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欢女爱销魂蚀骨免费阅读,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久久久,适合单身男人看的影片,www天堂无人区在线观看,悟空影视免费高清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ST股專業戶”劉悉承運作兩上市公司遇波折:一家兩度出讓控股權 另一家遭行政處罰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02 00:43:49

 每經記者|陳晴    每經編輯|胥帥    

劉悉承在資本市場可謂名聲在外,有著“ST股整合專業戶”之稱。在十余年時間,劉悉承“救活”多只ST股,使其成功摘帽,其中就有過去的ST渝萬里,現在的萬里股份(600847,SH)以及過去的ST海藥,現在的海南海藥(000566,SZ)。

然而摘帽并非“萬靈丹”,萬里股份和海南海藥的主營業務依然難有起色,前者在2004~2010年期間,扣非后凈利潤連續虧損,后者最近兩年的扣非后凈利潤更是加速下滑。

如此一來,資本運作再度成為“治病良方”,劉悉承繼續展示其長袖善舞的資本“操盤術”。

時隔近兩年,萬里股份實際控制人劉悉承再次宣布轉讓公司控制權,且這一次的接盤方仍是“中概股”房天下控股的關聯公司。至于海南海藥,則是擬以21.42億元現金購買奇力制藥100%股權。

然而對于劉悉承而言,這兩類資本運作都并非易事,其中萬里股份已是兩度出讓控股權,海南海藥及劉悉承在今年先后受到行政處罰或立案調查,其重組事項也被交易所問詢。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曾豪言不會賣殼重組

根據萬里股份7月20日公告,劉悉承及其控制的深圳市南方同正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方同正)與家天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家天下)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及相關附屬協議。

南方同正擬向家天下以5億元總價轉讓其持有的萬里股份10%股權。同時,南方同正將其剩余6.57%萬里股份股票投票權委托給家天下行使。交易完成后,家天下實際控制人莫天全成為萬里股份實際控制人。值得一提的是,家天下是中概股房天下的控股子公司。

南方同正最早于2004年11月宣布入主萬里股份,其出資2600萬元從北京科技園置業接過萬里股份(當時名為*ST萬里)2600萬股。2005年,劉悉承宣布從寧維松處購回南方同正83.33%股權,劉悉承正式成為萬里股份實際控制人。

萬里股份經歷了漫長和坎坷的扭虧之路。公告顯示,2004年~2010年,萬里股份這七年間的扣非后凈利潤連續虧損,合計達9661.18萬元。

不過彼時的劉悉承仍頗有信心。據《重慶商報》報道,在萬里股份2010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劉悉承曾表示,萬里股份不會賣殼重組,蓄電池行業環保風暴給公司發展帶來了機遇,萬里股份正在努力發展汽車啟動電池主業,尋找突破口。

不過,劉悉承并未將曾經的豪言壯志堅持下去。早在2016年1月,萬里股份就發布房天下控股相關借殼方案,涉及金額達161.8億元。但因為政策原因,上述事項于去年2月宣布終止。

此次是劉悉承二度擬轉讓萬里股份控股權。根據7月24日萬里股份公告,南方同正股權轉讓目的是解決自身資金需求。至于具體資金用途公告并未介紹。

對于股權轉讓的相關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于7月30日致電公司董秘辦并向公司發送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時,萬里股份未就相關問題進行回復。

記者注意到,早在2016年初剛剛宣布房天下借殼時,南方同正曾宣布向珠海由水及西藏偉創分別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800萬股,合計1600萬股,價格為33.09元/股,劉悉承由此套現超5億元。

●劉悉承今年被立案調查

海南海藥近期也在資本運作,公司擬以21.42億元現金購買奇力制藥100%股權。然而標的公司評估增值率達到217.09%,且并未安排業績承諾。海南海藥稱,收購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及自籌資金,其中部分為公司2016年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變更用途。

上述事項也引來深交所問詢,涉及問題包括募集資金用途的變更是否作為重組實施的前提條件,以及未安排業績承諾事項等。

對此,海南海藥回復稱,募集資金用途的變更不是本次重組實施的前提條件。若變更募集資金用途的議案未通過,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及包括銀行貸款在內的自籌資金用于本次收購。據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末,海南海藥賬面貨幣資金余額為30.36億元。

另外,劉悉承持有的上述兩家公司股票幾乎全部質押。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南方同正持有海南海藥股票累計質押3.71億股,占其持股比例的99.7%。此外,南方同正持有萬里股份股票2540萬股,目前質押股票2400萬股,質押股票占其持有股份比例達94.5%。

對于海南海藥來說,現金收購或許是可行的選擇。今年5月,海南海藥以及劉悉承等多位公司董監高被行政處罰。不僅如此,2018年5月17日,海南海藥公告顯示,因全資子公司海藥投資涉嫌超比例持有“人民同泰”股票未及時公告、在限制期買賣“人民同泰”股票、短線交易“人民同泰”股票,證監會決定對海藥投資及劉悉承等相關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立案調查。

根據《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不得非公開發行股票:現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最近36個月內受到過證監會行政處罰;上市公司或現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涉嫌違法違規正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