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3 23:54:51
10月23日晚間,凱格精機公告稱收到廣東證監局和深交所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和監管函。公司在IPO募資使用上有兩項違規:一是“研發及測試中心項目”超計劃支付工資2691.23萬元且未及時披露;二是“精密智能制造裝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列支無關工資522.53萬元。此外,實控人股票解禁后,相關方“火速”減持,今年凱格精機股價實現較大漲幅。
每經記者|吳澤鵬 每經編輯|魏文藝
10月23日晚間,凱格精機(301338.SZ,股價64.79元,市值68.94億元)公告稱,近日分別收到中國證監會廣東監管局(以下簡稱“廣東證監局”)和深交所向公司及相關責任人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和監管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注意到,凱格精機在IPO(首次公開募股)募集資金使用上存在兩項重大違規行為:一是募投項目“研發及測試中心項目”超計劃支付人員工資2691.23萬元,且未按規定履行事前審議及信息披露義務;二是募投項目“精密智能制造裝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列支了與項目無關的臨時員工及實習生工資等,合計522.53萬元。兩項合計違規使用IPO募資超過3200萬元。
圖片來源:凱格精機公告
每經記者查詢發現,凱格精機于2022年8月上市,實控人所持股票在今年8月迎來解禁。巧合的是,該企業的股價在今年7月底開始攀升,至9月底實現翻倍,且創歷史新高。而在解禁后不久,8月28日,凱格精機便發布了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減持股份的預披露公告,隨后在9月實施了減持。
公告顯示,經查明,凱格精機在對IPO募集資金的使用上,存在兩大具體違規事實。
第一項違規涉及“研發及測試中心項目”超計劃支付人員工資。凱格精機在IPO招股說明書中披露,該募投項目新增人員工資為1788.76萬元。然而,截至2023年底,公司實際列支發放的新增人員工資金額達到4479.99萬元,超出計劃2691.23萬元。
圖片來源:凱格精機公告
與此同時,對于這一超計劃使用募集資金的情況,凱格精機未按規定事前履行審議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直至2024年8月底的董事會、當年9月的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才補充完成相關審議程序并予以披露。
第二項違規涉及“精密智能制造裝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列支不屬于該項目的人員工資。經查明,2023年6月至2024年4月期間,凱格精機通過募集資金專戶支付了與該募投項目無關的臨時員工及實習生工資204.17萬元,并置換生產人員工資318.36萬元。因此,合計金額522.53萬元被列支在該項目中。
根據廣東證監局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凱格精機董事長邱國良、時任總經理劉小寧、時任財務總監宋開屏、董事會秘書邱靖琳未勤勉盡責,被認定對公司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
凱格精機于2022年8月上市,因此,其實控人等所持股票在今年8月才迎來解禁。
每經記者發現,凱格精機實控人等所持股票解禁后不久,今年8月28日,凱格精機發布《關于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減持股份的預披露公告》,披露了相關減持計劃。
公告顯示,凱格精機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邱國良的一致行動人——南京凱靈格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南京凱靈格”)、東莞市凱創投資顧問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東莞凱創”)和東莞市凱林投資顧問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東莞凱林”)計劃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即2025年9月19日至12月18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319.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00%。減持原因是“基于平臺員工個人資金需求”。
圖片來源:凱格精機公告
隨后,上述預減持單位“火速”實施了減持計劃。9月30日,凱格精機公告稱,南京凱靈格、東莞凱創和東莞凱林在9月19日至9月29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86.5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81%。公告還提到,“本次減持計劃尚未實施完畢”。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凱格精機股價實現較大漲幅。年初時其股價尚在31元/股附近波動,從7月起開始攀升,至9月底一度超過75元/股,實現翻倍。若只看下半年以來表現,其股價最高漲幅也超過50%。其中在9月23日,其股價一度觸及76.50元/股,創上市以來新高。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220571502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