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27 22:38:02
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戴康指出,春季躁動逐步進入“顛簸期”,截至1月26日,創業板年報業績預告的發布率僅為50%,業績預告發布進度低于預期,說明創業板年報業績可能并不樂觀。同時,當前披露商譽減值預告的創業板公司僅為35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這意味著下周創業板商譽減值壓力將集中釋放。
每經記者|劉明濤 每經編輯|吳永久
圖片來源:攝圖網
即日起,每個周日,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將打造《聚焦金牌分析師》,在每周交易前一日,為粉絲收集券商金牌分析師最新的市場解讀,希望對投資者有所啟發。
本期關于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戴康的觀點主要摘取兩點,一是商譽減值風險,二則是新機會。
商譽減值:
創業板需要在1月31日前公布2018年年報業績預告,由于2015年是創業板外延式并購的高峰期,3年業績承諾后的2018年年報中,商譽減值壓力將集中釋放。根據2017年年報業績預告的經驗,創業板的商譽減值預告一般會集中在1月28日~1月31日披露。截至1月26日,創業板年報業績預告的發布率僅為50%,業績預告發布進度低于預期,說明創業板年報業績可能并不樂觀。同時,當前披露商譽減值預告的創業板公司僅為35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這意味著下周創業板商譽減值壓力將集中釋放。其中,商譽占比較高的創業板細分行業將明顯承壓。
新投資機會:
“寬信用”預期夯實后(新)基建的投資機會:(1)銀行永續債CBS有助于提升商業銀行體系信用擴張的潛力,“寬信用”的供給端已經就緒,接下來需要關注實體經濟“寬信用”的需求端;(2)實體經濟能夠產生“信用”需求的部門有4個:政府債務“軟約束”的(新)基建、居民杠桿“硬約束”的房地產、順周期屬性較強的民企、居民消費(貸)。由此可見,(新)基建是政策助力最小的方向、將是“逆周期”刺激政策的發力點;(3)同時,從偏股型公募基金披露的2018年四季報的重倉持股數據來看:(新)基建產業鏈上的周期行業大多處于“低配”狀態:5G、特高壓、核電、鋼鐵。
本期關于海通證券姜超最新觀點,著重了解其對當前股市的判斷,即股市有望領先經濟見底。
政策底已現:積極財政減稅降費
從政策來看,本輪財政政策以減稅降費為主,而減稅政策往往需要半年到1年的時滯才會陸續見效。由于去年的增值稅和個稅的減免主要發生在下半年,因此其見效需要等到2019年上半年。此外,去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9年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
融資底將現:直接融資發力,替代影子銀行
本輪社會融資增速的改善更多的是依靠企業債、地方政府專項債等直接融資,因此未來融資增速的見底更多的是呈現L型企穩,而非以往靠信貸和影子銀行激增導致的V型反轉,這反過來意味著未來的融資增速不會因為刺激過度而大幅回落,其穩定增長更可持續。
股市或已見底,領先經濟見底
雖然當前經濟仍在繼續下滑,但是由于減稅降費政策的逐步落地,政策底已經出現。此外隨著打破剛性兌付以后,企業債、政府債等直接融資的發力,貨幣和融資的底也即將出現。那么年初以來的股市上漲或許意味著市場底已經出現,而經濟底的出現也不會特別遙遠。
而且這一輪中國經濟見底伴隨著出口、地產等的下滑,靠的是減稅增加消費、直接融資改善企業和政府投資,這意味著未來經濟的底部增速或許會更低,但增長更加可持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