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19 23:23:00
華測檢測在2017年半年報中稱,目前暫時無法取得華測瑞歐的財務數據。但記者從財報中找出了華測瑞歐2017上半年的營收等詳細的財務數據。董秘陳硯表示,華測瑞歐財務人員在發送其財務報表的郵件時,不小心抄送至公司的財務人員,公司因此獲得華測瑞歐的財務數據。
每經編輯|劉玲 郭榮村
每經實習記者 劉玲 每經記者 郭榮村 每經編輯 姚治宇
12月18日,華測檢測(300012,SZ)發布公告稱,今年1月12日,子公司華測瑞歐分別召開了董事會和股東會審議相關議案。由于上述議案均被否決,導致華測瑞歐總經理陳建不滿,陳建一人獨攬了公司的營業執照、公章、財務章、銀行支付工具等,并拒絕向上市公司(華測檢測)提供財務數據。
華測檢測在2017年半年報中也稱,目前暫時無法取得華測瑞歐的財務數據。但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財報中找出了華測瑞歐2017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凈利潤、資產負債等詳細的財務數據。
此外,關于華測檢測與華測瑞歐的糾紛案,在今年10月31日法院已作出一審判決,并且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了解到,該案判決書已于12月12日公布。但是華測檢測此前并沒發布關于此次訴訟的具體內容,僅在2016年年報、2017年半年報中一筆帶過。
華測檢測財報顯示,華測瑞歐2016年、2017年1~6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845.8萬元和1807.09萬元,凈利潤分別為514.4萬元和380.59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華測瑞歐總經理陳建在今年1月12日后就拒絕向華測檢測提交子公司財務數據,但是華測檢測2017年半年報中,關于華測瑞歐的財務數據均有完整記載,那么華測檢測財報中的數據從何而來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后致電華測檢測,其董秘陳硯表示,公告中有提到公司無法取得華測瑞歐的財務數據,所以華測檢測未把華測瑞歐的財務數據合并報表。而對于為什么2017年半年報中有華測瑞歐的營業收入、凈利潤、資產負債等財務數據,陳硯則透露,華測瑞歐的財務數據是其財務人員誤發到上市公司的。
陳硯描述的具體過程為,華測瑞歐財務人員在發送其財務報表的郵件時,不小心抄送至公司的財務人員,公司因此獲得華測瑞歐的財務數據。因為是通過其他渠道獲取的,所以公司會把華測瑞歐營業收入這些財務數據列上,但是因為不是正式的,所以并未并表。
陳硯還提到,華測瑞歐的財務數據是最新到2017年2月份,所以并未影響到2016年年報,而公司2017年半年報中華測瑞歐的財務數據是今年1月、2月這兩個月份的。對于華測檢測2016年年報、2017年半年報中華測瑞歐的財務數據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亦向陳建詢問,但是陳建僅表示“你去問華測檢測他們哪里來的吧”。
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發現兩份判決書,分別為2017年9月28日公布的《鄭媛與陳建損害股東利益責任糾紛一審民事裁定書》,及2017年12月12日公布的《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與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
記者了解到,后面這起華測檢測與華測瑞歐的糾紛案,法院已于今年10月31日作出一審判決,并且12月12日判決書在裁判文書網上公布。但是華測檢測此前并沒在公告披露關于此次訴訟的具體內容,僅在2016年年報、2017年半年報中提到糾紛一事,稱公司正在采取法律訴訟途徑解決。
對此,陳硯解釋稱,第一,信息披露應該是重大事項,因為當時公司收購華測瑞歐的整體金額僅幾百萬,數額較小;第二,華測瑞歐2016年利潤僅為500多萬元,所以說這個糾紛他們認為對公司來講并不是特別重大的一個事情,這是公司經營過程之中會有的糾紛。
華測檢測在12月18日的公告中也提到,控股子公司華測瑞歐存在資產被轉移風險。記者從華測檢測2017年半年報中了解到,華測瑞歐資產總計3375萬元,若該資產被轉移,將對上市公司造成什么影響?
陳硯表示,若華測瑞歐的資產全部被轉移,當然會是整個公司的損失。“但是,公司相信,陳建沒有那么大的膽子,再者全部轉移資產也并非易事。因為畢竟華測瑞歐做了這么多年,它的品牌、商標和專利等,才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所以從公司的角度來講,個人認為這事對于上市公司的影響并不大。”
對于目前交接的進展,陳硯表示,現在還是存在一些糾紛。公司希望能夠對華測瑞歐重要的地方,例如財務室、主機房能夠實行有效的監控;防止證據被銷毀,或者說是破壞。另外上市公司還在積極的尋求其他相關的一些證據。據華測檢測公告,公司仍存在導致華測瑞歐資產流失的風險,并影響公司近期財務變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