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30 10:03:23
昨日,DeepSeek-V3.2-Exp大模型一經發布,各大芯片廠商便完成“Day 0適配(pei)”。 其中,寒武紀在(zai)官方微信號宣布,已同步(bu)實現(xian)對(dui)深度(du)求索公司最新模(mo)型DeepSeek-V3.2-Exp的適配(pei)。
在此背景下,國產算力概念集體走強,科創芯片ETF國泰(589100)、芯片ETF(512760)、信創ETF(159537)盤中漲超2%。
DeepSeek新模型上線,寒武紀等廠商實現“Day 0適配”
9月29日,DeepSeek-V3.2-Exp大模型一經發布,幾家芯片廠(chang)商(shang)便(bian)完成“Day0適配”。
寒武(wu)(wu)紀在官方微信號宣布,已同步(bu)實現對(dui)深度(du)求索(suo)公司(si)最新模型DeepSeek-V3.2-Exp的(de)(de)適(shi)配。依托(tuo)DeepSeekSparseAttention機制,疊加寒武(wu)(wu)紀的(de)(de)極致計(ji)算效率,可大(da)幅降低長序列場景下的(de)(de)訓推成本。
據“華為(wei)計算”微(wei)信公(gong)眾號消息(xi),昇(sheng)騰已快速基于vLLM/SGLang等推理(li)框架完成適配部署,實現DeepSeek-V3.2-Exp0day支持(chi),并面向開發者開源所有推理(li)代碼和算子實現。
海光信息宣布,其DCU實現對DeepSeek-V3.2-Exp的無縫適配+深度調優,DeepSeek-V3.2-Exp在海光DCU上展現出優異的性能,同時驗證海光DCU高通用性、高生態兼容度及自主可控的技術優勢。
國投證券表示,國產算力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均迎來新的變化,一方面以華為昇騰為代表的國產算力芯片持續迭代,性能穩步提升,為國內人工智能產業帶來供給支撐。另一方面,國內互聯網大廠逐步適配國產芯片,資本開支有望持續增長,為國內算力產(chan)業帶來需求支撐。
AI芯片利好不斷,人工智能支出還有數倍增長空間
根據Gartner估計,2024年(nian)的(de)大量人工(gong)智能支(zhi)出(chu)(chu)達到了(le)9879億(yi)美(mei)元,并認為(wei)2025年(nian)將(jiang)增(zeng)長49.7%,達到1.48萬億(yi)美(mei)元。但不止如此,2026年(nian)人工(gong)智能支(zhi)出(chu)(chu)有望繼(ji)續(xu)增(zeng)長36.8%,達到2萬億(yi)美(mei)元以上(shang)。其(qi)中AI優化(hua)服務器(qi)支(zhi)出(chu)(chu)在(zai)2024年(nian)為(wei)1400億(yi)美(mei)元,2025年(nian)為(wei)2675億(yi)美(mei)元,2026年(nian)將(jiang)進一步增(zeng)長到3295億(yi)美(mei)元。
如果看的(de)(de)更(geng)遠一(yi)(yi)些的(de)(de)話,從IDC數(shu)據(ju)分析,在代理人工智能的(de)(de)推(tui)動下,人工智能支(zhi)出(chu)(chu)將在2029年(nian)達(da)到(dao)1.3萬億美(mei)元,并在2025年(nian)至2029年(nian)(含(han))期間的(de)(de)復合年(nian)增長率為31.9%。(注意,由于IDC沒有包(bao)含(han)電信服務,所以與Gartner的(de)(de)數(shu)據(ju)出(chu)(chu)現了巨大的(de)(de)差(cha)異(yi))不(bu)過,IDC的(de)(de)預(yu)測(ce)數(shu)據(ju)發布(bu)時(shi)間較早,當時(shi)北(bei)美(mei)云廠商還沒有開二季度的(de)(de)法(fa)說輝,至少從今年(nian)的(de)(de)情(qing)況看,430B的(de)(de)AI支(zhi)出(chu)(chu)是顯著被低(di)估的(de)(de)。2025~2029年(nian)CAGR+32%可以作(zuo)為參考,但這一(yi)(yi)增速也顯著低(di)于英偉達(da)、臺積電、AMD等一(yi)(yi)線廠商的(de)(de)敘述(shu)(45%~60%左(zuo)右(you))。
數(shu)據來源:IDC,the Next Platform
英偉達的預測則更加樂觀,在英偉達二季度法說會上表示2030年末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支出將達3萬億~4萬億美元。
往后看,我們旗幟鮮明的看好AI產業趨勢,AI目前北美云廠商的閉環已經形成,業績端高速增長已經可以反哺資本開支擴大,算力仍然供不應求。英偉達預測到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支出將達到3萬億~4萬億美元,目前仍有數倍增長空間,需求明確。國產算力方面,半導體產業鏈持續攻關,突破(po)生產障(zhang)礙(ai)的同時擴產持續推進,國(guo)產算力大規模放量已(yi)在前夜。
關注科創芯片ETF(589100)投資機會,國產芯片龍頭含量高
展望半導體板塊后市表現,主要從流動性和產業趨勢兩個重要因素。美聯儲降息落地為科技產業帶來了流動性支持。目前AI在全(quan)球的(de)(de)產業(ye)趨勢也已經(jing)形(xing)成,國產算力有望(wang)成為牛市中(zhong)科技板塊(kuai)的(de)(de)核(he)心主(zhu)線,也有望(wang)成為A股優質資(zi)產重估的(de)(de)重要賽(sai)道(dao)。
科創芯片ETF國泰(589100)跟蹤科創芯片指數(000685),單日漲跌幅可達20%。該指數聚焦于科創板上市的半導體與電子行業企業,成分股覆蓋集成電路、芯片設計等領域,展現高科技屬性及成長潛力,科創芯片指數中網羅國產芯片龍頭。
中證科創芯片指數前十大權重股
數(shu)據來源:中證指數(shu)公司,截至2025年9月29日(ri)。風險提示(shi):上述個股僅(jin)供展示(shi)指數(shu)權重,非個股推(tui)薦,不(bu)構成任何投(tou)資(zi)建議
此外,芯片ETF(512760)布局芯片全產業鏈,跟蹤指數精選了半導體行業內具有較高技術含量與成長潛力的企業證券作為指數樣本,覆蓋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環節,重點反映科技創新型半導體企業的整(zheng)體市場表現(xian),感興趣(qu)的投資者或可關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ji)新聞》報(bao)社授權,嚴禁轉(zhuan)載或鏡像,違者(zhe)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an)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de)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