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ing)濟(ji)新(xin)聞 2022-07-15 19:59:11
◎徐洪(hong)才(cai)對(dui)下半年(nian)物價形勢的預(yu)判是(shi):CPI會有一個溫和上(shang)升,有可(ke)能達(da)到(dao)(dao)3%的水平,到(dao)(dao)四季度??可(ke)能會突破(po)3%。而PPI下半年(nian)可(ke)能會在6%??左右持續(xu)徘(pai)徊(huai)。
◎徐洪(hong)才認為,對(dui)物價的(de)管理調控要著(zhu)眼于PPI,不能讓PPI出現(xian)強勁反彈,??因(yin)為它對(dui)制造業、中小微企(qi)業影響(xiang)很(hen)大(da),一(yi)定要把這一(yi)塊控制住。換句話說(shuo),考慮到我(wo)國(guo)的(de)國(guo)情(qing),控制物價還是要把CPI和PPI兼(jian)顧(gu)起來,??僅(jin)僅(jin)看CPI可(ke)能會(hui)產(chan)生誤導。
每(mei)(mei)經(jing)記者|李彪(biao) 每(mei)(mei)經(jing)實習記者|李宣璋 每(mei)(mei)經(jing)編輯|陳旭
7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2022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
國家統(tong)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tong)計司司長付(fu)凌暉介紹,上半年CPI同比上漲1.7%,其中食品價格下降0.4%,非食品價格上漲2.2%。
今年以來,國際通脹壓力整體上升,國內對于價格穩定的擔憂也有所抬頭。隨著近期國內市場需求的逐步恢復以及國際輸入性因素的影響,CPI同比(bi)漲(zhang)幅(fu)持(chi)續擴(kuo)大,但總體(ti)保(bao)持(chi)溫和(he)上(shang)漲(zhang)。
從二季度來看,CPI漲幅總體平穩,同比上漲2.3%。從月度看,4、5月份均同比上漲2.1%,6月份上漲2.5%。
今年上半年CPI上漲壓力的來源在哪?下半年穩住CPI溫和上漲的信心又來自哪里?如何評價第二季度物價的表現?豬肉價格變化、國外通脹輸入等會不會對CPI產生影響?
帶著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電話專訪了中國政(zheng)策(ce)科(ke)學研究會經濟政(zheng)策(ce)委員會副主任(ren)徐洪才。
中國政策(ce)科學研究會(hui)經濟政策(ce)委員會(hui)副主任徐(xu)洪才 圖片由(you)受訪者(zhe)提供
NBD: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上半年CPI同比上漲1.7%,您認為上半年CPI上漲的壓力主要(yao)源(yuan)自(zi)哪(na)里?
徐洪才:上半年CPI上漲的壓力顯而易見來源于非食品價格,主要是從上游傳導下來的,比如成品油的價格。
其他來源還有比如服務業、交通運輸、電信、文化旅游等,這些行業跟疫情影響也有一定關系,因為疫情間接影響了供應鏈,對這些肯定會造成影響,尤其是交通通信價格上漲了6.3%,就是明(ming)顯的(de)例證(zheng)。
NBD:從二季度來看,4、5月CPI均同比上漲2.1%,6月份上漲2.5%,環比(bi)持平。您如何評價(jia)二季度(du)物價(jia)的表現(xian)?
徐洪才:二季度呈現出CPI往上走、PPI往(wang)下走的趨勢,我(wo)覺得這個趨勢是必然的。
一是上游的價格不斷地往下游傳導,傳導到消費品,CPI就要上漲一點。二是PPI往下走,其實是反映出我們保供穩價的政策取得了效果,例如煤炭的高效清潔化利用,我們擴大產能供(gong)應上升了(le),因此它的價格就會下來一點。
要知道,我們的石油天然氣對進口的依賴都比較高,石油對外依存度是70%以上,天然氣40%以上,這一塊國內政策對它的影響有限。所以我們看到PPI也是(shi)有所回落(luo),保供穩(wen)價政策不會(hui)完(wan)全對沖外部輸入性的通脹壓力,但可以部分對沖。
市(shi)民在北京市(shi)海淀區的超(chao)市(shi)選(xuan)購 新華社記者(zhe) 任超(chao) 攝
NBD: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的核心CPI上漲1.0%,您如何評價這(zhe)一數據?
徐洪才:核心CPI保持相對穩定,這是必然的。因為國際上漲價主要就是糧食和能源的部分,而我們菜籃子工程、米袋子工程一直供給保障有力,而且各地方政府都很重視這一塊,所以核心CPI可以保持相對穩定。
下半年,我預計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的核心CPI依然能保持相對穩定,但是CPI可能還要上漲一點。
NBD:國家統計局表示,價格有望保持溫和上漲態勢。請問下半年穩住CPI溫和上漲的信心來自哪里,對下半年的CPI您有怎樣的預判?
徐洪才:信心主要還是來自基礎性的生活資料,還有食品價格保持相對穩定。比如豬肉的價格,我們有辦法保持穩定,庫存的豬肉也不少。另外瓜果蔬菜、雞蛋、豬雞、牛羊肉(rou)等價格我們都有(you)辦法穩(wen)定(ding),受到外部沖擊(ji)影(ying)響比較小(xiao)。
我對下半年的預判是:CPI會有一個溫和上升,有可能達到3%的水平,到四季度可能會突破3%。而PPI下半年可能會在6%左右持續徘徊,上漲和下跌的空間都比(bi)較小,并且進一步再往下走的(de)動力比(bi)較弱。
NBD:豬肉價格變化、國外輸入通脹等因素會不會對CPI產生影響?
徐洪才:會有影響的。豬肉在CPI占的權重比較高,另外,石油天然氣的價格也影響到成品油的消費。咱們的衣食住行這些都在CPI里面。
輸入型的通脹壓力也會持續,美國CPI現在是9.1%,市場預計7月份美聯儲加息可能達到100個基點,但對于控制通(tong)脹的效(xiao)果(guo)能有多大還不(bu)好說(shuo),我個人(ren)覺得效(xiao)果(guo)可能比(bi)較有限。
對于我們國家來說,我覺得重要的是要把穩就業、擴大就業放在突出的位置,而穩就業的前提是穩定約1.6億戶市場主(zhu)(zhu)體(ti),主(zhu)(zhu)要就是(shi)中(zhong)小微企(qi)業和(he)個體(ti)工(gong)商(shang)戶。只要穩定(ding)了就業,大家有收入就能消費。
我認為對物價的管理調控要著眼于PPI,不能讓PPI出(chu)現(xian)強勁反彈,因為它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影響很大,一定要把這一塊控制住。換句話說,考慮到我國的國情,控制物價還是要把CPI和PPI兼顧起來,僅僅看CPI可能會產生誤導。
封面(mian)圖片來(lai)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mei)日(ri)經濟新(xin)聞(wen)》報(bao)社授權,嚴(yan)禁轉(zhuan)載或鏡像,違者必究(jiu)。
讀者(zhe)熱線(xian):4008890008
特(te)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ru)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an)在本(ben)站,可聯系我們要求(qiu)撤下(xia)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ing)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