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she) 2018-01-07 16:18:17
新華社(she)布魯塞爾1月6日(ri)電(dian)(記者(zhe) 潘革平)比(bi)利時(shi)懷(huai)特(te)公關公司近(jin)日(ri)公布的民意(yi)調查顯示,只(zhi)有不(bu)到20%的當(dang)地(di)人相(xiang)信社(she)交媒體,這一(yi)比(bi)例與5年前相(xiang)比(bi)幾乎(hu)下降了一(yi)半。
調查還顯示,比(bi)利時人對傳統媒體保持了較高的信(xin)任,相信(xin)電臺(tai)、紙(zhi)媒以及(ji)電視(shi)報道的比(bi)例分別達到69.8%、58.8%和(he)55.2%。
這一結果(guo)源于社交媒體海量信息真(zhen)假難辨,導(dao)致謠言泛(fan)濫、假貨橫行,派(pai)生出種種亂象。
2017年歲末,比利時首都(dou)布(bu)魯塞爾市(shi)中心接連(lian)發生打砸商店、焚(fen)燒汽(qi)車(che)、襲(xi)擊警察等惡性事件。痛定思(si)痛,人們(men)發現如此亂(luan)象的背后或多或少都(dou)有社交媒體(ti)在(zai)作祟。
2018年1月(yue)5日(ri),布魯塞爾法院(yuan)開庭(ting)審理2017年11月(yue)11日(ri)市(shi)中心球迷(mi)騷亂事(shi)件的肇事(shi)者。檢方以“通(tong)過臉書(shu)煽動騷亂罪”,要求法官判處被告兩年監禁(jin)。
無獨有偶。去年11月14日,一個法國“網紅(hong)”通過(guo)社(she)交網絡召集其粉絲到布(bu)魯塞爾市(shi)中心非法錄制視頻,結果引發這些(xie)人與警方的(de)沖突。
此外(wai),因使(shi)用虛假購物網(wang)站(zhan)而(er)導(dao)致(zhi)的(de)銀行卡盜刷(shua)案例有增無減。比(bi)利時金(jin)融(rong)聯(lian)合會于新年前夕專門(men)發文,告誡(jie)人們對臉(lian)書和圖(tu)片(pian)共享網(wang)站(zhan)Instagram等大(da)(da)型社(she)交網(wang)站(zhan)登(deng)載的(de)大(da)(da)幅促銷廣告“保(bao)持(chi)高度警惕”。
監督機制(zhi)(zhi)缺失(shi)引發(fa)各種群體事件(jian)的同(tong)時(shi),社交媒體平(ping)臺還成為恐怖組織(zhi)(zhi)宣傳極(ji)端思想、招募(mu)成員的重要渠道。2016年(nian)12月,比利時(shi)警(jing)方(fang)破獲一起極(ji)端組織(zhi)(zhi)“伊斯蘭國”通過網(wang)絡教(jiao)唆(suo)10余名比利時(shi)未成年(nian)人殺(sha)人或(huo)制(zhi)(zhi)造炸彈的案件(jian)。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xi)望作(zuo)品(pin)出(chu)現在本(ben)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che)下(xia)您的作(zuo)品(pin)。
歡(huan)迎關注(zhu)每日(ri)經濟(ji)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