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17 22:03:28
每經(jing)AI快訊,有投資(zi)者在投資(zi)者互動平臺提問:為什么(me)上半(ban)年(nian)鋰(li)電產(chan)能利用率顯示只(zhi)有50%多(duo),再(zai)生鋰(li)產(chan)能利用率只(zhi)有64%,但公司(si)的交(jiao)流口徑(jing)卻說鋰(li)電已經(jing)滿產(chan),訂單排到(dao)2023年(nian)下半(ban)年(nian),產(chan)能不足部分需要找代工廠代工?再(zai)生鋰(li)也說達產(chan)了?
南都(dou)電(dian)源(300068.SZ)11月17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biao)示(shi),公(gong)司(si)(si)鋰(li)電(dian)產(chan)品訂單充足,由于(yu)公(gong)司(si)(si)鋰(li)電(dian)產(chan)能(neng)逐步投產(chan),2022年(nian)上(shang)半年(nian)仍處于(yu)產(chan)能(neng)爬坡(po)階段;鋰(li)電(dian)回(hui)收產(chan)能(neng)上(shang)半年(nian)也處于(yu)爬坡(po)階段。
(記者 賈運可)
免責聲明(ming):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cheng)投資建議,使用(yong)前核實(shi)。據此操(cao)作,風險自擔(dan)。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每(mei)日經濟(ji)新聞》報社授(shou)權,嚴禁轉載(zai)或鏡像(xiang),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您不希(xi)望作品(pin)出現(xian)在本站,可聯系我們(men)要求撤下您的作品(pin)。
歡迎關(guan)注每日經濟新聞(wen)APP