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經濟新聞 2022-09-25 15:39:33
每經編輯|王月龍
近日,南(nan)寧市小(xiao)重政商務秘書有(you)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顯示其被比亞(ya)迪汽車(che)(che)工業有(you)限公司(以下(xia)簡(jian)稱比亞(ya)迪汽車(che)(che))全資收購,公司更名(ming)為比亞(ya)迪(廣西)新能源有(you)限公司。
然(ran)而 這筆收購是該公司自(zi)己偽造的!
9月(yue)20日,廣西南寧市行(xing)政審批(pi)局官網公示,接到比亞迪汽車的(de)反映,比亞迪(廣西)新能源(yuan)有(you)限公司 偽(wei)造比亞迪(di)汽車公章和王傳福簽名 ,提交虛假材料變更工商登記,已對變更登記予以撤銷。比亞迪方面也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已經報警”。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偽造公章和(he)簽名(ming)進行工商變更(geng)
比亞迪報警(jing)了(le)
據紅星新聞報道,《南寧市行政審批局撤銷登記決定書(比亞迪(廣西)新能源有限公司)》顯示:2022年9月20日,比亞迪汽車向我局市場服務一科反映比亞迪(廣西)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當事人) 冒用其身份信息騙取公司登(deng)記并提交了撤(che)銷當事人2022年9月16日的變更登(deng)記的申請書及(ji)相(xiang)關證(zheng)據材料。 我局(ju)按照《中華人民(min)共(gong)(gong)和國市場主(zhu)體登記(ji)管(guan)理條例(li)》第四十條第一(yi)款(kuan)(kuan)及《中華人民(min)共(gong)(gong)和國市場主(zhu)體登記(ji)管(guan)理條例(li)實施細則》第五(wu)十條和第五(wu)十二條第一(yi)款(kuan)(kuan)的規定于(yu)2022年9月20日(ri)予以受(shou)理和調查。
經(jing)查(cha)明,當事人在申請公司(si)變更(geng)登記時提交(jiao)的材料中關于 比亞迪(di)汽車的 公章系偽造 和比亞迪汽車法定代表(biao)人王傳福的 簽字系偽造 ,比亞迪汽車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傳福對該次(ci)登記不知(zhi)情且(qie)事后未予追認。
當事(shi)人的行為屬于提(ti)(ti)交(jiao)虛(xu)假材(cai)(cai)料或(huo)者采取(qu)其他欺詐手段隱(yin)瞞重要事(shi)實取(qu)得市場主(zhu)體(ti)登記的行為,違(wei)反(fan)了《中華(hua)人民共(gong)和(he)國市場主(zhu)體(ti)登記管理條(tiao)例》第十七條(tiao)“申(shen)請人應當對(dui)提(ti)(ti)交(jiao)材(cai)(cai)料的真實性、合法(fa)性和(he)有效性負責(ze)”的規定(ding)。
依據《中華人民(min)(min)共(gong)和國(guo)市場主(zhu)體(ti)登(deng)記管(guan)理(li)條例》第四十(shi)條第二款及《中華人民(min)(min)共(gong)和國(guo)市場主(zhu)體(ti)登(deng)記管(guan)理(li)條例實(shi)施細則》第五十(shi)三條第二款的規定, 決定撤銷當事(shi)人2022年9月(yue)16日的(de)公司變更(geng)登記。
圖片來源:南寧市行(xing)政審(shen)批局(ju)
9月23日,比亞迪(002594.SZ)相關人士向紅星資本局確認了上述信息,并表示“已經報警了。”
偽造被比亞迪全資收購
已被“打回原形”
據(ju)第一財經報(bao)道,啟(qi)信寶顯示, 小(xiao)重政商(shang)務成立于(yu)2020年,法定代表(biao)人為農彩云,另(ling)一名高管為余慧華(hua)。 該公司的(de)主要經營范圍(wei)包(bao)括企業住所托管、代理(li)記賬(zhang)、商(shang)標(biao)代理(li)、企業管理(li)信息咨詢、商(shang)務信息咨詢、教(jiao)育信息咨詢等。今年9月16日,小重政(zheng)商(shang)務被比亞迪(di)汽車全資(zi)收購,更名為“比亞迪(di)(廣西)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冊資(zi)本從原來的(de)30萬元增加到1億元。
比亞迪(di)(廣西(xi)(xi))新(xin)能源有(you)限公(gong)司的(de)經營范圍包括新(xin)能源汽車(che)(che)(che)整車(che)(che)(che)銷(xiao)售(shou)、電(dian)附件銷(xiao)售(shou)、汽車(che)(che)(che)零部(bu)件及配件制(zhi)造(zao)、電(dian)池制(zhi)造(zao)銷(xiao)售(shou)、充電(dian)樁銷(xiao)售(shou)、新(xin)能源汽車(che)(che)(che)換電(dian)設施(shi)銷(xiao)售(shou)、機(ji)動車(che)(che)(che)充電(dian)銷(xiao)售(shou)、集中式快速充電(dian)站(zhan)等。該公(gong)司的(de)法(fa)(fa)定(ding)代表(biao)人由農彩(cai)云(yun)變更為(wei)王瓊,高管增加了寧(ning)(ning)紅(hong)心(xin),農彩(cai)云(yun)、余慧華退出。王瓊是廣西(xi)(xi)南(nan)寧(ning)(ning)輝婭食品有(you)限公(gong)司的(de)法(fa)(fa)定(ding)代表(biao)人,該公(gong)司注冊資本6000萬元(yuan)。寧(ning)(ning)紅(hong)心(xin)是陜西(xi)(xi)秦(qin)龍秦(qin)商貿有(you)限公(gong)司的(de)法(fa)(fa)定(ding)代表(biao)人,該公(gong)司注冊資本1.5億元(yuan)。 這(zhe)兩家公司(si)與汽車(che)、電池、新能源等并無關系。
值(zhi)得注(zhu)意的是,除(chu)了工商信息變更, 這個收購案沒有任何公開信息。 9月21日,在南(nan)寧市行政(zheng)(zheng)審(shen)批局撤銷登記決定書公(gong)(gong)示(shi)的第二天,比亞迪(廣西)新能(neng)源有(you)限公(gong)(gong)司(si)又變回了小(xiao)(xiao)重(zhong)政(zheng)(zheng)商務(wu)。法定代(dai)表人、高管、注冊(ce)資本、投資人、地址等都(dou)原封(feng)不動(dong)地變了回去(qu)。現(xian)在,比亞迪(廣西)新能(neng)源有(you)限公(gong)(gong)司(si)在啟信寶上顯示(shi)為小(xiao)(xiao)重(zhong)政(zheng)(zheng)商務(wu)曾用名。
第一財(cai)經記者查詢到(dao), 小重政商務的經(jing)營風險一欄(lan)顯示其曾被(bei)列(lie)入經(jing)營異常名(ming)錄(lu),原因是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jing)營場所無法聯系(xi), 作(zuo)出(chu)決定機關是南寧市(shi)市(shi)場監督(du)管理局。
截至記(ji)者發稿時,小重政商務工商登記(ji)的電話一直(zhi)無法接(jie)通。
比亞迪曾陷“廣告門”
這并不是比亞迪第一次遇上“李鬼”,此前類似事件還有轟動一時的“廣告門”。
據證券時報報道,2018年7月,比亞迪發布一則《關于李娟等人冒用比亞迪名義開展相關業務的聲明》稱,2017年5月,李娟使用上海雨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名義,以自有資源(廣告及活動)試用及免費使用為切入點,主動與比亞迪聯系并開展免費廣告宣傳。
比亞迪在(zai)聲明(ming)中表示(shi),經調查發(fa)現李娟等人(ren)在(zai)上海(hai)浦東世(shi)紀大(da)道國金(jin)二期租賃(lin)辦公場所, 對外聲稱是比(bi)(bi)亞(ya)迪派出機(ji)構(gou),同時李(li)娟冒用(yong)上海(hai)比(bi)(bi)亞(ya)迪電動車有(you)限(xian)公司市場部總經理的身份,偽造(zao)比(bi)(bi)亞(ya)迪多枚公章,以(yi)比(bi)(bi)亞(ya)迪的名義,與(yu)多家(jia)單位及機(ji)構(gou)展開廣告宣傳類(lei)合(he)作(zuo)。 比(bi)亞迪稱公司以李娟涉嫌(xian)偽造(zao)其(qi)印章及合同詐騙罪,向上(shang)海警(jing)方報案(an)。
2019年12月31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作出刑事判決,對李娟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沒收財產人民幣五百萬元。
但“廣(guang)告(gao)門(men)”余(yu)波未止。中(zhong)國(guo)裁(cai)(cai)判(pan)文(wen)書(shu)網(wang)顯示(shi),7月29日,上海(hai)雨鴻(hong)訴被告(gao)比(bi)(bi)亞(ya)迪(di)股份有(you)(you)(you)限(xian)公(gong)司、比(bi)(bi)亞(ya)迪(di)汽(qi)車工業(ye)有(you)(you)(you)限(xian)公(gong)司、比(bi)(bi)亞(ya)迪(di)汽(qi)車銷售(shou)有(you)(you)(you)限(xian)公(gong)司、上海(hai)比(bi)(bi)亞(ya)迪(di)電動車有(you)(you)(you)限(xian)公(gong)司服(fu)務合同糾紛一(yi)審裁(cai)(cai)定書(shu)公(gong)開。
裁定書顯示, 上(shang)海雨(yu)鴻于今年3月增(zeng)加(jia)訴請,要求四被告共同向原告支付(fu)為比亞迪集團提供(gong)系列項目的實際執行費及服務費約(yue)1.53億元。
因比(bi)亞迪汽車工業(ye)有限公司(si)(si)、比(bi)亞迪汽車銷(xiao)售(shou)有限公司(si)(si)住所地不在上海(hai)市(shi),且訴訟標的額超(chao)過一個億,上海(hai)市(shi)奉賢區人民法院無管轄權,依據(ju)規(gui)定 將(jiang)案件移送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處理。
編輯|王月(yue)龍 杜波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jing)濟新聞(wen)綜合自紅星新聞(wen)、證券時(shi)報、第一財經(jing)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jing)《每(mei)日經(jing)濟新聞(wen)》報(bao)社授權(quan),嚴禁(jin)轉載或鏡(jing)像(xiang),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chou)。如您(nin)不(bu)希望作品出現在本(ben)站,可聯(lian)系(xi)我們要求撤(che)下您(nin)的(de)作品。
歡迎關注(zhu)每日經濟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