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5-01-14 09:48:35
目前來看,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wu)通常(chang)由(you)發起銀(yin)行主導,信托公(gong)司更多的(de)是承擔“通道”角色(se),這(zhe)也決定了銀(yin)行的(de)強勢(shi)地位。
編者按:一(yi)眾(zhong)信托公司正將資產證(zheng)券化視為業務(wu)轉(zhuan)型最為重要的突破口(kou),盡管這一(yi)業務(wu)的實際操(cao)作繁冗(rong)復雜、困難(nan)重重。
資產(chan)證券(quan)化真將成為信(xin)托業(ye)的大藍海嗎?實現常規化之路還(huan)需(xu)跨越哪(na)些關卡(ka)?信(xin)托公司(si)為開(kai)拓這一(yi)潛在市場又在進行哪(na)些實質(zhi)性(xing)準備?本期信(xin)托話題就(jiu)這些疑問一(yi)一(yi)進行探討。
證券時報記者 楊卓卿
隨(sui)著監管層的推動和相關政策的一再松綁(bang),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為信托業打開(kai)廣闊的想象空間。
據(ju)證券(quan)時報(bao)記者了解,目(mu)前信(xin)托(tuo)公(gong)司普遍對(dui)資產(chan)證券(quan)化(hua)業(ye)務重視(shi)有加(jia),有的(de)設立專營部(bu)門從事該業(ye)務。在與會計師(shi)事務所、律師(shi)事務所等機構積極接洽的(de)同時,為拼搶項目(mu),信(xin)托(tuo)公(gong)司尤(you)其注重與銀行的(de)溝通和對(dui)接。
資格審批進程加快
越來(lai)越多信(xin)托公司將對(dui)資產證券化業(ye)務(wu)前景的(de)(de)看好落(luo)實為(wei)行動。為(wei)了(le)踐行“放權簡政”的(de)(de)初衷,監管層近來(lai)對(dui)相關資格的(de)(de)批復(fu)進程也大(da)為(wei)加快。
據(ju)方正(zheng)東亞(ya)信(xin)托(tuo)研究(jiu)(jiu)發展部總經理(li)楊帆透露,方正(zheng)東亞(ya)自(zi)2013年(nian)初便開始研究(jiu)(jiu)資(zi)產證券化業務(wu),2014年(nian)8月通過湖北銀監局預答辯(bian),2014年(nian)11月已獲得特定目(mu)的信(xin)托(tuo)受托(tuo)資(zi)格。
廈(sha)門國際信(xin)托一位高管(guan)告訴記者,廈(sha)門國際信(xin)托自(zi)2012年底開始籌(chou)備特(te)定目的信(xin)托受托機構資格申(shen)請,為此設立(li)內部工(gong)作組進行理論(lun)研究和市場調研,2013年底正式向(xiang)廈(sha)門銀監局提交申(shen)請材料,2014年9月下旬已收到資格批復。
“監(jian)管(guan)層主要考察的(de)(de)是公司是否(fou)具備(bei)相關人才配備(bei)和(he)IT系統,也(ye)(ye)會對風控和(he)信(xin)披提(ti)出一些要求。”上(shang)述廈門國際信(xin)托高(gao)管(guan)坦承,如今獲取特定(ding)目(mu)的(de)(de)信(xin)托受托機構資格的(de)(de)難(nan)度已大為降(jiang)低,監(jian)管(guan)批復也(ye)(ye)在提(ti)速(su)。
民生信(xin)托(tuo)相關(guan)人(ren)士則表示,由于2013年(nian)4月份(fen)才完成重(zhong)新登記,民生信(xin)托(tuo)尚不滿(man)足(zu)開展這類業(ye)(ye)務信(xin)托(tuo)公(gong)司的重(zhong)新登記時間應超過3年(nian)的相關(guan)要求(qiu),但(dan)公(gong)司已開始相關(guan)資格(ge)的申請及業(ye)(ye)務準備。
由于監(jian)管部門在2008年(nian)(nian)~2011年(nian)(nian)曾叫停資產(chan)證(zheng)券化項目,包括興業(ye)信(xin)托(tuo)、湖南(nan)信(xin)托(tuo)、紫金信(xin)托(tuo)、北京信(xin)托(tuo)等均在2012年(nian)(nian)之后獲得該(gai)資格。目前已拿下該(gai)資格,可開(kai)展資產(chan)證(zheng)券化業(ye)務的信(xin)托(tuo)公司數量累計超過30家。
獨立部門專攻業務
數據顯示,從2005年(nian)(nian)至2014年(nian)(nian)底,共有(you)19家信托公司作為(wei)受托人發行(xing)了94單共3803.2億(yi)元(yuan)的(de)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值得一提的(de)是2014年(nian)(nian)的(de)井噴狀況,僅2014年(nian)(nian)前9個半月發行(xing)規(gui)模大約(yue)為(wei)此前9年(nian)(nian)的(de)發行(xing)總規(gui)模的(de)兩倍。
據證(zheng)(zheng)券(quan)時報記者了解,為了應對(dui)資(zi)產證(zheng)(zheng)券(quan)化業務潮流,不少嗅覺敏銳的信托公司開始設(she)立獨立部(bu)(bu)門(men)主攻該業務,或(huo)增設(she)資(zi)產證(zheng)(zheng)券(quan)化業務部(bu)(bu)、投資(zi)銀行部(bu)(bu)等專業部(bu)(bu)門(men),有的則組建了相關業務團隊。
南方某中(zhong)型信(xin)托公司(si)內(nei)部(bu)人(ren)士透露(lu),公司(si)資產證券化業(ye)務初始團隊僅3人(ren),但考慮(lv)到(dao)這項業(ye)務的重要性和專業(ye)性,公司(si)高層刻意設立(li)獨(du)立(li)的投資銀行部(bu)門(men),并加(jia)緊人(ren)才布局(ju)。
外貿(mao)信托年報顯(xian)示(shi),構建資(zi)產(chan)證券化全鏈條增值服務體(ti)系是公司(si)轉型的四大方(fang)向之一(yi),目前外貿(mao)信托的資(zi)產(chan)證券化業務則由金融(rong)市場總部負(fu)責。
湖南(nan)信托相關(guan)人士稱,公司(si)資(zi)(zi)產證(zheng)券化業(ye)(ye)務(wu)目前由信托二部負(fu)責,2013年8月拿下業(ye)(ye)務(wu)資(zi)(zi)格之后,針對(dui)信貸(dai)資(zi)(zi)產和(he)企(qi)業(ye)(ye)經營(ying)性(xing)(xing)資(zi)(zi)產的特性(xing)(xing),公司(si)還分別制定融資(zi)(zi)項目建議書向相關(guan)發(fa)起主體進行業(ye)(ye)務(wu)推介。
上述廈門國(guo)際(ji)信托高管還表(biao)示,拿下業(ye)務資格之后,他們加緊與會計師事(shi)務所(suo)與律師事(shi)務所(suo)進行業(ye)務接洽,另一方面(mian),公(gong)司(si)還在(zai)接觸軟件(jian)開發公(gong)司(si),為(wei)設立IT系(xi)統(tong)打好(hao)提前(qian)量。
傍銀行搶資源
目(mu)前來(lai)看,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通常由發起銀行(xing)(xing)主導,信托公司更(geng)多(duo)的是承擔“通道”角色,這也決定了銀行(xing)(xing)的強勢地位。
中原信(xin)托(tuo)相關人(ren)士(shi)稱,至少(shao)現階段(duan),信(xin)貸資產證券化(hua)還不能成為支撐整個行(xing)業盈利的(de)(de)主(zhu)流業務。“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de)(de)信(xin)托(tuo)公司(si)加(jia)入到競爭中,導致費率(lv)下降;另一方面,大型國有銀行(xing)具有研(yan)發(fa)、資源等優勢,信(xin)托(tuo)公司(si)很難參與到業務的(de)(de)設(she)計研(yan)發(fa)中去,使得這項業務通道化(hua)特征(zheng)明顯(xian)。”該人(ren)士(shi)說。
處于信貸資產(chan)證券(quan)化(hua)業務主導地位的(de)銀行,自(zi)然會(hui)收到信托公司(si)的(de)各種示好。
“在業(ye)(ye)務儲(chu)備方面,雖然(ran)尚未獲(huo)得業(ye)(ye)務資(zi)格,公司已(yi)經(jing)開(kai)始與一些股份行、城商(shang)(shang)行、農商(shang)(shang)行、金融租賃公司等進行商(shang)(shang)洽。除了信貸資(zi)產(chan)證券化業(ye)(ye)務,在企業(ye)(ye)資(zi)產(chan)證券化業(ye)(ye)務方面已(yi)有部分項目儲(chu)備,在與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研究合作機制(zhi)。”上述民(min)生信托人士稱。
銀(yin)行系信托公司在資(zi)產(chan)證(zheng)券(quan)化業務(wu)中(zhong)的(de)優勢(shi)也(ye)不言而(er)喻(yu)。
興業(ye)信(xin)(xin)托(tuo)相關(guan)人士稱,2012年(nian)底(di)獲(huo)得(de)特定目的信(xin)(xin)托(tuo)受托(tuo)資(zi)格后,公司內部一直將資(zi)產證券化業(ye)務作(zuo)為戰略(lve)性業(ye)務來推(tui)動,在(zai)制度建設(she)、系統搭建、團隊培養以及市場拓展(zhan)方面均(jun)投入了(le)較大(da)的人力(li)和物(wu)力(li)。
2014年,興(xing)業信(xin)(xin)托信(xin)(xin)貸資(zi)產支持證(zheng)券(quan)發(fa)行(xing)規模(mo)達(da)117.78億元,市場排名靠前,并(bing)且成功發(fa)行(xing)了國內首(shou)單綠色金融信(xin)(xin)貸資(zi)產證(zheng)券(quan)化產品——興(xing)元2014年第二期綠色金融信(xin)(xin)貸資(zi)產支持證(zheng)券(quan)。
1%利潤率的尷尬
據上(shang)述中(zhong)(zhong)原(yuan)信托(tuo)(tuo)人士分析,在信貸(dai)資產證券化(hua)業務中(zhong)(zhong),股份行(xing)、城(cheng)商行(xing)等中(zhong)(zhong)小銀行(xing)所(suo)具備(bei)的(de)市場潛力(li)(li)更大(da),因為這類銀行(xing)對(dui)改(gai)善信貸(dai)結構(gou)、資產出表的(de)需求較旺盛。對(dui)于信托(tuo)(tuo)公司來說,與這類銀行(xing)合作也更容易較早(zao)地參與到信貸(dai)資產證券化(hua)的(de)各個環節中(zhong)(zhong),有利(li)于進一步提升信托(tuo)(tuo)公司的(de)專業化(hua)能力(li)(li)和(he)創新能力(li)(li)。
一(yi)位(wei)信(xin)托(tuo)公司(si)業務(wu)負責人稱,目前信(xin)托(tuo)公司(si)從事一(yi)單(dan)資產證(zheng)券化業務(wu)的利潤率只有1%。,不少甚(shen)至更(geng)低(di),與信(xin)托(tuo)公司(si)實際(ji)付(fu)出相差甚(shen)遠,“但仍有很(hen)多(duo)公司(si)爭著搶著做,盈利不是目的,他(ta)們只是想開個業務(wu)創(chuang)新的頭單(dan),這實際(ji)上給行業帶來很(hen)不好(hao)的影響。”
公開數據顯示,從2005年(nian)至(zhi)2014年(nian)底,僅19家信托(tuo)公司(si)作為受托(tuo)人(ren)發(fa)行了94單共3803.2億元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
2014年底,信托(tuo)公司資產證(zheng)券化業(ye)務專題研(yan)討會在北京召(zhao)開,銀監會非(fei)銀部許(xu)文(wen)副主任、葉凌風副處(chu)長(chang)、創新部劉麗娜副處(chu)均(jun)長(chang)應邀出席,來自(zi)68家(jia)信托(tuo)公司120余(yu)位(wei)資產證(zheng)券化業(ye)務相關負責人也參與(yu)其(qi)中。
一位(wei)前往參會的(de)(de)信(xin)托公司高(gao)管表示,監管層一再強調信(xin)托公司開展資產(chan)證券化業務的(de)(de)重要性,希望業內(nei)公司更(geng)加主(zhu)動地發(fa)揮SPV(特殊目(mu)的(de)(de)載體)的(de)(de)角色(se),通過產(chan)品創新盡可能提高(gao)收益率,同時也要避免惡性競爭,陷入類似券商傭金(jin)戰的(de)(de)尷尬。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希望(wang)作(zuo)品(pin)出現(xian)在本站(zhan),可聯(lian)系(xi)我們要求(qiu)撤(che)下您(nin)的(de)作(zuo)品(pin)。
歡(huan)迎關(guan)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