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5 01:27:42
而(er)針對專戶投資(zi)經理是否免于這(zhe)種類似“競業條款”的規定,對此(ci)天弘基金與業內(nei)的看法并不統(tong)一。
每經記者 徐(xu)皓 發自上海
在原華夏(xia)(xia)基金(jin)總(zong)經(jing)(jing)理助理郭樹(shu)強(qiang)尚未獲批高管資格,從而履職天(tian)弘(hong)基金(jin)之前(qian),其華夏(xia)(xia)的原部下(xia)華夏(xia)(xia)基金(jin)專戶(hu)部投(tou)資經(jing)(jing)理周可彥已經(jing)(jing)先行一(yi)步加(jia)盟天(tian)弘(hong)基金(jin),出任投(tou)資部總(zong)經(jing)(jing)理,并(bing)兼任天(tian)弘(hong)精選基金(jin)經(jing)(jing)理。
不過,與通常基金(jin)經(jing)理跳槽(cao)程序不同,周(zhou)可彥(yan)并未等待3個月“靜(jing)默(mo)期”,在5月離職華夏后(hou)即“無縫銜接”了天(tian)弘基金(jin)。而針對專(zhuan)戶投資經(jing)理是否免于這種類似“競業條(tiao)款”的規定,對此天(tian)弘基金(jin)與業內的看法并不統(tong)一(yi)。
華夏投資經理“靜默期”內任職
昨(zuo)日,天弘基金(jin)(jin)發布公告(gao),增(zeng)聘周可彥(yan)為天弘精選基金(jin)(jin)經理(li)。
公告顯(xian)示,周可彥在今(jin)年5月的(de)(de)時候,就已經(jing)(jing)擔任(ren)天弘基金投資(zi)部總(zong)經(jing)(jing)理——這也是(shi)天弘投研體系中目前最高的(de)(de)職務。業內(nei)認為,天弘基金對(dui)跟隨(sui)原華夏基金總(zong)經(jing)(jing)理助(zhu)理郭(guo)樹強而加(jia)盟的(de)(de) “嫡系”投研人才,極為重視。
但同時值得注意(yi)的是(shi),周可彥今年5月剛從(cong)華夏基(ji)金專(zhuan)戶投資(zi)經理(li)崗位(wei)離職(zhi),當月即赴(fu)天弘基(ji)金上任,這是(shi)否(fou)涉嫌(xian)有(you)違(wei)《基(ji)金管理(li)公司投資(zi)管理(li)人員管理(li)指(zhi)導意(yi)見》中關(guan)于基(ji)金經理(li)離職(zhi)“3個月等待期(qi)”的相關(guan)條款?
記者查閱(yue)相(xiang)關(guan)規定了解到,上述條例中有類似(si)某種“競業條款”的(de)要求:“基金公司不得聘用從其他公司離任未滿(man)3個月(yue)的(de)基金經理從事投(tou)資、研(yan)究、交易等相(xiang)關(guan)業務。”
因此,通常跳槽的(de)(de)基金經理(li)都有所(suo)謂的(de)(de)3個月“靜默期(qi)”。雖然周可彥此前在華(hua)夏的(de)(de)職(zhi)務(wu)是專戶(hu)部門投資(zi)經理(li),是否意(yi)味著可以免除相關(guan)條例(li)的(de)(de)制(zhi)約?
天弘基金(jin)督察長(chang)呂傳(chuan)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ji)者表示,公司在聘任(ren)周可(ke)彥之前也專門研究過相關規定,因(yin)為該(gai)規則(ze)指向“基金(jin)經理”,因(yin)此“非(fei)公募部門”的投資經理不受(shou)此限(xian)制。
呂傳(chuan)紅同(tong)時表示,“聘任是在證(zheng)(zheng)券(quan)業協會和證(zheng)(zheng)監會備案受到批(pi)準的,不存在違規的情(qing)況。”
業界看法不一
但從記者就此(ci)對(dui)其他(ta)基(ji)金公司稽查監(jian)合部(bu)門進行(xing)了(le)解的(de)情況(kuang)來看,同業對(dui)此(ci)情形(xing)的(de)理(li)解并(bing)不統一。
上海某合資(zi)基金公司稽查(cha)監合部人士認為,專戶投資(zi)經理(li)也應(ying)當受到此(ci)條款的約(yue)束,在離任滿3個月(yue)后才應(ying)該有入職(zhi)和報批基金經理(li)資(zi)格。
另(ling)一家內資(zi)(zi)基金(jin)公司稽查(cha)監合部人士則表示,理(li)(li)論(lun)上條款規定的(de)是(shi)“基金(jin)經(jing)理(li)(li)”,而(er)同(tong)樣(yang)是(shi)核心投資(zi)(zi)崗位(wei)的(de)投資(zi)(zi)經(jing)理(li)(li)應參(can)照執行,“不過因為沒(mei)有明確限定,所以操作(zuo)上相對(dui)靈(ling)活,由(you)基金(jin)公司自己控制。”
“規定3個月期限的(de)問題,一方(fang)(fang)面是(shi)從同(tong)業投資(zi)信息(xi)防火墻的(de)角度出發,避(bi)免可(ke)能機密投資(zi)信息(xi)泄露的(de)問題;另一方(fang)(fang)面也是(shi)為緩解基金(jin)經(jing)理的(de)頻繁流(liu)動。”有基金(jin)公司人士解讀相(xiang)關規定的(de)用意,“因此投資(zi)經(jing)理也應該同(tong)樣規避(bi)一下。”
公私募(mu)“雙重待遇”?
據(ju)記者了解,2009年證監會發布(bu)該《指(zhi)導(dao)意見》時,旨在規(gui)范投研人員(yuan)的投資行為和減少無序(xu)人員(yuan)流動(dong)。對基金經理的離職、任職、注冊等均有(you)詳細條款規(gui)范。
而《指導意見》實(shi)現之時,基(ji)金(jin)公(gong)司專戶部(bu)門“一對多”業務(wu)尚未開閘,從業人員相比公(gong)募部(bu)門而言極為有限。
但隨著“一對多”業務興起(qi),專(zhuan)(zhuan)戶(hu)部門迅速擴張,而(er)近年由于公募(mu)基金產(chan)品大量發(fa)行,各家投(tou)研團隊擴充(chong)人手,逐漸(jian)產(chan)生了專(zhuan)(zhuan)戶(hu)部門投(tou)資經理向公募(mu)部門的(de)“回流潮”。
業內人士認為(wei),基金公司(si)內部雖然有防(fang)火墻,但是(shi)專(zhuan)戶(hu)(hu)與公募部門均共用一個投(tou)研平(ping)臺,專(zhuan)戶(hu)(hu)投(tou)資經(jing)理跳槽時與公募基金經(jing)理享受“雙(shuang)重待遇”似乎并不符(fu)合《指導意(yi)見(jian)》頒布的初衷(zhong)。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jing):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dou):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zuo)(zuo)品(pin)出(chu)現(xian)在本站(zhan),可聯(lia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zuo)(zuo)品(pin)。
歡迎(ying)關注(zhu)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