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0 01:20:4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陶力 發(fa)自杭(hang)州(zhou)
每經(jing)記者 陶力 發自杭州(zhou)
“有事找(zhao)老(lao)陸(lu),沒事找(zhao)老(lao)馬。”離任(ren)前(qian)的(de)馬云對阿里巴巴員工扔下這么一句話。
今(jin)天,馬云將在(zai)杭州宣布(bu),徹底拋開阿里巴巴CEO頭銜,投身另一(yi)個領域——公益(yi)與環保。隨后,他的新工作是接替經(jing)濟學家胡祖(zu)六,出任(ren)下一(yi)任(ren)TNC(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shi)會理事(shi)長。
而他一(yi)手(shou)創(chuang)建的阿里(li)巴(ba)巴(ba)也在他離去之前交出了(le)一(yi)份堪稱完美(mei)的成(cheng)績單。《每日經濟新聞(wen)》記者注意到,5月8日,雅虎公(gong)司(si)向美(mei)國證券交易委(wei)員會提交的文(wen)件顯示,阿里(li)巴(ba)巴(ba)集團2012財年第四季度(du)(du)凈利潤(run)達到6.4億(yi)美(mei)元,單季度(du)(du)盈(ying)利已超過騰訊,成(cheng)為中國互聯(lian)網(wang)行業最賺(zhuan)錢的公(gong)司(si)。
“對于(yu)互聯(lian)網行業(ye),我已經有點(dian)老了;對于(yu)新(xin)(xin)事物,我還年輕”,馬(ma)云(yun)以阿里巴巴集團CEO頭銜出席在美(mei)國加(jia)州圣莫尼(ni)卡(ka) (SantaMonica)舉行的(de)(de)公(gong)(gong)益活動時(shi)如(ru)是說。他隨后向由大自然保(bao)護協會(TNC)理(li)事們(men)建立的(de)(de)“中國全(quan)球保(bao)護基金(CGCF)”捐贈(zeng)了500萬美(mei)元。馬(ma)云(yun)能否利用其在互聯(lian)網行業(ye)的(de)(de)經驗和(he)影響力,再(zai)造一個全(quan)新(xin)(xin)的(de)(de)公(gong)(gong)益生態(tai)體(ti)系,成(cheng)為關注的(de)(de)焦點(dian)。
阿里再造盈利點
如果將阿里巴(ba)巴(ba)比作自己(ji)的(de)兒(er)子,那么入(ru)股新浪(lang)微博則是馬云陪伴這個兒(er)子走過的(de)最后一程(cheng)。阿里巴(ba)巴(ba)日(ri)前(qian)宣布,以(yi)5.86億美元購入(ru)新浪(lang)微博約18%股份,雙方聯(lian)(lian)姻(yin)被業界評價(jia)為“珠聯(lian)(lian)璧合(he)”。
馬云接(jie)受媒體專訪時表示(shi),新浪微(wei)(wei)博是非常(chang)好的產品,投資微(wei)(wei)博是阿(a)里未來(lai)發展非常(chang)重要一(yi)步。他(ta)強調,阿(a)里并不想(xiang)把(ba)微(wei)(wei)博變(bian)成電子商(shang)務平臺(tai),而是想(xiang)探索電子商(shang)務如何幫助微(wei)(wei)博,與新浪共同打(da)造一(yi)個屬于未來(lai)的微(wei)(wei)博平臺(tai)。
而(er)一(yi)名接近馬云的(de)阿里巴(ba)(ba)巴(ba)(ba)內部人士也(ye)對《每(mei)日經(jing)濟(ji)新聞》記者坦言,入股(gu)微(wei)博完全是為(wei)了完善阿里在移(yi)(yi)動(dong)端的(de)布局(ju)。“PC端的(de)巨頭毫無疑問是騰(teng)訊、百度和阿里,而(er)且我可以說(shuo)至少三年內沒有人可以打敗他們。但是在移(yi)(yi)動(dong)互聯網領域,誰都不敢說(shuo)自己是第一(yi),格局(ju)也(ye)遠沒到定的(de)時候。”
正是(shi)基于這種危機感,阿里巴巴加(jia)速了并(bing)購的(de)步伐。除(chu)入股新(xin)浪微博、尋(xun)求增(zeng)持UC外(wai),公開(kai)資(zi)料顯示,阿里巴巴還相繼投(tou)資(zi)陌陌、在路上、快的(de)打車、丁丁優惠、蝦(xia)米等移(yi)動應用,并(bing)斥資(zi)8000萬美元收(shou)購移(yi)動應用服務平臺友盟(meng)。
除了繼續在移動互(hu)聯網領域(yu)發力,阿里巴(ba)巴(ba)也在著(zhu)手(shou)原(yuan)有(you)業務(wu)的(de)打通。
自從退(tui)市以(yi)后,阿(a)里(li)(li)巴(ba)巴(ba)B2B業(ye)務(wu)(wu)一(yi)度(du)淡出了業(ye)界的(de)視(shi)野。但是一(yi)系列(lie)架構調整(zheng)也說明(ming),阿(a)里(li)(li)巴(ba)巴(ba)正(zheng)在將B2B和B2C兩塊看似(si)并無關聯的(de)業(ye)務(wu)(wu)打(da)通形成(cheng)整(zheng)體(ti)平(ping)臺。
5月8日(ri),阿(a)里(li)巴(ba)(ba)巴(ba)(ba)集團宣布,對CBU(阿(a)里(li)巴(ba)(ba)巴(ba)(ba)中(zhong)國業(ye)(ye)務)進(jin)行(xing)(xing)架構調整(zheng)。原CBU服務銷售(shou)(shou)體(ti)系(xi)將與ICBU(阿(a)里(li)巴(ba)(ba)巴(ba)(ba)國際業(ye)(ye)務)服務銷售(shou)(shou)體(ti)系(xi)進(jin)行(xing)(xing)融合,打(da)造(zao)全(quan)阿(a)里(li)集團針對小(xiao)企業(ye)(ye)客戶的統(tong)一服務和銷售(shou)(shou)體(ti)系(xi)。
而在技(ji)術和產(chan)品領域(yu),原CBU技(ji)術及相關(guan)團(tuan)(tuan)隊將和大淘寶系進行團(tuan)(tuan)隊重組,形成隸(li)屬(shu)于阿(a)里全集團(tuan)(tuan)的誠信通產(chan)品和服務團(tuan)(tuan)隊。
此外,原CBU網(wang)站與行業運營團(tuan)(tuan)隊,將(jiang)繼續服(fu)務(wu)(wu)中小企業的B類(lei)業務(wu)(wu),并和淘寶、天貓的相關業務(wu)(wu)進行整(zheng)合(he),重點完成采(cai)購和批發兩大服(fu)務(wu)(wu)功能。阿里巴(ba)巴(ba)集團(tuan)(tuan)管(guan)理執行委(wei)員會(hui)成員張劍鋒將(jiang)進行分管(guan)。
顯然,如(ru)何尋找B2B和(he)B2C兩者(zhe)新的融合和(he)增長(chang)點,是馬云(yun)留給新任阿里(li)巴(ba)巴(ba)CEO陸兆禧的一個(ge)重(zhong)要任務。
馬云的新征程
其實,馬(ma)云早已經想好(hao)了自(zi)己的(de)后路,“折騰其他行業:一(yi)是教育,二是綠色環保,三是圍繞前面兩(liang)者的(de)投資。”關于大(da)自(zi)然保護協(xie)會,更(geng)多人看(kan)到(dao)的(de)是它出現在馬(ma)云微博ID里(li)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其官網(wang)上看到,清新的(de)(de)頁面與環保理念(nian)不謀(mou)而合,“保護所(suo)有生命賴以生存的(de)(de)陸(lu)地、淡水和海洋(yang)”是該協會對自己的(de)(de)詮釋(shi)。
這(zhe)是一家從事(shi)生態環境保護的(de)國際(ji)非營(ying)利非政(zheng)府組織,成立于1951年(nian),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已經(jing)成為全球最大的(de)環保組織之一。目前(qian)TNC全球資產(chan)已經(jing)超過(guo)37億(yi)美元,年(nian)收入達到8億(yi)美元,會(hui)員數量由1990年(nian)的(de)50萬發展(zhan)到目前(qian)的(de)超過(guo)100萬。
2011年,馬云以(yi)TNC全球董事會董事的身份(fen)實名開設新浪微博,ID名為“大自(zi)然保(bao)護協(xie)會馬云”。即(ji)便微博總數只有29條,且關注(zhu)數為零,但粉絲已(yi)超過(guo)700萬。
為了更好(hao)的(de)獲(huo)得資金(jin)支持,2010年(nian)5月(yue),馬云決定從2010年(nian)起將阿里(li)巴(ba)(ba)巴(ba)(ba)集團年(nian)收入(ru)的(de)0.3%撥作公(gong)益基金(jin),即阿里(li)巴(ba)(ba)巴(ba)(ba)公(gong)益基金(jin)會,主要用于環保項目的(de)資助。
由于他非常關心淡水資源,因(yin)此該基金(jin)在多(duo)個省份資助了旨在恢復清潔(jie)水質的(de)系列非營利項目(mu) “清源行(xing)動”,當然(ran)其他只要有利于環保的(de)項目(mu)也可以申(shen)請資金(jin)資助。
馬云(yun)下一步要做(zuo)什么(me),尚沒(mei)有明確的消息。他透露(lu),卸任(ren)以(yi)后先給自(zi)己(ji)放假三個月(yue)。
但是,顯(xian)然公益(yi)界已經開始期待他(ta)的到(dao)來。清華大學NGO研(yan)究(jiu)所所長王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fang)時表示(shi),有影響力的商業人士投身到(dao)公益(yi)行業,本身便(bian)是中國(guo)社會進步的一個標志(zhi),如比爾·蓋(gai)茨和(he)巴(ba)菲特。“所以馬(ma)云的選擇也很正常,他(ta)在互聯網行業的很多經驗、理念(nian)和(he)方式都(dou)可以運(yun)用到(dao)公益(yi)上(shang)來。”
同時(shi),他也坦言(yan),做好公(gong)益(yi)有時(shi)比做好生意更難(nan),馬云的嘗試或許能推動這一(yi)行(xing)業(ye)的完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huo)鏡像,違者必(bi)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qu)稿(gao)酬。如您不希望(wang)作(zuo)品出(chu)現(xian)在(zai)本(ben)站(zhan),可聯系我們要求(qiu)撤下(xia)您的(de)作(zuo)品。
歡(huan)迎關注每日經(ji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