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ri)經濟新聞 2021-10-17 21:43:42
◎聯合國(guo)(guo)秘書長古特雷(lei)斯呼吁(yu)制造業大國(guo)(guo)在(zai)2035年前(qian)逐(zhu)步淘汰(tai)內(nei)燃機汽車(che)的(de)(de)生產(chan),同時讓零(ling)排放船舶成為默認(ren)的(de)(de)選擇,在(zai)2030年前(qian)投(tou)入市場,到2050年前(qian)實現(xian)航運業的(de)(de)零(ling)排放。
每經(jing)記者 張蕊 北(bei)京攝(she)影(ying)報道 每經(jing)編輯 陳旭
10月16日,第二屆聯合國(guo)全球可持續交通(tong)大會閉幕。
來自100多個國家的數千名專家、活動家和商業領袖出席了本次大會,與會者一致認為,如果不向可持續出行轉型,就不可能實現《巴黎協定(ding)》目(mu)標(biao)和已經偏(pian)離軌道的(de)可持(chi)續發展目(mu)標(biao)。
聯合(he)國秘(mi)書(shu)長(chang)古特雷斯在(zai)大會開幕式視(shi)頻(pin)致辭時(shi)表示,受新冠疫(yi)情等(deng)因素影響(xiang),與6年(nian)(nian)前商定的氣(qi)候、海洋(yang)和(he)生物(wu)多樣性等(deng)可持續發展(zhan)目(mu)標(biao)相比,全(quan)(quan)球(qiu)距離實現(xian)(xian)目(mu)標(biao)更遠(yuan)了。他警告說,氣(qi)候行動的大門正在(zai)關閉,因此(ci)他呼吁所有交通工具脫碳,在(zai)2050年(nian)(nian)前實現(xian)(xian)全(quan)(quan)球(qiu)凈零(ling)排放。
古(gu)特雷斯特別呼吁制造業(ye)(ye)大國在2035年前(qian)(qian)逐步淘汰內(nei)燃機(ji)汽車的(de)生產,同時讓零排(pai)放(fang)船(chuan)舶成為默認(ren)的(de)選(xuan)擇,并在2030年前(qian)(qian)投入市(shi)場(chang),到2050年前(qian)(qian)實(shi)現(xian)航(hang)(hang)運業(ye)(ye)的(de)零排(pai)放(fang)。他還呼吁各個企業(ye)(ye)從現(xian)在開始使(shi)用可持續的(de)航(hang)(hang)空燃料,到2050年前(qian)(qian)實(shi)現(xian)每位乘客的(de)碳排(pai)放(fang)減(jian)少(shao)65%。
閉幕前,大會發表了《北京宣言》,呼吁加強國(guo)際合(he)作,并采取(qu)綜(zong)合(he)、跨學科和跨部門的方法(fa)促進全球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各與會國表示,新冠疫情大流(liu)行(xing)影響到貨運(yun)和人員(yuan)的流(liu)動,這凸顯了交通運(yun)輸部(bu)門(men)在(zai)建設社區和支持生(sheng)計方(fang)面的重要作用。大流(liu)行(xing)病導致大量人員(yuan)失業和全球(qiu)供應鏈(lian)中斷,依賴旅游業的社區和國家(jia)的收(shou)入遭(zao)受重創。
令人(ren)欣慰的(de)(de)(de)是(shi),技術變革對可(ke)持(chi)續交(jiao)通(tong)(tong)的(de)(de)(de)發展帶來一(yi)定的(de)(de)(de)積極(ji)影響。電(dian)(dian)動(dong)交(jiao)通(tong)(tong)是(shi)一(yi)種(zhong)具有韌性、安全(quan)、負擔得起(qi)的(de)(de)(de)綠色(se)交(jiao)通(tong)(tong)方式(shi)(shi),向電(dian)(dian)動(dong)交(jiao)通(tong)(tong)過渡,可(ke)以改善(shan)生(sheng)活并(bing)對環境(jing)產生(sheng)積極(ji)影響。從共享單(dan)車(che)和拼車(che)到改善(shan)公共交(jiao)通(tong)(tong),以及越(yue)來越(yue)多(duo)地使用(yong)由可(ke)再生(sheng)能源驅動(dong)的(de)(de)(de)電(dian)(dian)動(dong)汽車(che)和公交(jiao)車(che),各個國家、企業和社區都在加速過渡到更環保的(de)(de)(de)交(jiao)通(tong)(tong)模式(shi)(shi)。
聯(lian)合國主(zhu)管經濟(ji)和社會(hui)(hui)事務副(fu)秘書(shu)長暨可持續交通大會(hui)(hui)秘書(shu)長劉振民表(biao)示(shi),我們有機(ji)會通過創(chuang)新和科技(ji)徹底改變(bian)交通,但(dan)這些(xie)新技(ji)術必須為所有人服務。現在我們有了解決(jue)方案(an),但(dan)需(xu)要全球通力合作,確保可(ke)持(chi)續(xu)交通運輸成為推(tui)動實現可(ke)持(chi)續(xu)發展目(mu)標和《巴黎協(xie)定》目(mu)標的引擎。
然而,挑戰依然存在。例如,盡管有一些會員國已經采取了一些初步措施來解決航運和航空的排放問題,但目前的承諾并不足以實現《巴黎協定》提出的到本世紀末將升(sheng)溫幅度控制在(zai)1.5攝氏度以內的目標(biao)。
本次大會召(zhao)開后約(yue)兩(liang)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在英國格拉斯哥舉(ju)行,屆時,世界各(ge)國將討論應對解(jie)決氣候緊急情況等(deng)議題。
封面圖片(pian)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ri)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zhuan)載(zai)或(huo)鏡像,違者(zhe)必(bi)究。
讀(du)者熱線(xian):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希(xi)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nin)的作品。
歡(huan)迎關注每(mei)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