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欢女爱销魂蚀骨免费阅读,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久久久,适合单身男人看的影片,www天堂无人区在线观看,悟空影视免费高清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戰“疫”專訪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張勝田:醫療廢物應急處理能力寧可備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備

每(mei)日經濟新聞 2020-03-30 20:32:20

生態環境(jing)(jing)部南京環境(jing)(jing)科學(xue)研(yan)究(jiu)所(suo)張(zhang)勝田研(yan)究(jiu)員對記者表示:未(wei)來(lai),在醫(yi)療廢(fei)物應急(ji)處置(zhi)的各個(ge)環節和流程,一方(fang)(fang)面要(yao)加(jia)強相關防疫防護的培訓,另(ling)一方(fang)(fang)面要(yao)提升全自動化技術水平和比例(li),減(jian)少人(ren)與醫(yi)療廢(fei)物的直接(jie)接(jie)觸。

每經記(ji)者(zhe)|張虹(hong)蕾(lei)    每經編輯|湯輝   ; 

回(hui)顧醫療(liao)(liao)廢(fei)物處(chu)置(zhi)領域的發展(zhan)歷程,2003年“非(fei)典”疫情(qing),被廣(guang)泛(fan)認為是我國(guo)推動(dong)醫療(liao)(liao)廢(fei)物處(chu)置(zhi)走向規范(fan)化的分水嶺。隨后,《全(quan)國(guo)危(wei)險廢(fei)物和醫療(liao)(liao)廢(fei)物處(chu)置(zhi)設施建設規劃》就獲(huo)批準實施。

17年后,突如其(qi)來(lai)的(de)新冠肺炎(yan)疫(yi)情,也讓醫療廢(fei)物(wu)(wu)處置(zhi)系(xi)統(tong)面(mian)(mian)(mian)臨著新的(de)考(kao)驗。以武(wu)漢為例,疫(yi)情暴發(fa)后,醫療廢(fei)物(wu)(wu)處置(zhi)也面(mian)(mian)(mian)臨企業運力(li)、設備、人手等(deng)各方(fang)面(mian)(mian)(mian)的(de)問(wen)題。

近期(qi),《每日經(jing)濟新聞(wen)》記者(zhe)(以下(xia)簡稱NBD)專訪了生(sheng)態環(huan)境部南京環(huan)境科學研究所馳援武漢的(de)(de)醫(yi)療廢(fei)物(wu)處置團隊負責(ze)人張勝田研究員,就(jiu)醫(yi)療廢(fei)物(wu)應急處理過程中存在的(de)(de)問題,及未來行業的(de)(de)變化(hua)進行了深入探(tan)討(tao)。

張勝田研究員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特殊時期需要優化改造

NBD:醫療(liao)廢物處理通常(chang)有哪(na)幾種方(fang)式(shi)?

張勝田:醫療廢物的處(chu)理(li)技術(shu)通(tong)常包括高溫(wen)焚燒(shao)(shao)(shao)法、高溫(wen)蒸汽(qi)消毒法、化學(xue)消毒法和微波(bo)消毒法等(deng)4種。在應急情況下,也(ye)可以在保障(zhang)安(an)全(quan)的同(tong)時,選擇(ze)符(fu)合條件的危(wei)險廢物焚燒(shao)(shao)(shao)爐(lu)、生活垃圾焚燒(shao)(shao)(shao)爐(lu)和其他工業窯爐(lu)進(jin)行協同(tong)處(chu)理(li),提升處(chu)理(li)能力。

NBD:你(ni)的團隊這(zhe)次馳援武漢的醫療(liao)廢物處理涉(she)及哪些區(qu)域?

張勝田:我(wo)們(men)對(dui)黃陂區、江(jiang)夏區、青山(shan)區、火神山(shan)等4個(ge)地(di)方醫(yi)(yi)療(liao)(liao)廢物(wu)處置(zhi)(zhi)(zhi)(zhi)(zhi)進行支援。投入醫(yi)(yi)療(liao)(liao)廢物(wu)處置(zhi)(zhi)(zhi)(zhi)(zhi)方艙1套、移動式醫(yi)(yi)療(liao)(liao)廢物(wu)處理車1套、醫(yi)(yi)療(liao)(liao)廢物(wu)應急焚燒裝(zhuang)置(zhi)(zhi)(zhi)(zhi)(zhi)4套,目前均已完成安(an)裝(zhuang)調試,裝(zhuang)置(zhi)(zhi)(zhi)(zhi)(zhi)運行正常。6套醫(yi)(yi)療(liao)(liao)廢物(wu)處置(zhi)(zhi)(zhi)(zhi)(zhi)裝(zhuang)置(zhi)(zhi)(zhi)(zhi)(zhi)合計日處理能力達到340桶(tong)(每桶(tong)240升)。

移動式醫(yi)療廢(fei)物焚(fen)燒(shao)車馳援(yuan)火神山醫(yi)院

圖片(pian)來源:受訪者供圖

NBD:與(yu)平(ping)時的醫療廢物相比(bi),疫情期間處理的醫療廢物有何不(bu)同?

張勝田:根據《醫療廢(fei)(fei)物(wu)(wu)(wu)分類目(mu)錄》,醫療廢(fei)(fei)物(wu)(wu)(wu)分為感染(ran)性(xing)(xing)廢(fei)(fei)物(wu)(wu)(wu)、病理性(xing)(xing)廢(fei)(fei)物(wu)(wu)(wu)、損傷性(xing)(xing)廢(fei)(fei)物(wu)(wu)(wu)、藥(yao)物(wu)(wu)(wu)性(xing)(xing)廢(fei)(fei)物(wu)(wu)(wu)和化(hua)學性(xing)(xing)廢(fei)(fei)物(wu)(wu)(wu)五大(da)類。

在此(ci)次疫情中(zhong),醫療(liao)廢物不(bu)僅有(you)防護(hu)用具,還有(you)大(da)量(liang)患者(zhe)的生活(huo)用品,例如棉(mian)被、電飯煲、保溫(wen)桶等。醫療(liao)機構要做好醫療(liao)廢物分類,盡量(liang)避免普通生活(huo)垃圾混合(he)到醫療(liao)廢物中(zhong),以免大(da)量(liang)占(zhan)用有(you)限的醫療(liao)廢物處(chu)置資源(yuan),提(ti)升處(chu)理效(xiao)率。

NBD:在(zai)特殊時期,對處理裝置(zhi)提出哪些(xie)新(xin)要求?

張勝田:在(zai)疫(yi)情期間,武漢(han)的(de)醫(yi)療(liao)(liao)廢物數量(liang)也在(zai)增加(jia)。為了確保醫(yi)療(liao)(liao)廢物得到(dao)及時、有序、高效、無害化處置,控制疫(yi)情源頭,防(fang)止疾病傳播(bo),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kang)安全,也需(xu)要(yao)對(dui)一些設備進行(xing)改造(zao)。此前,我們根據現場情況,針對(dui)性地優化改進出(chu)“移動式醫(yi)療(liao)(liao)垃圾焚燒(shao)方艙”。

NBD:該裝置的特點何在?

張勝田:“移動(dong)式醫療垃圾焚燒方艙”是由南京(jing)中船綠洲環(huan)保有限(xian)公司、生態環(huan)境部南京(jing)環(huan)境科學(xue)研究所和上海(hai)交(jiao)通大學(xue)聯(lian)合開發的。

該設(she)備(bei)核心工藝是通過高溫燃(ran)燒將(jiang)病毒(du)滅活,同時(shi)燃(ran)燒醫(yi)(yi)療(liao)廢(fei)物使(shi)之(zhi)分(fen)解(jie)無(wu)害化,特點是靈活性較(jiao)強,高效集(ji)成醫(yi)(yi)療(liao)廢(fei)物焚燒、煙氣凈化以(yi)及配套電控(kong)系統等(deng)模塊,全套設(she)備(bei)集(ji)成在(zai)3個(ge)標準方艙(cang)(20尺集(ji)裝箱(xiang))內,便于采用(yong)通用(yong)集(ji)裝箱(xiang)運輸車快(kuai)速(su)轉(zhuan)移(yi)。設(she)備(bei)可以(yi)隨時(shi)移(yi)動,到(dao)現場后(hou)可以(yi)快(kuai)速(su)安裝,快(kuai)速(su)投入使(shi)用(yong),最(zui)大處置(zhi)能(neng)力達到(dao)3噸(dun)/天。除了(le)醫(yi)(yi)療(liao)廢(fei)物處置(zhi)能(neng)力需要(yao)在(zai)短時(shi)間內提升外(wai),醫(yi)(yi)療(liao)廢(fei)物的消殺能(neng)力、運輸能(neng)力和(he)暫存能(neng)力等(deng)都(dou)需要(yao)相(xiang)應增(zeng)強。

移動式醫療垃圾(ji)焚燒方艙

圖片(pian)來源(yuan):受訪(fang)者(zhe)供圖

NBD:在(zai)此次醫療廢物處理的過程中,還(huan)存在(zai)哪些問題?

張勝田:對于疫情中(zhong)醫(yi)(yi)療(liao)(liao)廢物(wu)的轉(zhuan)運和(he)(he)(he)應急處(chu)置(zhi),有些從業(ye)者也是第一(yi)次(ci)接(jie)(jie)(jie)觸,防(fang)疫防(fang)護(hu)意識亟(ji)待加(jia)(jia)強。例如,有時候收集(ji)的醫(yi)(yi)療(liao)(liao)廢物(wu)較(jiao)為蓬松,醫(yi)(yi)療(liao)(liao)廢物(wu)桶蓋(gai)子蓋(gai)不上,會直(zhi)接(jie)(jie)(jie)壓(ya)下去,存在安全隱患和(he)(he)(he)二次(ci)傳播風(feng)險。未來,在醫(yi)(yi)療(liao)(liao)廢物(wu)應急處(chu)置(zhi)的各(ge)個環節和(he)(he)(he)流程,一(yi)方(fang)面(mian)要加(jia)(jia)強相關防(fang)疫防(fang)護(hu)的培訓,另一(yi)方(fang)面(mian)要提升(sheng)全自動(dong)化技術(shu)水平和(he)(he)(he)比例,減少人與醫(yi)(yi)療(liao)(liao)廢物(wu)的直(zhi)接(jie)(jie)(jie)接(jie)(jie)(jie)觸。

行業普及教育進一步加深

NBD:您認(ren)為疫情期間(jian)醫療廢物處理(li)情況如何(he)?

張勝田:疫情期間,醫療廢物處理量在不(bu)斷增(zeng)加,大概是平時(shi)的4~5倍,考驗著處理系統的能力(li)。這時(shi)候,單純依靠原有的處理設施不(bu)能滿足處置(zhi)需求,需要發揮集中協同(tong)處置(zhi)和移動式處置(zhi)的作用(yong)。

在(zai)我看來,此次疫情(qing)(qing)期間醫療廢物(wu)處(chu)理(li)(li)情(qing)(qing)況效(xiao)果較為理(li)(li)想,設施平穩(wen)、有秩序(xu)運行,實現(xian)了醫療廢物(wu)“日產日清”和“應處(chu)盡處(chu)”。一方面,生態環境部門(men)等積極協調組織相關單(dan)位(wei),在(zai)原本的基礎(chu)上拓展(zhan)醫療廢物(wu)處(chu)理(li)(li)能(neng)力。另一方面,針對具體情(qing)(qing)況,各個單(dan)位(wei)也通過技術(shu)創新,改造出移動式(shi)、協同式(shi)處(chu)理(li)(li)裝置,提升處(chu)理(li)(li)效(xiao)率(lv)。

NBD:運用(yong)新興技術,未來怎樣(yang)加速(su)醫療廢物處理(li)的智能(neng)化?

張勝田:目前醫療廢物(wu)(wu)(wu)垃圾(ji)桶還存(cun)在重復使用(yong)的情況,通(tong)過(guo)消毒(du)殺菌保障二(er)次使用(yong),也需要付出(chu)一(yi)(yi)定(ding)人工成本(ben)和時間(jian)成本(ben)。未來(lai)對于(yu)具有高傳染性(xing)的高危(wei)醫療廢物(wu)(wu)(wu),如嘔吐(tu)物(wu)(wu)(wu)、病理標本(ben)等,建議(yi)采用(yong)一(yi)(yi)次性(xing)密封(feng)垃圾(ji)桶,避(bi)(bi)免二(er)次污(wu)染的擴散。通(tong)過(guo)機械化操作(zuo),實現裝置(zhi)醫療廢物(wu)(wu)(wu)連同(tong)垃圾(ji)桶一(yi)(yi)并處理,避(bi)(bi)免人員(yuan)直接接觸,并可并通(tong)過(guo)人工智能、5G、物(wu)(wu)(wu)聯網等技(ji)術實現醫療廢物(wu)(wu)(wu)從“搖籃到(dao)墳墓”的全流程追溯。

醫療廢物(wu)應急焚燒裝置(zhi)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gong)圖

NBD:未來(lai),醫療廢物行業的發(fa)展(zhan)還有(you)哪些新趨勢?

張勝田:我認為,在突發公共事件(jian)的影響下,也促使各個部門對于醫療廢物行業有更多的關注(zhu)和更深的思(si)考。

例如,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wei)、生態環(huan)境部(bu)、國家發展改革委(wei)等十部(bu)門聯(lian)合印發《醫(yi)療(liao)機(ji)構廢(fei)棄物(wu)綜合治理工作方(fang)案》,要(yao)求加強集中處(chu)置(zhi)設(she)(she)施建設(she)(she),在2020年底(di)前實現每個地級以上(shang)城市至少建成(cheng)1個符合運(yun)行要(yao)求的醫(yi)療(liao)廢(fei)物(wu)集中處(chu)置(zhi)設(she)(she)施;到2022年6月(yue)底(di)前,實現每個縣(市)都建成(cheng)醫(yi)療(liao)廢(fei)物(wu)收(shou)集轉運(yun)處(chu)置(zhi)體系(xi)(xi)。這(zhe)意味著醫(yi)療(liao)廢(fei)物(wu)的集中處(chu)理將(jiang)投入更多的資(zi)源,未來整個醫(yi)療(liao)廢(fei)物(wu)處(chu)理體系(xi)(xi)也會更加完善。

減少現(xian)場(chang)操作人(ren)員的數(shu)量或避免現(xian)場(chang)人(ren)員干預是未來醫(yi)療廢(fei)物應急處置的一(yi)個重要趨(qu)勢。在沒有人(ren)為干預的情況下,通過智能(neng)(neng)遠程管理系(xi)統能(neng)(neng)構建(jian)一(yi)個實現(xian)醫(yi)療廢(fei)物處理設備完整功能(neng)(neng)的技術(shu)體系(xi)。

NBD:醫療廢物集中處理設施的選址需(xu)要注意哪些方面?

張勝田:在我看來,醫(yi)療廢(fei)物集中(zhong)處置(zhi)設施的(de)(de)選(xuan)(xuan)址是面(mian)(mian)(mian)臨(lin)的(de)(de)挑(tiao)戰。在人口(kou)密集的(de)(de)發達城市(shi),用地較(jiao)為緊張(zhang),選(xuan)(xuan)址比較(jiao)難(nan),選(xuan)(xuan)好之后在未(wei)來的(de)(de)場地擴建(jian)、產能擴建(jian)方(fang)面(mian)(mian)(mian)的(de)(de)空間較(jiao)小,可以發揮移(yi)動式醫(yi)廢(fei)處置(zhi)裝置(zhi)提升處理能力;相較(jiao)而言,地廣人稀的(de)(de)西部城市(shi)選(xuan)(xuan)址靈活(huo)度高一些(xie),但當地的(de)(de)醫(yi)療廢(fei)物處理需(xu)求并不多,可能需(xu)要處置(zhi)其他區(qu)域的(de)(de)醫(yi)療廢(fei)物,因(yin)而醫(yi)療廢(fei)物的(de)(de)運輸方(fang)面(mian)(mian)(mian)面(mian)(mian)(mian)臨(lin)一定考(kao)驗(yan)。

NBD:此(ci)次疫情(qing)之后,外界(jie)對于醫療廢物(wu)處理的認識是否會進一(yi)步提升?

張勝田:相比其他行(xing)(xing)業,醫(yi)療廢物處理行(xing)(xing)業在日常生活中的(de)關注度并(bing)不(bu)高。相對而(er)言,國家(jia)在醫(yi)療廢物管理體系方(fang)面很(hen)規范。隨(sui)著人民生活水平(ping)提高,醫(yi)療廢物處理能(neng)(neng)(neng)力需要(yao)有所提升(sheng)。特別是應急(ji)處置(zhi)能(neng)(neng)(neng)力的(de)提升(sheng),要(yao)儲備能(neng)(neng)(neng)力,寧可備而(er)不(bu)用(yong),不(bu)能(neng)(neng)(neng)用(yong)而(er)不(bu)備;要(yao)“平(ping)戰(zhan)結合”,應急(ji)時期,能(neng)(neng)(neng)夠快(kuai)速形成實際能(neng)(neng)(neng)力。而(er)在此次(ci)疫情中,醫(yi)療廢物處置(zhi)工作者(zhe)的(de)身影也走入大眾的(de)視(shi)野。在此次(ci)疫情之后,整(zheng)個行(xing)(xing)業對于醫(yi)療廢物的(de)重(zhong)視(shi)程度也走上一個新的(de)臺(tai)階,也將(jiang)加速整(zheng)個行(xing)(xing)業的(de)普及教(jiao)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xin)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bi)究。

讀(du)者熱(re)線(xian):4008890008

特(te)別(bie)提(ti)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chu)現在(zai)本站,可聯系我(wo)們要(yao)求撤下(xia)您的(de)作品。 

回顧醫療廢物處置領域的發展歷程,2003年“非典”疫情,被廣泛認為是我國推動醫療廢物處置走向規范化的分水嶺。隨后,《全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規劃》就獲批準實施。 17年后,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讓醫療廢物處置系統面臨著新的考驗。以武漢為例,疫情暴發后,醫療廢物處置也面臨企業運力、設備、人手等各方面的問題。 近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馳援武漢的醫療廢物處置團隊負責人張勝田研究員,就醫療廢物應急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未來行業的變化進行了深入探討。 張勝田研究員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特殊時期需要優化改造 NBD:醫療廢物處理通常有哪幾種方式? 張勝田:醫療廢物的處理技術通常包括高溫焚燒法、高溫蒸汽消毒法、化學消毒法和微波消毒法等4種。在應急情況下,也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同時,選擇符合條件的危險廢物焚燒爐、生活垃圾焚燒爐和其他工業窯爐進行協同處理,提升處理能力。 NBD:你的團隊這次馳援武漢的醫療廢物處理涉及哪些區域? 張勝田:我們對黃陂區、江夏區、青山區、火神山等4個地方醫療廢物處置進行支援。投入醫療廢物處置方艙1套、移動式醫療廢物處理車1套、醫療廢物應急焚燒裝置4套,目前均已完成安裝調試,裝置運行正常。6套醫療廢物處置裝置合計日處理能力達到340桶(每桶240升)。 移動式醫療廢物焚燒車馳援火神山醫院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NBD:與平時的醫療廢物相比,疫情期間處理的醫療廢物有何不同? 張勝田:根據《醫療廢物分類目錄》,醫療廢物分為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和化學性廢物五大類。 在此次疫情中,醫療廢物不僅有防護用具,還有大量患者的生活用品,例如棉被、電飯煲、保溫桶等。醫療機構要做好醫療廢物分類,盡量避免普通生活垃圾混合到醫療廢物中,以免大量占用有限的醫療廢物處置資源,提升處理效率。 NBD:在特殊時期,對處理裝置提出哪些新要求? 張勝田:在疫情期間,武漢的醫療廢物數量也在增加。為了確保醫療廢物得到及時、有序、高效、無害化處置,控制疫情源頭,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安全,也需要對一些設備進行改造。此前,我們根據現場情況,針對性地優化改進出“移動式醫療垃圾焚燒方艙”。 NBD:該裝置的特點何在? 張勝田:“移動式醫療垃圾焚燒方艙”是由南京中船綠洲環保有限公司、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學聯合開發的。 該設備核心工藝是通過高溫燃燒將病毒滅活,同時燃燒醫療廢物使之分解無害化,特點是靈活性較強,高效集成醫療廢物焚燒、煙氣凈化以及配套電控系統等模塊,全套設備集成在3個標準方艙(20尺集裝箱)內,便于采用通用集裝箱運輸車快速轉移。設備可以隨時移動,到現場后可以快速安裝,快速投入使用,最大處置能力達到3噸/天。除了醫療廢物處置能力需要在短時間內提升外,醫療廢物的消殺能力、運輸能力和暫存能力等都需要相應增強。 移動式醫療垃圾焚燒方艙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NBD:在此次醫療廢物處理的過程中,還存在哪些問題? 張勝田:對于疫情中醫療廢物的轉運和應急處置,有些從業者也是第一次接觸,防疫防護意識亟待加強。例如,有時候收集的醫療廢物較為蓬松,醫療廢物桶蓋子蓋不上,會直接壓下去,存在安全隱患和二次傳播風險。未來,在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的各個環節和流程,一方面要加強相關防疫防護的培訓,另一方面要提升全自動化技術水平和比例,減少人與醫療廢物的直接接觸。 行業普及教育進一步加深 NBD:您認為疫情期間醫療廢物處理情況如何? 張勝田:疫情期間,醫療廢物處理量在不斷增加,大概是平時的4~5倍,考驗著處理系統的能力。這時候,單純依靠原有的處理設施不能滿足處置需求,需要發揮集中協同處置和移動式處置的作用。 在我看來,此次疫情期間醫療廢物處理情況效果較為理想,設施平穩、有秩序運行,實現了醫療廢物“日產日清”和“應處盡處”。一方面,生態環境部門等積極協調組織相關單位,在原本的基礎上拓展醫療廢物處理能力。另一方面,針對具體情況,各個單位也通過技術創新,改造出移動式、協同式處理裝置,提升處理效率。 NBD:運用新興技術,未來怎樣加速醫療廢物處理的智能化? 張勝田:目前醫療廢物垃圾桶還存在重復使用的情況,通過消毒殺菌保障二次使用,也需要付出一定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未來對于具有高傳染性的高危醫療廢物,如嘔吐物、病理標本等,建議采用一次性密封垃圾桶,避免二次污染的擴散。通過機械化操作,實現裝置醫療廢物連同垃圾桶一并處理,避免人員直接接觸,并可并通過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技術實現醫療廢物從“搖籃到墳墓”的全流程追溯。 醫療廢物應急焚燒裝置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NBD:未來,醫療廢物行業的發展還有哪些新趨勢? 張勝田:我認為,在突發公共事件的影響下,也促使各個部門對于醫療廢物行業有更多的關注和更深的思考。 例如,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加強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在2020年底前實現每個地級以上城市至少建成1個符合運行要求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到2022年6月底前,實現每個縣(市)都建成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體系。這意味著醫療廢物的集中處理將投入更多的資源,未來整個醫療廢物處理體系也會更加完善。 減少現場操作人員的數量或避免現場人員干預是未來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的一個重要趨勢。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通過智能遠程管理系統能構建一個實現醫療廢物處理設備完整功能的技術體系。 NBD:醫療廢物集中處理設施的選址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張勝田:在我看來,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的選址是面臨的挑戰。在人口密集的發達城市,用地較為緊張,選址比較難,選好之后在未來的場地擴建、產能擴建方面的空間較小,可以發揮移動式醫廢處置裝置提升處理能力;相較而言,地廣人稀的西部城市選址靈活度高一些,但當地的醫療廢物處理需求并不多,可能需要處置其他區域的醫療廢物,因而醫療廢物的運輸方面面臨一定考驗。 NBD:此次疫情之后,外界對于醫療廢物處理的認識是否會進一步提升? 張勝田:相比其他行業,醫療廢物處理行業在日常生活中的關注度并不高。相對而言,國家在醫療廢物管理體系方面很規范。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醫療廢物處理能力需要有所提升。特別是應急處置能力的提升,要儲備能力,寧可備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備;要“平戰結合”,應急時期,能夠快速形成實際能力。而在此次疫情中,醫療廢物處置工作者的身影也走入大眾的視野。在此次疫情之后,整個行業對于醫療廢物的重視程度也走上一個新的臺階,也將加速整個行業的普及教育。
醫療廢(fei)物處理 新(xin)冠(guan)肺炎(yan)疫情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ji)新聞(wen)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