期,能否詳細說明這對香港市場有什么好處?這對投資者意味著什么?是否會幫助提高市場成交量或其他方面?

陳翊庭:關(guan)于(yu)T+1結算周(zhou)期,為(wei)(wei)什(shen)么(me)我們(men)要(yao)做(zuo)這個(ge)?它的好(hao)處是什(shen)么(me)?未(wei)來,我們(men)會首先發布一(yi)份白皮書,闡述市場(chang)需(xu)要(yao)考(kao)慮(lv)的所有問題(ti)。為(wei)(wei)什(shen)么(me)我們(men)認(ren)為(wei)(wei)市場(chang)需(xu)要(yao)考(kao)慮(lv)這個(ge)問題(ti)?因為(wei)(wei)全球趨(qu)勢(shi)正朝(chao)這個(ge)方向(xiang)(xiang)發展。例(li)如,美國去年已經轉向(xiang)(xiang)了T+1結算周(zhou)期,歐洲也計劃在2027年實(shi)施。所以我認(ren)為(wei)(wei),作(zuo)為(wei)(wei)一(yi)個(ge)國際(ji)市場(chang),香港不能忽視這個(ge)趨(qu)勢(shi)。

因此(ci),作為市(shi)(shi)(shi)場基(ji)礎設施(shi)的提(ti)供者(zhe)和運(yun)營者(zhe),我(wo)們(men)需要啟動這(zhe)個討(tao)論(lun)。正如我(wo)剛剛提(ti)到的,我(wo)們(men)將在今(jin)年(nian)年(nian)底前再做(zuo)好技(ji)術上(shang)的準備,但也需要市(shi)(shi)(shi)場做(zuo)好準備。在實際操(cao)作層(ceng)面(mian),市(shi)(shi)(shi)場可能(neng)需要進(jin)行一些(xie)調整,以適(shi)應(ying)T+1結(jie)算(suan)周期。

不過,這并(bing)不意(yi)味著(zhu)我(wo)們(men)(men)已(yi)經確定一定會實施(shi)T+1結算模式。我(wo)們(men)(men)需(xu)(xu)要提供(gong)所有相關信(xin)息供(gong)市場(chang)研究,然后在(zai)適當的時(shi)候,如(ru)(ru)果我(wo)們(men)(men)認(ren)為這是發展方向,我(wo)們(men)(men)可以發布(bu)咨詢文件,探(tan)討(tao)其(qi)如(ru)(ru)何幫(bang)助市場(chang)。結算周期的縮短(duan)意(yi)味著(zhu)資金周轉速(su)度加快(kuai),從而可能有助于提高流動性(xing)。但(dan)我(wo)認(ren)為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ge)國際市場(chang),我(wo)們(men)(men)需(xu)(xu)要與全球其(qi)他市場(chang)的發展保(bao)持同步(bu)。

提問: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提及擬設立“科企專線”,這個專線的主要內容是什么;2024年港股通日均交易額同比增長55%,內地投資者高度關注港股通紅利稅是否有下調空間?

陳翊庭:關(guan)于科(ke)技企(qi)(qi)業(ye)專線服務(wu),這源于我(wo)們對市(shi)場需求的(de)深度觀察,這類企(qi)(qi)業(ye)備受(shou)投資者青睞。自2018年(nian)推(tui)出(chu)18A(未(wei)盈利生物科(ke)技公司(si))、18C(特專科(ke)技公司(si))等上市(shi)規則以(yi)來,相關(guan)企(qi)(qi)業(ye)在(zai)2024年(nian)貢獻(xian)了80%的(de)市(shi)場融資額,這些企(qi)(qi)業(ye)具有(you)技術先鋒(feng)特性。

但我們在服務過程中發現兩類(lei)核心痛點:其(qi)一,部分企業(ye)(ye)對規則適配性存(cun)(cun)在疑慮,例如申請(qing)18A/18C章節豁免時(shi)缺乏確定性;其(qi)二,技術價值傳遞存(cun)(cun)在障礙,企業(ye)(ye)擔憂其(qi)創新成(cheng)果難以被上市審(shen)核部門(men)充分理解。

所(suo)以,我們(men)為這類企(qi)業制定了這套專線(xian)服務(wu),有一(yi)套專業的班子(zi)可以服務(wu)好他(ta)們(men),在企(qi)業上市(shi)籌備期提(ti)供“一(yi)對一(yi)”規則適(shi)配指導,不用(yong)擔心遞(di)了表批不出來等等情況;另一(yi)方(fang)面也起到推廣作(zuo)用(yong),有部分高科技企(qi)業反(fan)映投(tou)資(zi)者(zhe)可能不太(tai)看得懂技術,我們(men)因為大量(liang)接觸投(tou)資(zi)者(zhe)和企(qi)業,可以起到撮(cuo)合的作(zuo)用(yong)。

通過(guo)這(zhe)個專線(xian),我(wo)們(men)希望(wang)能(neng)夠(gou)首先向公司展示(shi)香港市場作為(wei)金融(rong)中心(xin)的(de)吸引力,同時(shi)(shi)更重要的(de)是解決他們(men)的(de)問題。我(wo)相信,在正(zheng)式提交上市申請之前進行這(zhe)些(xie)準備工作,可以為(wei)他們(men)節省一些(xie)時(shi)(shi)間。

“科企專線”我們(men)正(zheng)在整理和籌備,一旦準備完成會馬(ma)上(shang)公布(bu)。關(guan)于港(gang)股通紅(hong)利(li)稅(shui)問題,我們(men)也是(shi)在等消息。

提問:《財政預算案》提到要優化雙重主要上市和第二上市門檻,以及檢討市場結構,是不是為了側重吸引內地企業繼續赴港上市,還是重點拓展海外企業(特別是中東等地區公司)來港上市?

陳翊庭:事(shi)實上,上市(shi)規則的(de)(de)檢討是(shi)定(ding)期進行(xing)(xing)的(de)(de)。港交(jiao)所針對的(de)(de)對象主要有四組,即內(nei)(nei)地的(de)(de)投資(zi)(zi)(zi)者與企(qi)業,以及世界各地的(de)(de)投資(zi)(zi)(zi)者與企(qi)業。無(wu)論是(shi)內(nei)(nei)地還是(shi)其他地區的(de)(de)投資(zi)(zi)(zi)者和(he)企(qi)業想利用我(wo)們(men)(men)平臺進行(xing)(xing)融資(zi)(zi)(zi)或上市(shi),我(wo)們(men)(men)都是(shi)很歡迎的(de)(de)。

我(wo)們現在(zai)正處理100多家公(gong)司的(de)上(shang)(shang)(shang)市(shi)(shi)(shi)申請,其中有(you)一個(ge)較(jiao)為(wei)(wei)特別的(de)現象,即有(you)大量(liang)已(yi)在(zai)內地(di)A股(gu)上(shang)(shang)(shang)市(shi)(shi)(shi)的(de)公(gong)司來到香港進行二次(ci)上(shang)(shang)(shang)市(shi)(shi)(shi)。我(wo)記得這(zhe)類(lei)企(qi)業(ye)已(yi)公(gong)布或(huo)遞(di)交申請表(biao)的(de)約有(you)20~30家,這(zhe)種情況(kuang)較(jiao)為(wei)(wei)主流,也(ye)從側面(mian)反映出目前(qian)的(de)上(shang)(shang)(shang)市(shi)(shi)(shi)規則在(zai)一定(ding)程度(du)上(shang)(shang)(shang)能夠(gou)照顧到這(zhe)些公(gong)司的(de)需求。未(wei)來,我(wo)們會盡力檢討第一上(shang)(shang)(shang)市(shi)(shi)(shi)、雙重上(shang)(shang)(shang)市(shi)(shi)(shi)及(ji)第二上(shang)(shang)(shang)市(shi)(shi)(shi)等制度(du),希望盡量(liang)實現吸引更多海外企(qi)業(ye)來港上(shang)(shang)(shang)市(shi)(shi)(shi)。

香港是一個非常有吸引(yin)力的(de)融資平臺。因(yin)此,我們(men)(men)的(de)工作還會(hui)繼續。我們(men)(men)將繼續尋找機會(hui),優化(hua)我們(men)(men)的(de)上市(shi)制(zhi)度,以(yi)提(ti)高我們(men)(men)的(de)吸引(yin)力。同時(shi),我也會(hui)和我的(de)同事們(men)(men)一起,借助當前(qian)的(de)勢頭,進一步(bu)加(jia)強國際交流和推廣(guang)工作。

提問:近期新股市場表現火熱,自FINI(全新新股結算平臺,將新股定價與股份開始交易之間的時間由T+5大幅縮短至T+2)實施以來,部分新股的孖展(融資融券)情況就非常夸張,您如何看?

陳翊庭:FINI的(de)推出是為了縮短(duan)IPO(首次(ci)發行(xing)上市)結(jie)算周期(qi)(qi),這對(dui)市場來說是好的(de),因為能夠縮短(duan)風(feng)險期(qi)(qi),降低(di)融(rong)資成本(ben)。因為在(zai)當(dang)前快速變化的(de)市場環(huan)境下,結(jie)算周期(qi)(qi)過長會增加(jia)風(feng)險,且對(dui)于(yu)需要(yao)借(jie)款打新的(de)散戶(hu)而言,高利(li)息環(huan)境會提高其成本(ben)。公(gong)開(kai)咨詢(xun)結(jie)果顯(xian)示市場對(dui)該舉措表(biao)示歡迎,并且已落實。在(zai)落實過程中(zhong),還采取了一些(xie)降低(di)分(fen)拆成本(ben)的(de)安(an)排(pai),這符合市場長期(qi)(qi)以來對(dui)降低(di)成本(ben)的(de)期(qi)(qi)望。

關于近期市場認購新股火熱的(de)(de)情況。我覺得可(ke)能是由于認購的(de)(de)手續或者(zhe)運作(zuo)安排(pai)的(de)(de)更改,導致參與(yu)者(zhe)的(de)(de)態度或行(xing)為(wei)發生了變化。一兩周前(qian),香港證監會(hui)行(xing)政總裁梁鳳儀女(nv)士曾(ceng)提醒,現在新股超額認購倍(bei)數常達幾千倍(bei),“含金量”與(yu)以(yi)往的(de)(de)100倍(bei)、200倍(bei)相比有所不(bu)同。

我也(ye)想趁機提(ti)醒一下,雖(sui)然很高興(xing)大家對新(xin)股認購(gou)熱情高漲(zhang),但(dan)也(ye)需(xu)注意,現(xian)在說的(de)(de)幾千倍的(de)(de)超額認購(gou),事實上投(tou)資者所需(xu)扣除(chu)或(huo)凍(dong)結(jie)的(de)(de)資金(jin)與過往水平不同,這可能(neng)就是上面(mian)說的(de)(de)“含金(jin)量(liang)”。

封面(mian)圖片來源:視覺(jue)中國-VCG41N131892672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ri)經(jing)濟(ji)新(xin)聞(wen)》報社授(shou)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jiu)。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zuo)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zuo)品。

2月27日,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HK00388,股價365港元,市值4628億港元,以下簡稱港交所)發布2024年度業績報告并舉行線下業績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業績會現場采訪了解到,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針對A+H股上市情況、港股新股上市經常出現超千倍認購、“科企專線”等問題進行了回應。 年報顯示,2024年港交所多項核心財務指標創歷史新高。全年收入及其他收益創224億港元新高,較2023年上升9%;股東應占溢利創131億港元新高,較2023年上升10%。 展望2025年,陳翊庭表示,地緣政治及宏觀經濟走勢仍將影響全球市場,但經濟復蘇已現積極信號。內地刺激政策與國際主要市場降息舉措,將為香港新股及二級市場注入新活力。 陳翊庭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婉銀 攝 以下為業績會現場實錄(有刪減) 提問:港交所正在研究升級系統以準備從T+2變為T+1結算周期,能否詳細說明這對香港市場有什么好處?這對投資者意味著什么?是否會幫助提高市場成交量或其他方面? 陳翊庭:關于T+1結算周期,為什么我們要做這個?它的好處是什么?未來,我們會首先發布一份白皮書,闡述市場需要考慮的所有問題。為什么我們認為市場需要考慮這個問題?因為全球趨勢正朝這個方向發展。例如,美國去年已經轉向了T+1結算周期,歐洲也計劃在2027年實施。所以我認為,作為一個國際市場,香港不能忽視這個趨勢。 因此,作為市場基礎設施的提供者和運營者,我們需要啟動這個討論。正如我剛剛提到的,我們將在今年年底前再做好技術上的準備,但也需要市場做好準備。在實際操作層面,市場可能需要進行一些調整,以適應T+1結算周期。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已經確定一定會實施T+1結算模式。我們需要提供所有相關信息供市場研究,然后在適當的時候,如果我們認為這是發展方向,我們可以發布咨詢文件,探討其如何幫助市場。結算周期的縮短意味著資金周轉速度加快,從而可能有助于提高流動性。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國際市場,我們需要與全球其他市場的發展保持同步。 提問: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提及擬設立“科企專線”,這個專線的主要內容是什么;2024年港股通日均交易額同比增長55%,內地投資者高度關注港股通紅利稅是否有下調空間? 陳翊庭:關于科技企業專線服務,這源于我們對市場需求的深度觀察,這類企業備受投資者青睞。自2018年推出18A(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18C(特專科技公司)等上市規則以來,相關企業在2024年貢獻了80%的市場融資額,這些企業具有技術先鋒特性。 但我們在服務過程中發現兩類核心痛點:其一,部分企業對規則適配性存在疑慮,例如申請18A/18C章節豁免時缺乏確定性;其二,技術價值傳遞存在障礙,企業擔憂其創新成果難以被上市審核部門充分理解。 所以,我們為這類企業制定了這套專線服務,有一套專業的班子可以服務好他們,在企業上市籌備期提供“一對一”規則適配指導,不用擔心遞了表批不出來等等情況;另一方面也起到推廣作用,有部分高科技企業反映投資者可能不太看得懂技術,我們因為大量接觸投資者和企業,可以起到撮合的作用。 通過這個專線,我們希望能夠首先向公司展示香港市場作為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同時更重要的是解決他們的問題。我相信,在正式提交上市申請之前進行這些準備工作,可以為他們節省一些時間。 “科企專線”我們正在整理和籌備,一旦準備完成會馬上公布。關于港股通紅利稅問題,我們也是在等消息。 提問:《財政預算案》提到要優化雙重主要上市和第二上市門檻,以及檢討市場結構,是不是為了側重吸引內地企業繼續赴港上市,還是重點拓展海外企業(特別是中東等地區公司)來港上市? 陳翊庭:事實上,上市規則的檢討是定期進行的。港交所針對的對象主要有四組,即內地的投資者與企業,以及世界各地的投資者與企業。無論是內地還是其他地區的投資者和企業想利用我們平臺進行融資或上市,我們都是很歡迎的。 我們現在正處理100多家公司的上市申請,其中有一個較為特別的現象,即有大量已在內地A股上市的公司來到香港進行二次上市。我記得這類企業已公布或遞交申請表的約有20~30家,這種情況較為主流,也從側面反映出目前的上市規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照顧到這些公司的需求。未來,我們會盡力檢討第一上市、雙重上市及第二上市等制度,希望盡量實現吸引更多海外企業來港上市。 香港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融資平臺。因此,我們的工作還會繼續。我們將繼續尋找機會,優化我們的上市制度,以提高我們的吸引力。同時,我也會和我的同事們一起,借助當前的勢頭,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和推廣工作。 提問:近期新股市場表現火熱,自FINI(全新新股結算平臺,將新股定價與股份開始交易之間的時間由T+5大幅縮短至T+2)實施以來,部分新股的孖展(融資融券)情況就非常夸張,您如何看? 陳翊庭:FINI的推出是為了縮短IPO(首次發行上市)結算周期,這對市場來說是好的,因為能夠縮短風險期,降低融資成本。因為在當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下,結算周期過長會增加風險,且對于需要借款打新的散戶而言,高利息環境會提高其成本。公開咨詢結果顯示市場對該舉措表示歡迎,并且已落實。在落實過程中,還采取了一些降低分拆成本的安排,這符合市場長期以來對降低成本的期望。 關于近期市場認購新股火熱的情況。我覺得可能是由于認購的手續或者運作安排的更改,導致參與者的態度或行為發生了變化。一兩周前,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女士曾提醒,現在新股超額認購倍數常達幾千倍,“含金量”與以往的100倍、200倍相比有所不同。 我也想趁機提醒一下,雖然很高興大家對新股認購熱情高漲,但也需注意,現在說的幾千倍的超額認購,事實上投資者所需扣除或凍結的資金與過往水平不同,這可能就是上面說的“含金量”。
上市(shi) 港交所(suo) 打新(xin)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