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8 22:14:55
籌劃近三月、涉及95億元人民幣的歌爾股份收購聯豐商業旗下兩子公司案意外終止。歌爾股份稱,雙方未就關鍵條款達成一致,且預計不會對公司產生不利影響。盡管收購終止,但歌爾股份戰略未變,精密零組件業務成效顯著,同時加碼光學賽道,歌爾微電子也正沖刺港股IPO。
每經記者|彭斐 每經編輯|陳星
一樁籌劃近三個月、涉及金額高達95億元人民幣(約104億港元)的重磅收購案,意外按下了“終止鍵”。
10月17日晚間,歌爾股份(002241.SZ,股價31.20元,市值1104億元)發布《關于終止籌劃股權收購事項的提示性公告》,宣布終止籌劃收購聯豐商業集團有限公司(Luen Fung Commercial Holdings Limited)旗下兩家全資子公司——米亞精密科技有限公司(Mega Precision Technology Limited)及昌宏實業有限公司(Channel Well Industrial Limited)的100%股權。
該收購案于2025年7月23日首次披露,原計劃旨在增強公司在精密結構件領域內的綜合競爭力。對于終止原因,歌爾股份在公告中解釋稱,在積極推進盡職調查、審計、評估等工作,并與交易對方進行多輪溝通協商后,最終“交易雙方未能就交易相關的關鍵條款達成一致意見”。
不過,10月18日,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此次終止收購或與盡調過程中發現跟標的資產相關的問題且未能最終達成一致有關。
歌爾股份在公告中強調,本次終止收購是雙方友好協商、審慎研究后的結果,各方均無需承擔法律責任,且預計不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
歌爾股份此次終止的收購案,自披露起便因其規模受到市場高度關注。
回溯該事項,2025年7月23日,歌爾股份發布提示性公告,宣布擬以自有或自籌資金約104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95億元,用于收購米亞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及昌宏實業有限公司100%股權。
根據歌爾股份彼時的公告,公司實施本次收購,是“為滿足公司戰略發展需要,增強公司在精密結構件領域內的綜合競爭力”,意在“進一步深化公司的垂直整合能力,持續鞏固與行業領先客戶的合作,推動公司主營業務的長期健康發展”。
然而,在推進了近三個月后,這起近百億元級的收購案戛然而止。在10月17日晚間發布的終止公告中,歌爾股份稱,公司在籌劃本次股權收購事項期間,積極推進項目,有序開展盡職調查、審計、評估等相關工作,并與交易對方進行了多輪積極的溝通與協商,但交易雙方未能就交易相關的關鍵條款達成一致意見。
基于此,歌爾股份表示,為切實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經公司審慎研究并與交易對方友好協商,決定終止籌劃本次股權收購事項。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公告提及的“關鍵條款未能達成一致”,在市場層面獲得了進一步的解讀。
10月18日,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此次終止收購,或與盡調過程中發現跟標的資產相關的問題且未能最終達成一致有關。
該知情人士認為,從市場角度看,制造業領域的并購常會面臨資產質量、估值水平、未來業績保障等各方面的爭議或分歧,交易雙方在這些關鍵事項上無法達成一致,往往是企業審慎決策終止并購的主要原因。
歌爾股份在公告中明確,公司終止籌劃本次股權收購事項是公司與交易對方協商一致的結果,交易各方均無需承擔賠償及法律責任。同時,本次終止籌劃股權收購事項無需提交公司董事會或股東大會審議,不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也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的情形。
盡管這起近百億元的收購案意外終止,但這似乎并未動搖歌爾股份的長期戰略布局。
歌爾股份在公告中重申了未來的發展路徑。公司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圍繞既定戰略目標,有序開展各項經營管理工作,積極通過內生性發展和投資并購等多元化方式,推動公司長期健康發展,持續提升公司發展質量和公司價值,更好地回報全體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歌爾股份堅持的“精密零組件+智能硬件整機”戰略正在顯現成效。根據公司2025年半年報數據,精密零組件業務已成為公司營收增速最快、毛利率最高的板塊。
該業務實現營收76.04億元,同比增長20.54%;毛利率達到23.49%,提升了1.03個百分點。同期,智能硬件業務實現營收203.41億元,毛利率也提升至11.51%,同比增長2.27個百分點。
在終止上述收購的同時,歌爾股份在其他賽道的“外延式”布局并未停歇。
就在今年9月,歌爾股份披露方案,其子公司歌爾光學正推進一起重要交易。方案顯示,歌爾光學擬以向轉讓方(寧波舜宇奧來技術有限公司等)定向增資擴股方式,增加注冊資本人民幣5.3億元,以此取得轉讓方持有的上海奧來100%股權。該筆交易的轉讓對價為人民幣19.03億元。交易完成后,歌爾股份對歌爾光學的持股比例將由56.6560%下降至37.7707%。
歌爾股份表示,此舉旨在進一步增強公司在光波導等晶圓級微納光學器件領域內的核心競爭力,并為AI智能眼鏡、AR增強現實等整機業務的未來發展提供支持。公司稱,本次交易可以促成歌爾光學和上海奧來實現優勢互補,顯著緩解歌爾光學獨立投資所面臨的資金壓力,并幫助其在相關領域內加快形成成熟產能,搶占市場先機。
此外,在資本運作層面,歌爾股份旗下負責傳感器業務的歌爾微電子,也正積極沖刺港股IPO。今年7月,歌爾微電子已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這是其年內第二次港股遞表。招股書數據顯示,歌爾微電子在2024年度實現收入45.36億元,年內利潤3.09億元;2025年前三個月實現收入11.20億元,年內利潤1.16億元。
根據灼識咨詢數據,按2024年銷售額計,歌爾微電子是全球第一大聲學傳感器提供商(市場份額43.0%)和全球第四大傳感器提供商(市場份額4.3%)。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1572831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