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4-07 18:51:22
“小長假”期(qi)間的二手車(che)市(shi)場分外熱鬧,一(yi)邊(bian)瓜子宣(xuan)布A輪融(rong)資成功,另(ling)一(yi)邊(bian)優信(xin)對58開啟了(le)一(yi)場“維權(quan)斗爭”。在(zai)(zai)4月(yue)3日發新(xin)聞稿斥責58侵權(quan)之(zhi)后,4月(yue)6日,優信(xin)在(zai)(zai)北京召開記者會宣(xuan)布正(zheng)式起訴58同城(cheng)。
每經(jing)編輯(ji)|每經(jing)記者(zhe) 劉旭(xu)
每經記者 劉旭
“小長假”期間的二手車市場分外熱鬧,一邊瓜子宣布A輪融資成功,另一邊優信對58開啟了一場“維權斗爭”。在4月3日發新聞稿斥責58侵權之后,4月6日,優信在北京召開記者會宣布正式起訴58同城。
實際上,優信與58并非首次“擦出火花”。此前曾有媒體傳出“58同城要合并優信”、“58入股優信”、“優信二手車疑似與58合并”等類似的消息,對此,優信執行總裁彭惟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明確表示,此消息是不實傳言,并強烈譴責58同城仿冒優信網站。58同城與優信二手車并沒有任何合作關系,58同城此舉是為了(le)“截取優信二手車的(de)流(liu)量”。
【起因】
4月6日,優信市場營銷中心總經理趙聃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4月2日,58同城網站出現了一個“優信二手車”品牌命名的網站,這個網站不僅叫做“優信二手車”,并且它的功能很齊備,大家仔細去看,會發現從到類型到品牌一應俱全,包括車輛的信息。而它的網址是58.com,而不是優信二手車的xin.com。
在百度等搜索引擎去搜索“優信二手車”的時候,乍一看就是優信二手車的搜索結果,仔細看卻引向了58同城(cheng)的網(wang)站(zhan),當消(xiao)費者(zhe)誤以(yi)為排在非常靠前(qian)的位(wei)置會導(dao)向他想(xiang)去優信二(er)手(shou)(shou)車的網(wang)站(zhan)的時(shi)候,其(qi)實會導(dao)入那個仿冒(mao)的二(er)手(shou)(shou)車網(wang)站(zhan)。這(zhe)樣的行(xing)為很(hen)大程度上會誤導(dao)真正想(xiang)通過搜索引(yin)擎找到優信二(er)手(shou)(shou)車的大部(bu)分消(xiao)費者(zhe)。
【訴求】
4月5日,優信二手車向朝陽法院正式提起了訴訟案,狀告58同城侵權優(you)信二(er)手車。我們提出了訴訟(song)請求(qiu):
1.要求58立即(ji)停止這(zhe)樣(yang)的仿(fang)冒侵權(quan)行為(wei)。
2.要求58因為侵權行為賠償優信二手車3000萬人民幣。
3.要求在58同城官方以及所有公開正式的媒體上向優信二手車正式道歉,持續30天。這是我們在訴(su)訟(song)書中提出來的賠償請求,并且朝陽法院已經(jing)立案。
【58反饋】
“我們并不會回應此事,因為不想幫優信炒作。”58同城相(xiang)關負責(ze)人向(xiang)《每日經濟(ji)新(xin)聞》記者表示。
有分析認為,58趕集集團的二手車業務重點是在瓜子,58當然不希望在二手車這個問題上沖在前面,但是優信又一點沒有提瓜子二手車。所以58在這個話題上頗為謹慎(shen)。
【律師說】
北京(jing)策略律(lv)師事務所劉曦雨律(lv)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zhe)闡述了其中的(de)法律(lv)要(yao)要(yao)點(dian):
首先,根據現有資料判斷,這一案件屬于不正當競爭,法院支持優信維權的可能性比較大。判斷不正當競爭主要有兩個維度,一是通過此類不正當競爭獲取利益,二是通過不正當方式混淆消費者選擇。這兩項在優信和58的糾紛中當存在。
其次,對于3000萬(wan)的(de)賠(pei)(pei)償(chang)需求,劉曦雨認為,賠(pei)(pei)償(chang)金額所求較高。一(yi)般而言,此類(lei)案件的(de)標的(de)在幾十萬(wan)。主要是(shi)依照三點(dian)判斷(duan),一(yi)是(shi)自(zi)身(shen)損失,二是(shi)對方獲益程度,三是(shi)讓法院判定。當然并不排除(chu)優信有(you)融資、戰(zhan)略等其他(ta)方面考慮(lv)。
第三,此類案件的審判周期并不斷,一審應在6個月之內完成,但由于社會關注度較高,相關訴訟法院案件較多,優信與58的(de)糾紛很可能(neng)成為一場“持久戰”。
【記者觀察】
自“大力發展二手車”多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以來,二手車行業出現了大量創業公司,迅速成為模式眾多、資本密集、熱點事件層出不窮的熱土。近幾年二手車行業先后發展出C2B、B2B、B2C、C2C等各類模式,多家風險投資機構熱衷于在(zai)此領域投入重金(jin),各平臺(tai)在(zai)車源(yuan)、資本與話語權的爭奪上越發激烈。
二手車(che)市場火爆入(ru)當下(xia),各種商業模式的(de)企(qi)業都在(zai)加速(su)曝光度(du)(du),因為曝光度(du)(du)帶來的(de)用(yong)戶(hu)流量顯而易見(jian)。但曝光度(du)(du)背(bei)后的(de)美(mei)譽度(du)(du)才(cai)是(shi)企(qi)業快(kuai)速(su)發展,行業進入(ru)良性循環(huan)的(de)關鍵(jian)。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zhuan)載(zai)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du)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bie)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yao)求撤下(xia)您的作品(pin)。
歡(huan)迎(ying)關(guan)注每(mei)日經濟(ji)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