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8 15:04:35
10月17日,國藥集團公眾號發布嚴正聲明,稱集團所屬中國中藥有限公司已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程序,將其所持國藥藥材股份有限公司25%的股權轉讓給上海天悅騰華貿易服務有限公司,并于9月30日在國有產權管理信息系統完成股權注銷登記。此前,國藥集團多次發文“聲討”藥材股份涉嫌侵害國藥集團商標權和不正當競爭、偽造印章等行為,雙方糾紛持續5年。
每經記者|林姿辰 每經編輯|陳星
10月17日,國藥集團公眾號發布嚴正聲明,稱集團所屬中國中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中藥,股票簡稱“中國中藥”,HK00570,股價2.59港元,市值130.43億港元)已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程序,將其所持國藥藥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藥材股份)25%的股權轉讓給上海天悅騰華貿易服務有限公司,并于9月30日在國有產權管理信息系統完成股權注銷登記。
圖片來源:國藥集團
這意味著,國藥中藥不再持有藥材股份任何股權,國藥集團、國藥中藥與藥材股份之間不存在任何股權關系或控制關系。
此前,國藥集團多次發文“聲討”藥材股份涉嫌侵害國藥集團商標權和不正當競爭、偽造印章等行為,雙方糾紛持續5年。
聲明指出:“國藥中藥曾是藥材股份設立時的發起股東,由于股份有限公司會展示發起股東信息,所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天眼查、企查查等顯示的藥材股份登記信息,可能仍存在國藥中藥為其歷史股東的內容,請社會公眾和投資者明辨,避免誤判。”
記者搜索公開資料,國藥中藥和藥材股份在2016年前曾是“母子”關系,彼時前者對后者的持股比例一度達到62.05%。
而根據《每日經濟新聞》今年2月刊發的《較勁5年后 國藥集團“聲討”藥材股份偽造印章 目前后者已不在官網地址辦公》(//www.wxsjbxx.com/articles/2025-02-12/3750105.html),當時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的藥材股份5名股東中,國藥中藥以25%的持股比例位居第一大股東。
不過,國藥中藥卻不愿意承認自己是藥材股份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一方面,這可能與國藥中藥“被動頂位”有關——根據國藥中藥2022年5月發表的《關于對國藥藥材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不實信息披露的聲明》,2021年12月13日,神州孝宇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競拍取得藥材股份56.4%股權,之后未經規定手續擅自轉讓股權,導致國藥中藥被動成為最大股東。
另一方面,雙方的品牌侵權糾紛持續多年。國藥集團在2020年7月首次發聲,指責藥材股份未經授權使用“國藥集團”等字號及商標開展宣傳。此后五年間,國藥集團數次發布聲明,直指對方涉嫌侵害國藥集團商標權和不正當競爭、偽造印章等行為。
在最新發布的嚴正聲明中,國藥集團再次表示集團從未授權藥材股份及其所屬企業使用國藥集團和國藥中藥的相關字號、商標及特許經營權等無形資產,從未允許以國藥集團、國藥中藥名義開展任何活動,“我們不對藥材股份任何行為負責”。
國藥集團還稱,對于任何冒用國藥集團名義或偽造與國藥集團關聯關系的行為,集團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盡管剝離了糾紛資產,但國藥集團的中藥業務面臨著嚴峻挑戰。
具體來說,國藥中藥是國藥集團中藥產業板塊的核心運營載體,今年上半年國藥中藥營收同比減少11%,凈利潤同比減少151.2%,虧損約1.08億元。
公司表示,銷售收入下降主要受中藥配方顆粒集采業務占比顯著增加,以及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同時,由于推動業態結構優化,中藥材生產及經營聚焦產地品種、優勢品種發展,戰略性減少低毛利、高風險業務;中醫藥大健康暫停部分同質化、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產品線和業務,導致上半年的營業額也有所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國藥中藥的收入、凈利潤就已雙雙下滑。其中,中藥配方顆粒業務營收下跌23.5%至69.72億元,毛利率從上年的65.50%降至56.90%。另外,中藥材生產及經營業務、中醫藥大健康業務的收入同比降幅均在20%左右。
去年,公司曾公告稱部分子公司接受了所在地稅務局的檢查或開展了自查。據財務部門統計,子公司應補繳2017年至2023年期間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相關稅款及滯納金合計約為人民幣1.5億元。
一直以來,太極集團與間接控股股東國藥中藥以及與實際控制人國藥集團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被市場長期關注。2020年10月,國藥中藥及國藥集團已就解決同業競爭事宜作出承諾,在對太極集團增資交易完成后的五年內,也就是2025年10月底前,逐步解決同業競爭問題。不過截至目前還未有公開消息。業界關心的國藥中藥私有化,在去年失敗后,也未有最新消息。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