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11 20:47:12
每經記者|于垚(yao)峰 每經編輯|易(yi)啟江
●就是這(zhe)個(ge)不到(dao)10萬(wan)人口(kou)的小縣(xian),用了(le)30多(duo)年(nian)的時間,親帶(dai)親、鄰帶(dai)鄰,兩代人接力,發展到(dao)現在,有(you)4萬(wan)多(duo)人在全國從事面包行業(ye)。
●而且一些全國性知名面包品牌也是由資溪人創立,包括中國烘焙面點品牌排行榜上位居第一的鮑師傅糕點(2021年上半年 艾媒(mei)金榜)。
在中國,被冠以“某某之都(dou)、之鄉”的(de)城市,往往在這一領域有著深厚的(de)底(di)蘊或基(ji)礎。“千年瓷都(dou)”景德(de)鎮,制瓷有1000多年歷(li)史 [1] ;“中國藥(yao)都”樟樹(shu),藥(yao)業源遠流長(chang),有著(zhu)1800多年的歷(li)史 [2] 。
而被(bei)稱為“中(zhong)國面包之鄉”的資溪縣,這里(li)的人(ren)們,40年前連面包是(shi)什(shen)么都(dou)不知道。
面包是(shi)個舶來品,而(er)資溪縣(xian)是(shi)一個地(di)處贛閩交界(jie)的(de)小縣(xian),位于江西省撫(fu)州(zhou)市境內東部(bu)、武夷山脈(mo)西麓,總(zong)面積1251平方千米,總(zong)人(ren)口近10萬。這里森林覆(fu)蓋率達(da)到了87.7%,地(di)屬(shu)山區, [3] 不產(chan)小麥,也不加工面粉,更不是(shi)面包消費(fei)的前(qian)沿之(zhi)地。
但(dan)是,就(jiu)是這個(ge)近10萬人(ren)口(kou)的小縣,用了30多年的時間,親帶(dai)親、鄰(lin)(lin)帶(dai)鄰(lin)(lin),兩代人(ren)接力,發展到現在,有4萬多近5萬人(ren)在全國(guo)從(cong)事面包(bao)行業,而(er)且(qie)一(yi)些全國(guo)性知名面包(bao)品牌也是由資溪人(ren)創立(li)。
資溪(xi)縣面包(bao)文化廣場 每經記者 于垚峰 攝
艾媒(mei)咨詢發布(bu)的2021年上半年中國烘焙面點(dian)品牌排行TOP10榜單(dan)中,排名第一的鮑師傅(fu)糕點(dian)就是資溪人(ren)創立。
還有瀘溪河(he)、麥香(xiang)人(ren)家等品牌,也都為資溪人(ren)所創(chuang)立。不(bu)過(guo),除了(le)少數(shu)知情者,大部分消費者并不(bu)會將產品和資溪聯(lian)系起來(lai)。
2021年12月27日,江西省資(zi)溪面包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gong)司(si)(以下簡稱資(zi)溪面包公(gong)司(si))舉行(xing)了IPO啟動(dong)儀式,正式邁開了擁抱資(zi)本市(shi)場的(de)步伐。
謀生
今年9月下旬的一個傍晚,位(wei)于資(zi)溪縣泰(tai)伯大(da)道旁的資(zi)溪中等專業學校操(cao)場上(shang),有的同學在打籃球,有的在打羽(yu)毛球。
李文浩(化名)是22級面包(bao)專(zhuan)(zhuan)業的一位新生(sheng),他說(shuo)選擇這個(ge)專(zhuan)(zhuan)業,是聽從了家里的意(yi)見(jian),當地(di)也有很多人在從事面包(bao)工(gong)作。
為了培(pei)養面包(bao)人才,提升當地面包(bao)從(cong)(cong)業者的水平,資溪中等專(zhuan)業學校(xiao)從(cong)(cong)今年開始,開設了面包(bao)專(zhuan)業,計劃開招(zhao)2個班(ban),100名學生。
面包(bao)之鄉希望可以通過職業(ye)學校的(de)專業(ye)培育,實現人才和技術的(de)傳承與接(jie)續(xu)。
資溪中等專業學(xue)校內開設的面包班 每經(jing)記(ji)者 于(yu)垚峰 攝
“從(cong)來就沒(mei)有一個人是(shi)因(yin)為熱愛做面包,而去從(cong)事這個行(xing)業,都是(shi)為生活所迫,最起(qi)碼資溪的第一代面包人是(shi)如此。”
這是資溪第一(yi)(yi)代面包行(xing)業一(yi)(yi)位從業者發出的感慨。
建(jian)設路的中段,有(you)一家愛(ai)心(xin)面包店,如今已經成(cheng)了當地網紅(hong),不管是來(lai)資溪的游(you)客(ke),還是本地機關(guan)單(dan)位,都會從這兒購買非常有(you)特(te)色的資溪小面包。
每經記者 于垚峰 攝
店主邱森(sen)茂是(shi)第(di)一代資溪面包人,從事面包行業30多年(nian),已(yi)經創出了個人的品牌,但是(shi)回(hui)憶(yi)起創業的經歷,“也是(shi)為(wei)了謀生,改變(bian)貧窮的面貌。”
邱森茂出生(sheng)于上世(shi)紀60年(nian)代,是資溪縣(xian)鶴城鎮三江村人,1981年(nian)當(dang)兵入伍,在(zai)江西省南(nan)昌市某(mou)部(bu)隊(dui)擔(dan)任電話記錄班班長(chang)。在(zai)部(bu)隊(dui)期間(jian),邱森茂利用空余時(shi)間(jian),跟著做糕點的師傅(fu),學會了(le)做一些中式糕點。
1985年底,邱森(sen)茂從部隊退伍,在鶴城(cheng)鎮三江(jiang)村(cun)的600多戶人家中,邱森(sen)茂家境極其(qi)貧困(kun),是(shi)村(cun)里的4戶特困(kun)戶之一。
“退(tui)伍(wu)之前(qian),部隊也找我(wo)談(tan)過話,問我(wo)愿(yuan)不(bu)愿(yuan)意再當兩年志愿(yuan)兵。”邱森茂說(shuo),因(yin)為當時家境非常困難,父親(qin)年邁,只想(xiang)早一點出來幫助(zhu)家里(li)改善一下生活(huo)條(tiao)件,就帶著(zhu)350元退(tui)伍(wu)費回(hui)到了家鄉。
1986年(nian)初(chu),邱森茂通過和別人置換,把自家(jia)分散的農田集中到了一處(chu),挖魚塘養魚。但是那一年(nian)發大水,河里的水淹過了魚塘,魚全跑了。
河水退(tui)去(qu),邱森茂站在(zai)魚塘邊,看著空空無(wu)魚的魚塘,眼里失去(qu)了光芒。
“這個時候,我就想到(dao)了自己在部隊學習過做(zuo)糕(gao)(gao)點(dian)的(de)技術(shu)。”邱森茂決定(ding)嘗試做(zuo)中式糕(gao)(gao)點(dian)。但是啟動需(xu)要資金,邱森茂在村(cun)里(li)挨(ai)家挨(ai)戶借(jie)錢(qian),有(you)的(de)借(jie)200元,有(you)的(de)借(jie)50元,也有(you)的(de)擔心他失敗不(bu)借(jie)錢(qian)。
東拼(pin)西借,邱森茂準備了幾(ji)千(qian)元,開始買烤箱,買面粉(fen)。有基礎,又(you)肯鉆研,邱森茂很快就被(bei)市場認可。以(yi)至于當時(shi)的資溪(xi)縣食品(pin)公(gong)司都想請他去上班,但(dan)被(bei)他拒(ju)絕了。
“剛開始(shi)的(de)時(shi)候,非常辛苦,每天(tian)晚上(shang)做好,第二天(tian)一大早,就要搭著100多斤的(de)產(chan)品(pin),騎到(dao)縣城(cheng)和鄉鎮的(de)代售點去賣。”邱森茂說(shuo),那個時(shi)候,他把(ba)每一個食品(pin)銷售點都跑了,最終(zhong)憑著“好吃”的(de)口碑(bei)打(da)開了銷路(lu)。
為了省(sheng)錢(qian),邱森茂(mao)把生產(chan)加(jia)工的(de)地方放在了縣(xian)城周邊的(de)親(qin)戚家,凡事(shi)都親(qin)力親(qin)為,遇到(dao)中(zhong)秋做月(yue)餅的(de)時候,他曾經三(san)天三(san)夜沒有上床睡覺,加(jia)班(ban)加(jia)點,為了提神,就泡特濃的(de)茶,一杯一杯喝(he)下去。
邱森茂的收入也對得起他的付出(chu),一(yi)切走上軌道(dao)之后,每(mei)天的銷(xiao)售有二(er)三(san)百元,凈賺六七十元,幾乎一(yi)兩(liang)天就是(shi)別(bie)人一(yi)個(ge)月的收入。
只用了一(yi)年(nian)時間,1987年(nian),邱(qiu)森茂就(jiu)把當初借(jie)的(de)幾千元錢(qian)全(quan)部還清了。
邱森茂接受每經記(ji)者(zhe)采訪 每經記者 于垚峰 攝
差不多(duo)同時(shi),張協旺(wang)和洪(hong)濤也退伍回到了資(zi)溪(xi)老家,張協旺(wang)家鄉(xiang)在資(zi)溪(xi)縣馬頭山鎮楊坊村(cun)(cun),而洪(hong)濤出生在浙江(jiang)省(sheng)淳安(an)縣,隨父親移民至(zhi)江(jiang)西省(sheng)資(zi)溪(xi)縣高田鄉(xiang)翁(weng)源村(cun)(cun)。
張協旺在部隊期間,學(xue)習了面包(bao)制作技術,退伍回鄉后(hou),他和(he)洪(hong)濤商量(liang)一人出資(zi)6500元,到與(yu)資(zi)溪相(xiang)鄰的鐵路樞紐城市鷹潭開面包(bao)店(dian)。
1987年(nian)(nian)10月,張協旺和洪濤在鷹(ying)潭市勝利西路,以800元(yuan)的月租金,租下(xia)了一個40平方米的店(dian)面(mian),取名(ming)“鷺(lu)江面(mian)包店(dian)”,這與張協旺當(dang)年(nian)(nian)學(xue)藝的面(mian)包店(dian)名(ming)“鷺(lu)島”只差一字,寓意(yi)面(mian)包技藝師(shi)承。
此為資溪面包(bao)之創始。
帶動
邱(qiu)森茂與(yu)張協旺并無(wu)交(jiao)集(ji)。
但是(shi)張(zhang)協旺和洪濤在鷹潭(tan)開(kai)面包(bao)(bao)店(dian)的事(shi)情很快就在資(zi)溪(xi)傳開(kai),邱森(sen)茂說,他也(ye)是(shi)知道了張(zhang)協旺他們(men)在鷹潭(tan)開(kai)面包(bao)(bao)店(dian)之后,才想著開(kai)始要做面包(bao)(bao)這(zhe)一(yi)行。但是(shi)直接去面包(bao)(bao)店(dian)學,別人肯(ken)定(ding)不會教,于是(shi)他就找機會和一(yi)些面包(bao)(bao)店(dian)師傅聊天,從(cong)中套(tao)出一(yi)些技術。
“比如要用什(shen)么牌子(zi)的(de)酵母,要用多少面(mian)粉,拌到什(shen)么樣的(de)筋(jin)度(du)。”邱森茂說,每(mei)次和懂(dong)行(xing)的(de)師傅聊天后,他就把這(zhe)些做(zuo)面(mian)包(bao)的(de)要素記下來,然后自己去嘗(chang)試。
這種“偷師學藝”,當然不(bu)可能一帆(fan)風順,邱森茂(mao)第一次做面(mian)包,就(jiu)做砸了,做出來(lai)的(de)面(mian)包硬硬的(de),像(xiang)窩窩頭一樣。
還清了債(zhai)務之后,邱森(sen)茂娶妻生子,生活漸漸好(hao)起來。但(dan)這時妻子的腳卻出現問題,連續兩(liang)年動了兩(liang)次手術,這也讓邱森(sen)茂的生活發生了變化(hua)。
本身就有(you)糕點技術的(de)邱(qiu)森茂,在(zai)一次又一次嘗試做(zuo)面(mian)包(bao)之后,終于做(zuo)出(chu)了松(song)軟可口(kou)的(de)面(mian)包(bao)。1992年,他(ta)決定帶著妻子(zi)前往南昌(chang)看病,同時也(ye)在(zai)南昌(chang)開了面(mian)包(bao)店(dian),店(dian)名就叫“邱(qiu)森茂面(mian)包(bao)”。
初到(dao)(dao)南(nan)昌(chang),條(tiao)件比(bi)在(zai)資溪還要(yao)艱苦。“在(zai)老家的時候,不論做到(dao)(dao)多晚,還有自己的床可以(yi)睡。”邱森(sen)茂說,在(zai)南(nan)昌(chang)百花洲開店就不一樣了(le),白天在(zai)案板上(shang)做面包,晚上(shang)案板上(shang)的東西一收,鋪(pu)上(shang)被(bei)子(zi)就是睡覺(jue)的地方。
開面包店是現(xian)(xian)金(jin)生意,每(mei)天賣出面包,收(shou)獲(huo)的(de)是現(xian)(xian)金(jin)。邱(qiu)森茂(mao)說,那個時候晚上盤(pan)點收(shou)入,手里拿著現(xian)(xian)金(jin),看到的(de)不只是錢,還是未來的(de)美好。
在南昌開店四年,邱森(sen)茂賺到(dao)(dao)了人(ren)生(sheng)的(de)第一桶(tong)金(jin),他回到(dao)(dao)資溪,買了房子,成為了周邊人(ren)眼中的(de)“能人(ren)”。
張協(xie)旺在鷹潭(tan)開(kai)(kai)面(mian)包(bao)店也(ye)成功了(le),不(bu)僅如此,他還先(xian)后到吉安、豐城、贛州(zhou)等(deng)地開(kai)(kai)了(le)多家(jia)面(mian)包(bao)店,并且帶動身(shen)邊的(de)親(qin)友去經營這些面(mian)包(bao)店,自己又(you)去江(jiang)蘇蘇州(zhou)、常州(zhou)等(deng)地開(kai)(kai)辟(pi)新的(de)市場。
鐘啟文是張協(xie)旺的(de)鄰居,受(shou)到張協(xie)旺的(de)啟發,他也在1989年(nian)先(xian)去(qu)了面(mian)包廠學做面(mian)包,然后帶(dai)著家(jia)人一起開了面(mian)包店。
鐘(zhong)啟文告訴《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記者,當時他還是辭去了(le)村干部的身份,創業開面包店(dian)。
如今,他已是(shi)資溪(xi)面包公司的(de)總經理。
親(qin)帶親(qin)、鄰(lin)幫鄰(lin)之下(xia),馬(ma)頭(tou)山鎮楊坊村的(de)村民一(yi)個(ge)接一(yi)個(ge)走出(chu)了大山去做面包(bao)。到現在,整個(ge)村500多人,有(you)400多人在外從事面包(bao)行業,有(you)的(de)開(kai)(kai)了面包(bao)工廠,有(you)的(de)開(kai)(kai)了面包(bao)店。
9月21日,記(ji)者在楊(yang)坊(fang)村(cun)看到,村(cun)里(li)的門牌上(shang),寫著(zhu)一行(xing)大字“中國面包第一村(cun)”。
每經(jing)記者(zhe) 于垚峰 攝
村委會(hui)干(gan)部(bu)楊正坤說,自從(cong)出去做面(mian)包(bao)后,大部(bu)分(fen)村民都富(fu)裕起來了(le),許多村民除了(le)村里有一套(tao)房(fang)子(zi),在縣城或者所在的城市,也都買(mai)了(le)房(fang)。
鐘啟文也把家里的(de)老(lao)房子(zi)裝飾一(yi)新,大(da)門上面(mian)(mian)寫(xie)著(zhu)“面(mian)(mian)包人家”四個大(da)字。
每經(jing)記者 于垚峰 攝
當然,并不是(shi)每個(ge)人(ren)一出(chu)去(qu)就能賺到錢,具體到個(ge)體,開第一家面包店實現微利(li)、保本(ben)(ben)或者微虧的,約占60%,虧本(ben)(ben)的占20%左右,能賺到人(ren)生(sheng)第一桶金(jin)的也(ye)就只有20%。
楊(yang)正坤說,他(ta)自(zi)己也在四川省資陽市開了7年(nian)面(mian)包店(dian),賺(zhuan)(zhuan)了100多萬回(hui)家。但他(ta)兒(er)子也曾經在40天里虧了27萬元。“直接不(bu)(bu)要那個店(dian)了,不(bu)(bu)過后面(mian)也通過開店(dian),把錢賺(zhuan)(zhuan)回(hui)來了。”
從楊坊(fang)、翁源開(kai)(kai)始,面包之風刮到了(le)資溪的(de)每一個(ge)鄉村(cun),親鄰幫帶(dai)的(de)形式下,一個(ge)接一個(ge)的(de)村(cun)民,從村(cun)里走出去(qu)從事面包行業,有的(de)幫別人(ren)干,有的(de)自己(ji)開(kai)(kai)店。
當(dang)地(di)政府(fu)也注意到了這個群(qun)體的流向和(he)面(mian)包產業(ye)的興(xing)起,成立了面(mian)包產業(ye)發展(zhan)服務中心。
該服務中心主任吳建明介紹(shao),目前資(zi)溪人口不到10萬(wan),但(dan)有4萬(wan)多(duo)人在(zai)全國(guo)開了16000多(duo)家面(mian)包蛋糕(gao)店,在(zai)全國(guo)1000多(duo)個城鎮星羅棋布(bu)。
回鄉
這(zhe)支浩蕩的資(zi)溪“面包大軍”分布在全國(guo)各地,出發之時都是(shi)年(nian)(nian)輕的生力軍。經年(nian)(nian)累(lei)月(yue)之后(hou),不可避免地會遇(yu)到一個(ge)問題:父母年(nian)(nian)紀(ji)大需(xu)要照顧,小孩(hai)要上學(xue)需(xu)要有人管。
這個時候,就有人選擇(ze)了回鄉創業。
邱(qiu)森茂在(zai)(zai)1996年從南昌回到資溪之后(hou)(hou),經(jing)過短暫休(xiu)整(zheng),又帶著(zhu)妻子(zi)前往(wang)江蘇常州(zhou)開店。就(jiu)是在(zai)(zai)常州(zhou),邱(qiu)森茂研(yan)發了后(hou)(hou)來在(zai)(zai)資溪風行(xing)的小餐(can)包,這款(kuan)產品在(zai)(zai)常州(zhou)并不火(huo)爆,卻在(zai)(zai)資溪得以成(cheng)名。
在常(chang)州呆了(le)八年之后,邱森茂因(yin)為小孩要上(shang)學(xue),回到了(le)資(zi)溪,在建設路上(shang)開了(le)愛(ai)心面包店。店里的小餐包成為了(le)熱賣的爆款。
愛(ai)心面包店的小餐包 每經記者 于垚峰 攝
在當地,一些酒店的(de)早餐和政(zheng)府(fu)的(de)公務接待,都會(hui)擺上一盤小餐包(bao)。隨著資溪旅游(you)知名度越來(lai)越高(gao),不(bu)少游(you)客也(ye)慕名而來(lai)。
“高(gao)峰(feng)的時候,一天賣一萬多個(ge)小餐(can)包(bao)。”邱森茂說。
如今,邱森茂(mao)將愛心面(mian)包店(dian)(dian)交給了兒子(zi)邱海翔打理,自己只是每天到店(dian)(dian)里做一些技術上的指導(dao)和督查。
與(yu)邱森茂的愛心面(mian)(mian)包店(dian)相隔(ge)不到百米的資(zi)溪面(mian)(mian)包佳(jia)佳(jia)火(huo)餅坊,店(dian)主方(fang)培紅(hong)在中(zhong)學畢業后(hou)就隨著父母到安(an)徽開面(mian)(mian)包店(dian),結婚后(hou),又隨著老(lao)公的家人(ren)在山(shan)西開面(mian)(mian)包店(dian)。
數年前,也是(shi)因為小孩子上學需要人照顧,方培紅選擇回(hui)到資溪開店(dian)。但是(shi)她深感競爭(zheng)壓力之(zhi)大:一個(ge)小小的(de)縣城,十多家面包(bao)店(dian),還都主要集(ji)中在一條主街上。
最讓(rang)方培紅感到壓力(li)的(de)是街對(dui)面新開的(de)一家(jia)面包店(dian)“資溪面包烘焙(bei)快車”,這家(jia)店(dian)的(de)招(zhao)牌以深藍為底色,門頭(tou)上還有兩個拿著面包的(de)人物造型(xing)坐在(zai)屋檐上。
每經記者 于(yu)垚峰 攝(she)
小餐包(bao)是當(dang)地面(mian)(mian)(mian)包(bao)店的(de)主打特色(se)產品,每個(ge)面(mian)(mian)(mian)包(bao)店都會做。方培紅說,對面(mian)(mian)(mian)的(de)面(mian)(mian)(mian)包(bao)店天天打五(wu)折(zhe),大家(jia)都賣一元(yuan)一個(ge)的(de)小面(mian)(mian)(mian)包(bao),對面(mian)(mian)(mian)只(zhi)賣五(wu)毛錢一個(ge),帶走了不少消費(fei)流(liu)量。
這家新開的“資(zi)(zi)溪面(mian)包(bao)烘焙快車”店(dian)的背后正(zheng)是(shi)資(zi)(zi)溪面(mian)包(bao)公(gong)司(si)。資(zi)(zi)溪在(zai)外打拼的面(mian)包(bao)從業(ye)人(ren)員回鄉(xiang)者有(you)限,真正(zheng)回鄉(xiang)且(qie)在(zai)面(mian)包(bao)行業(ye)產(chan)生(sheng)影(ying)響的是(shi)資(zi)(zi)溪面(mian)包(bao)公(gong)司(si)背后的股東(dong)們(men)。
2021年12月27日(ri),資溪面包(bao)公(gong)司舉行了(le)IPO啟動儀式,正式邁開了(le)擁抱資本市場(chang)的(de)步伐。
每經記者 于垚峰 攝
9月20日,資(zi)溪(xi)面包產業(ye)服務(wu)中心主任吳建明向《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記者表(biao)示(shi),目前(qian)資(zi)溪(xi)當(dang)地(di)政(zheng)府利用投(tou)資(zi)平臺,準備向資(zi)溪(xi)面包公司投(tou)資(zi)1億元。
啟信寶顯(xian)示,資(zi)(zi)溪(xi)(xi)面包公(gong)司(si)成立于2018年1月,股權(quan)結構中,資(zi)(zi)溪(xi)(xi)縣協力投(tou)資(zi)(zi)管(guan)理合伙(huo)(huo)企業(有(you)限合伙(huo)(huo))控股51%(該合伙(huo)(huo)企業三個合伙(huo)(huo)人分別為鐘啟文、游小輝和傅細(xi)明),另外49%的股份中,鐘啟文、傅細(xi)明,黃(huang)進、張協旺、盧方亮、萬廣(guang)華分別持有(you)不同比例(li)股權(quan)。
在(zai)所有股東(dong)中,除傅細(xi)(xi)明之外的股東(dong)都直接從事面包(bao)或者和面包(bao)有關的行業。不過,傅細(xi)(xi)明卻(que)是(shi)資溪面包(bao)公司(si)(si)的法定(ding)代表人,同時擔(dan)任公司(si)(si)董事長。
傅細明是(shi)圣農發(fa)展(SZ002299,股價20.3元,市值252.5億元)董事長(chang)傅光(guang)明家(jia)族(zu)的主要成員之一(yi),也是(shi)開拓者之一(yi)。
傅細明告訴《每(mei)日經(jing)濟新(xin)聞》記者(zhe),他此前和(he)面(mian)(mian)包并沒有交(jiao)集,但選擇到資(zi)溪(xi)參股成立面(mian)(mian)包公司(si),一個主要的(de)原因,是(shi)因為(wei)他也是(shi)資(zi)溪(xi)人。最近(jin)幾年(nian),他目睹了資(zi)溪(xi)面(mian)(mian)包產業發展的(de)糟糕表(biao)現(xian),面(mian)(mian)包門(men)店在不(bu)斷縮水,于是(shi)產生了一個想法,集中資(zi)溪(xi)優秀的(de)面(mian)(mian)包人,打造一條完(wan)整的(de)面(mian)(mian)包產業鏈,守住資(zi)溪(xi)“面(mian)(mian)包之鄉”的(de)名號。
另外(wai),傅(fu)細明還看到了面(mian)包行業巨大的市場。目前,中國(guo)人年均消費面(mian)包的數量是2公斤(jin),而鄰近(jin)的日本人年均消費數量是20公斤(jin),中國(guo)人面(mian)包的消費能(neng)力還有很大的空間。
在當地(di)政府的邀請之下(xia),以鐘(zhong)啟文(wen)、張(zhang)協旺(wang)等人為首(shou)的資(zi)溪面包人回鄉投資(zi)創業,2018年,成立(li)了資(zi)溪面包公(gong)司。
左二(er)為張(zhang)協旺 圖片來源:資(zi)溪縣人民政府官網
“從全國的層面來(lai)看,家庭式的面包店已經不能滿足現在(zai)人(ren)們(men)對面包的需求了(le),這是一(yi)(yi)個(ge)危機。”鐘啟文說(shuo),看到了(le)這種現狀(zhuang)之后,就想結合一(yi)(yi)些在(zai)外成(cheng)功的人(ren)士,一(yi)(yi)起來(lai)打(da)造資溪面包品(pin)牌。
做強
在“資溪面包”這(zhe)個(ge)品(pin)牌沒(mei)有樹(shu)立(li)前,不乏一些由資溪人(ren)創立(li)的知名面包品(pin)牌。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國烘焙面點品牌排行TOP10榜(bang)單(dan)中,鮑師傅糕點排名第一。
圖片來源:艾媒金榜
鮑(bao)師傅的(de)創(chuang)始人鮑(bao)才(cai)勝祖籍浙江,20世紀70年(nian)代出(chu)生于資溪縣高(gao)田鄉黃坊村。2004年(nian),鮑(bao)才(cai)勝的(de)第(di)一站就選擇在北京(jing)創(chuang)業,在中國(guo)傳(chuan)媒大(da)學旁的(de)定(ding)福莊(zhuang)北街開(kai)了人生第(di)一家(jia)“鮑(bao)仔西點屋”,主要經營(ying)面(mian)包、西點。
經(jing)過十多(duo)年(nian)的經(jing)營發展(zhan),目前(qian)鮑(bao)師(shi)傅(fu)在全國有了上(shang)百家門(men)店(dian)。官方微信發布的“年(nian)度總結(jie)”稱,截(jie)至2021年(nian)末,鮑(bao)師(shi)傅(fu)直營門(men)店(dian)數量(liang)已突破100家,一年(nian)賣出(chu)1億(yi)個肉松(song)小貝。按鮑(bao)師(shi)傅(fu)給出(chu)的門(men)店(dian)列表看,其目前(qian)在全國43個城(cheng)市擁有門(men)店(dian)112家,包含7家待營業門(men)店(dian)。
此前,鮑師(shi)傅(fu)對(dui)外融資并(bing)不(bu)多,但有報(bao)道(dao)稱,2021年,鮑師(shi)傅(fu)開啟了新(xin)一輪(lun)融資,伴(ban)隨著烘焙(bei)賽道(dao)火熱——虎(hu)頭局、墨茉點(dian)心局融資一輪(lun)接一輪(lun),鮑師(shi)傅(fu)的估值(zhi)(zhi)也達到了驚人的100億元人民(min)幣,打破了烘焙(bei)賽道(dao)的估值(zhi)(zhi)歷史記錄。 [4]
另外,還有(you)瀘溪河、麥香(xiang)人家等(deng)品牌,也都為資溪人所創(chuang)立。
不過,除了(le)少(shao)數人知道上述品牌是資溪(xi)人創立(li)之外,大部分消費者(zhe),在購(gou)買上述產品時,并(bing)(bing)不會將產品和(he)資溪(xi)聯系起(qi)來。這些(xie)品牌企業(ye)的(de)營收和(he)稅收,和(he)“中(zhong)國面包之鄉”資溪(xi)也(ye)并(bing)(bing)無關(guan)聯。
對于資溪面包公(gong)司(si)的成立(li),無論是當地政府,還是回鄉投資的股東(dong),都想發揮股東(dong)間(jian)1+1大于2的作用,把資溪面包公(gong)司(si)做大做強。
傅細明介紹,已經成立4年的(de)資(zi)溪面(mian)包公司,目(mu)前的(de)投(tou)資(zi)達到(dao)了5億元,在(zai)江西、福(fu)建兩省七個地市開了180家門店,所有門店都在(zai)資(zi)溪300公里范圍之內。
“到目(mu)前為止(zhi),資溪(xi)面(mian)(mian)包(bao)公司還沒有實(shi)現盈利(li),成立4年(nian),每年(nian)虧(kui)損(sun)在1000萬(wan)左右。”傅(fu)細明表示,虧(kui)損(sun)的主(zhu)要(yao)原因(yin)是公司產(chan)品(pin)(pin)的定價太低,他以南昌市場為例,主(zhu)要(yao)產(chan)品(pin)(pin)對比(bi)南昌面(mian)(mian)包(bao)某品(pin)(pin)牌,價格(ge)低了一半。
資溪(xi)面包(bao)公司總經理鐘啟文談到(dao)公司初創(chuang)時的困(kun)難(nan)時,也是很感慨。鐘啟文說(shuo),剛(gang)回來(lai)的時候,帶著(zhu)要做(zuo)資溪(xi)面包(bao)全產業鏈(lian)的目標來(lai)做(zuo)企業,但是當時很多人都在觀(guan)望,前三(san)年,沒有一(yi)家(jia)(jia)相關的配套企業跟著(zhu)做(zuo)。“直(zhi)到(dao)去年,看到(dao)我們開始(shi)發力,開門店的速度在加快,才有很多廠(chang)家(jia)(jia)進駐了。”
“最難熬(ao)的時候已經(jing)過(guo)去了(le),我們的計劃是明(ming)年實現盈利(li)。”鐘啟文表(biao)示。
在2022年資溪(xi)縣(xian)政府工作報告中,面包產業被列為資溪(xi)的首位產業,支持資溪(xi)面包公司上市(shi)也(ye)被寫進了(le)政府工作報告。
放眼全國的(de)(de)面(mian)包(bao)市場,以(yi)規(gui)模化的(de)(de)面(mian)包(bao)工(gong)廠作為生(sheng)產基地,開出的(de)(de)面(mian)包(bao)店越來越多,對傳統的(de)(de)面(mian)包(bao)夫妻店、家庭店的(de)(de)沖擊(ji)也越來越大,他(ta)們(men)的(de)(de)生(sheng)存空間正在變得越來越小。
資溪面包公司(si)在縣城的建設路(lu)上開了一家(jia)面包店(dian)后,這(zhe)條路(lu)上先后關閉了三(san)家(jia)個體面包店(dian)。
“等小孩高考(kao)后,還是(shi)會(hui)選擇去(qu)外(wai)地發展開(kai)店。”與“資溪面包烘焙快車”一(yi)街之(zhi)隔 的方培紅說。
記者手記 | “無中生有”造出的面包(bao)之鄉 ,還需(xu)用品牌提升影(ying)響力
說(shuo)起資溪(xi),并(bing)(bing)沒有多少人知(zhi)道(dao)(dao)。“中國面(mian)包(bao)之鄉“也只是(shi)(shi)在烘焙行業內傳(chuan)播較廣,普(pu)通消費者并(bing)(bing)不知(zhi)道(dao)(dao),消費者認知(zhi)的(de)更多是(shi)(shi)面(mian)包(bao)品牌(pai)。
作為(wei)一個并(bing)沒有相(xiang)關(guan)資源的江西(xi)小縣,短(duan)短(duan)幾十(shi)年,輸(shu)出了四五萬人的面(mian)包大(da)軍,在全國(guo)各地從(cong)事(shi)面(mian)包行業,這已經是一個奇(qi)跡。
在(zai)采訪(fang)完這(zhe)組稿件(jian)之后,我回到自己(ji)所在(zai)的(de)城(cheng)(cheng)市,路過了(le)一(yi)個小(xiao)區(qu)旁的(de)面(mian)包店(dian),下意識走進(jin)去,跟老(lao)板攀談起來,結果老(lao)板就是(shi)資溪人,夫妻小(xiao)店(dian),在(zai)全(quan)國(guo)多個城(cheng)(cheng)市都開過店(dian),最后一(yi)站是(shi)女兒上(shang)大(da)學的(de)城(cheng)(cheng)市。從這(zhe)個面(mian)包店(dian)的(de)名字上(shang),看(kan)不出任(ren)何資溪的(de)痕跡(ji)。
資(zi)溪走出(chu)了很多的(de)面(mian)包能人,在外面(mian)創(chuang)造(zao)出(chu)了不少的(de)知(zhi)名(ming)品牌企業,但是這些和(he)資(zi)溪并(bing)無直接的(de)聯系(xi),資(zi)溪當地面(mian)包也還(huan)沒有自己的(de)知(zhi)名(ming)品牌。
資溪(xi)縣政(zheng)府部門也(ye)意(yi)識到了(le)這個問題。于是 有了當地第一家規模(mo)化(hua)的面包企業,短短幾(ji)年間,資(zi)溪面包公司在周邊(bian)開了180多家店面,全力打造“資(zi)溪面包“這(zhe)個品(pin)牌。
資溪的“面(mian)(mian)(mian)包之(zhi)鄉“這(zhe)個(ge)稱號要(yao)更加響(xiang)亮,也(ye)需要(yao)”資溪面(mian)(mian)(mian)包“這(zhe)個(ge)品牌(pai)在行業(ye)內成為一(yi)面(mian)(mian)(mian)旗幟(zhi),用(yong)影響(xiang)力來為“面(mian)(mian)(mian)包之(zhi)鄉“加分。
參考資料:
[1]陶瓷歷(li)史(shi)淵源——信用中(zhong)國(江西(xi)景德(de)鎮)
[2]樟樹市中醫藥產業發展情況簡介——樟樹市人(ren)民政府官網
[3]資溪縣(xian)(xian)縣(xian)(xian)情簡(jian)介——資溪縣(xian)(xian)人民(min)政府官(guan)網
[4]鮑(bao)師傅(fu)曾謀(mou)求新一輪融資,估值(zhi)100億——投資界
記者 | 于垚(yao)峰
編輯 | 易啟(qi)江
視覺(jue) | 蔡沛君(jun)
視頻編(bian)輯 | 朱星運
排版 | 易啟江(jiang)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jing)(jing)《每日(ri)經(jing)(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zai)或(huo)鏡(jing)像,違者(zhe)必究。
讀者(zhe)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chou)。如您不希望作(zuo)品(pin)出(chu)現在本(ben)站,可聯系我們要求(qiu)撤下(xia)您的(de)作(zuo)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ri)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